学术投稿

并纤维囊性骨炎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误诊1例

宋文惠

关键词:纤维囊性骨炎,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 甲状旁腺激素受体
摘要:患儿,女,6岁,因近0.5年右侧肢体发作性无力、摔倒就诊.患儿从小反应慢,四肢无力,扶楼梯上楼,至今不能独自爬上床.近0.5年来右侧肢体发作性无力、摔倒,持续10 min 左右自行缓解,发作时无意识障碍,不伴大小便失禁.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体格发育的关系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对筛选出来的单纯性肥胖及体质量正常儿童各41例血清瘦素、空腹胰岛素、甲状腺素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骨龄评定和体格测量.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胰岛素、FT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身高无显著差异;肥胖组坐高、足长、骨龄、血压等指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儿童.结论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FT3水平较高,瘦素可能对胰岛素、甲状腺素的分泌有正向调节作用;肥胖儿童体格发育较对照组早、快;可能与其血胰岛素及FT3水平较高有直接关系,而与瘦素水平较高可能是间接关系.

    作者:张德甫;胡巧云;陈姜;郗园林;耿敏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存活儿生命质量的随访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存活的危重新生儿2~3岁时的生命质量.方法对积极抢救存活的6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各30例,并与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干预组予干预训练,并由专人对小儿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测定,2~3岁时对小儿进行心理卫生、行为、气质及家庭情况调查.结果干预组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5,<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干预组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较干预组均明显增多(P均<0.05).结论经积极抢救存活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建丽;王鸿娟;文秋生;王多德;徐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1例

    患儿,男,12岁,因发热5 d伴咽痛,呼吸困难3 d入院.5 d前患儿出现发热,呈不规则热,诉咽部不适,轻咳,时有呕吐,当地医院予阿齐霉素、双黄连治疗2 d,体温正常,但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查体:烦躁,咽充血,三凹征阳性,右肺呼吸音稍低,双肺底可闻及散在喘鸣音,心音低钝,余未见异常.血白细胞12.9×109/L,中性0.60,淋巴0.40;血小板58×109/L.胸片:双肺纹理增强,右下肺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诊断为肺炎.予吸氧、雾化吸入、静脉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患儿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行气管探查术,术中见声门下有大块黄黑色干痂,气管、支气管内大量黏稠分泌物,去除异物后见气管黏膜充血.术后患儿呼吸困难缓解.

    作者:张全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常规免疫学指标研究

    目的比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敏性紫癜(HSP)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KD)的常规免疫学指标变化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应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T细胞亚群,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常规加IVIG 治疗.结果 ITP患儿CD3+CD4+ T细胞降低并IgG升高;HSP患儿IgA升高伴CD3+T细胞增高.KD患儿CD3+CD8+ T细胞降低.IVIG可明显改善3种疾病临床症状,尤其有助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减少.结论 T 细胞亚群、Ig应作为ITP、HSP及KD的常规检查项目.早期应用IVIG对改善预后及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瑞春;田青;乐新;苏卓娃;杜冀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9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诊治措施.方法 9例发热、咳嗽患儿,行胸片检查,发病10~14 d检测MP IgM,入院后均予静脉点滴阿齐霉素10 mg/kg,1次/d,连用5~7 d,之后改为连服3 d,隔4 d治疗,总疗程3周.结果 9例患儿均确诊为MP肺炎,用阿齐霉素治疗后均痊愈,用药5~14 d胸片完全吸收.结论 MP肺炎胸片表现重,体征表现轻,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结合MP IgM,对MP肺炎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史成华;李艳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采用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在空跳情况下手术.结果 58例均无手术死亡,无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6.29±12.74) min,术后9~14 d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氧缺血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狼疮抗凝集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310例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249例狼疮抗凝集物(LAC)和抗心磷脂抗体亚型(aCL-IgG、IgM、IgA)的测定,研究其与SLE临床表现的关系及LAC在ITP转归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脑磷脂-白陶土法(KCCT)及校正试验检测患儿血浆LA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儿血清aCL-IgG、IgM、IgA.结果 SLE组中,66.1%显示体内存在高含量LAC,其中45.9%并狼疮肾炎;46.8% aCL抗体升高,其中90.2%为IgG和(或)IgM,分别有46.9%和11.7%是狼疮并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病变.ITP组105例LAC阳性患儿中36.2%经抗核抗体(ANA)检测确诊为SLE,7.6%在2个月~2.4年后发展为SLE.结论 LAC和aCL抗体亚型的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密切相关,LAC在狼疮并肾脏病变中为优势病理性自身抗体;aCL抗体亚型的水平则与狼疮性血栓性血管炎性病变有相关关系.对单纯患有ITP的患儿应进行LAC动态观察,可及早确定疾病的转归.

    作者:滕庆;何晓琥;李彩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已成为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约为100/万.

    作者:蔡德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激状态下危重症患儿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糖代谢与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危重症(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IR和空腹细胞功能指数(FBCI)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FB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FC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FBCI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ISI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出现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IR增加,是危重患儿糖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倪世宁;顾英霞;刘倩琦;徐家昌;张佩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孕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孕妇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291例,HBsAg、HBeAg双阳性83例,分为HBIG(A组,59例)及非HBIG(B组,24例)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检验乙肝两对半.结果 1.HBeAg阳性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76.5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8.22%),P<0.01;2.孕晚期应用1,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各月龄HBsAg阳性率及HBsAb阳转率无显著差异;3.A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仅37.5%,显著低于A组(81.4%),P<0.001.结论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率,提高6个月龄婴儿HBsAb阳转率.

    作者:肖小敏;何明娇;肖昕;陈新;叶志海;孟钊;徐玉苑;李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

    目的探讨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肺出血早产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较低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常频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率86.5%,对照组存活率6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06 P<0.05);治疗组并过度通气、气胸、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较低机械通气参数能提高早产儿肺出血治愈率,并可降低机械通气部分并发症.

    作者:徐淑玲;崔豫琳;徐淑岩;张茜;孙健伟;于凤琴;赵向;张家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脑干脑炎

    小儿脑干脑炎较少见,现认为与Miller-Fisher综合征同属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病理机制系脑干部位不同病原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临床以颅神经与锥体束、感觉传导束的交叉综合征为基本特点.本文结合部分文献对该病作一综述,以期对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

    作者:王永清;孟平;胡国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胎盘绒毛组织及脐血中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胎盘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检测胎盘绒毛组织多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探讨其对胎盘造血的意义.方法分别取早孕(6~8周)、中孕(16~22周)、足月妊娠(37~42周)胎盘绒毛组织2 g各30份、脐血清30份,测定上清液中各种HGF含量.结果早期妊娠各种HGF均已产生;FL-T3、IL-3在胎盘绒毛组织中含量随着胎龄增加,各胎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7种HGF在胎盘和脐血中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 F-T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G-CSF等7种HGF均参与胚胎期造血,尤以FL、IL-3、SCF为重要.

    作者:姚慧;徐海燕;沈柏均;白晓玲;蔡金光;时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住院新生儿1783例进行血糖监测.所有患儿监测至2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发生糖代谢紊乱295例,其中低血糖症176例,高血糖症52例,二者兼有67例.血糖异常与胎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出生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小于胎龄儿(SGA)易发生糖代谢紊乱;轻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低血糖症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高血糖症居多(P<0.01);血糖恢复时间与窒息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异常与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9);糖尿病母亲婴儿易患低血糖症.结论对高危儿应尽早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异常者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作者:刘艳;常立文;罗小平;刘皖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新生大鼠急性肺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 对脂多糖(LPS)诱导新生大鼠急性肺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1.用LPS(5 mg/kg)腹腔注射方法制备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2.随机分成GBE预处理(4、8、16 mg/kg)组和LPS(5 mg/kg)组.结果注射LPS后4 h时形成肺大面积出血.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4 h表达明显.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免疫组织化学提示4 h表达较明显.而预先给予GBE 可显著缓解上述变化.结论 GBE在防治肺急性炎症性疾病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作者:刘亚玲;韩代成;夏传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舒利迭治疗中度哮喘发作患儿52例(治疗组),与辅舒酮(FP)+万托林吸入治疗30例对照(对照组),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中A1组(37例)按常规降级治疗,A2组(15例)尝试缩短巩固治疗时间,提前进入缓解期,比较A1、A2两组控制发作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控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A1、A2组清晨呼气峰流速(PEF)1~2周内恢复正常(≥80%预计值)的比例无差异(P>0.05),1.5~2.5个月到达缓解期的比例无差异(P>0.05).结论吸入舒利迭治疗哮喘中度发作疗效优于吸入FP+万托林;吸入舒利迭可使中度发作患儿提前降级,较快到达缓解期,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作者:覃敏;吴曙粤;陈惠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儿幽门螺杆菌感染3例

    例1,男,10个月,因腹泻、阵发性哭闹3 d,血便5 h,以可疑肠套叠收入院.入院查体:发育营养可,心肺腹无殊.肛诊指套涂有红色稀便.气灌肠检查未见肠套叠征象.胃镜示十二指肠球溃疡.血HP-IgG阳性,CagA(+),病检HP(-).其母HP-IgG抗体未测.予头孢噻肟静滴80 mg/(kg·d),西咪替丁静滴(0.2 g/次),双八面体蒙脱石口服.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作者:史学;李歆;王静;张克青;苏文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胆红素变化及其与肌酸激酶同功酶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轻度组15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4例)HIE患儿和3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于生后24 h及生后d4,分别测其血清Tbil及CK-MB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患儿生后24 h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P<0.01),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r=0.48 P<0.01).生后d4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P<0.01),与CK-MB呈显著负相关(r=-0.72 P<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胆红素作为抗氧化剂被大量消耗,与CK-MB、病情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作者:高超;王军;缪士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改良Soave术与传统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目的比较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和传统Duhamel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5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巨结肠患儿21例和1998~2001年采用传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患儿32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用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改良Soave术式用血量为(20.2±3.5) mL、手术时间(90.1±6.7) 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18.2±1.3) h,无术后并发症.传统巨结肠根治用血量为(120.5±12.4) mL、手术时间(156.4±16.8) 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46.6±2.5) h,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传统巨结肠根治4例术后出现肛门狭窄,3例术后有污粪.结论改良Soave术式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手术效果好.

    作者:王计辰;刘岩;王玉红;张伟;冯向春;刘爱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与感染免疫性疾病

    本文综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分子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作用,重点介绍MB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及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关系.指出MBL缺陷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对处于抗感染的生理脆弱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为重要.应深入研究中国人群(各民族)的血清MBL水平、基因突变类型.

    作者:康闽;王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