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学;王绍映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短程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MG)的远期疗效.方法MG患儿45例作为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7例作为泼尼松长程治疗组(简称对照组).结果两组比较,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平均疗效出现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类固醇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2~5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激素大剂量冲击短程疗法与长程疗法近期疗效相似,但短程疗法起效快,类固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李颖;孔祥芝;李红;曹德志;杜士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健康儿童血清瘦素的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空腹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儿童30例,健康非肥胖儿童30例作对照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胰岛素与瘦素水平.结果单纯性肥胖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瘦素与空腹胰岛素呈显著性相关(r=0.854 P<0.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同时存在瘦素抵抗,胰岛素与瘦素的调控是双向的.
作者:顾威;顾英霞;石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种小儿常用抗癫癎药(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对癫癎患儿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癫癎服药患儿及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水平.结果各抗癫癎药组与对照组相比,25-(OH)D3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上述小儿常用3种抗癫癎药物,均可影响患儿体内雏生素D的正常代谢.
作者:卢艳;郭卓平;张会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并二尖瓣返流(MR)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应用HP-500或2000型超声心动图常规探查,明确有无VSD.确诊后应用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叠加彩色血流多切面探查二尖瓣口有无异常返流信号.结果1787例单纯VSD患儿中233例并MR,其中82.0%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且感染次数越多,MR程度越重;9.9%VSD患儿二尖瓣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VSD越大,重度MR者越多;手术者MR消失率(78.3%)较非手术者(37.4%)明显提高(P<0.001).结论反复感染、瓣膜先天性病变、大的左向右分流与VSD和并发MR密切相关;适时关闭VSD或修补瓣膜可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徐学翠;李自普;石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小儿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梗死临床上较少见,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我们收治的以颅脑外伤就诊的脑梗死23例的头颅CT、临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万淑英;程进前;庞冬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一般资料问卷,随机抽取湘潭某工厂子弟中学二年级学生282名完成本次研究.对86名近1年内遭受虐待的儿童(CA)与196名近1年未曾遭受虐待行为儿童(NCA)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A与NCA的养育方式中CA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分值低于NCA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过度干涉与保护的分值均高于NCA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CA与NCA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明显不同,增加父母时子女理解及感情交流,减少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会减少儿童虐待的发生.
作者:杨世昌;张亚林;郭果毅;黄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生长激素水平及身高的变化,探讨发生这种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分别时3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23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及C-肽(CP)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包括上述儿童在内的117例肥胖儿童及正常儿童的身高进行3年的动态观察.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GH水平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身高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肥胖儿童G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但目前并未发现生长障碍.肥胖儿童GH水平升高与Ins、血脂水平降低三者之间互为因果,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基于GH的融脂作用,近年来应用GH治疗肥胖成为新的探索途径之一.
作者:张新颖;于嫦琴;李胜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儿,女,9岁,因发热伴头痛2 d,呕吐3次入院.查体:体温37.9℃,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90/65mmHg.神清,精神差.咽略充血,颈略抵抗,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柳宏波;张文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曾被误诊的小儿恶性淋巴瘤23例.结果误诊为结核病8例,白血病6例,肠套叠、淋巴结炎各2例,脊髓炎、睾丸炎、出血性鼻炎、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过敏症各1例.结论对原因不明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骨痛及肝脾肿大、原因不明的截瘫、睾丸肿大、皮肤肿块,应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
作者:麦水强;黄仍颂;陈铭珍;郑德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0年6~1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膜脑炎18例患儿,其中4例伴心肌损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0~2001年我院共收治小儿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163例,现就其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华;杜太平;王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防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佳方案.方法检测预防组1(乳母口服维生素K)20例、预防组2(婴儿口服维生素K)20例和对照组脐血及1、2个月时血浆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阳性率(酶联免疫法)、预防组1在1、2个月时母乳维生素K含量(高压液相层析法加荧光法).结果预防组1在1、2个月时母乳维生素K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1个月时血浆PIVKA-Ⅱ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2=1.762 P>0.05);预防组2在1、2个月时血清PIVKA-Ⅱ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X2=6.695 P<0.01).结论婴儿口服维生素K是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佳方案.
作者:冯红旗;杨静丽;樊栓妮;高清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及免疫功能紊乱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例JRA患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30例JRA中全身型占63.3%(19例);病原检出率迭56.7%(17/30例),病毒为第1位,依次为EB病毒(EBV)、柯萨奇病毒(CVB)、乙肝病毒(HBV),细茵以溶血性链球菌及肠道球、杆菌为主,同时检出2种及3种病原各1例;活动期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P<0.01),免疫球蛋白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增高(P<0.05),CD+3、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均<0.01),CD+4无显著变化(P>0.05),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均<0.001).结论持续感染反复抗原刺激可能破坏了机体的免疫自稳,启动病理性免疫应答,与JRA的发生发展有关.JRA患儿机体自身免疫监控能力下降.
作者:欧阳建华;方凤;汪隽瑛;蒋瑾瑾;单铮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在应用必可酮、舒喘灵吸入抗哮喘基础上,加用左旋咪唑涂布剂(LMS-L)治疗32例哮喘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凌昕;刘兴国;孔可;曾素茹;赵艳梅;许苏丹;杨东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儿,女,1岁6个月,因反复抽搐1.5年,流涕3 d入院.系足月顺产,有脐带绕颈,生时窒息5 min,生后因颅内出血住院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住院期间无抽搐发作.
作者:邓亚仙;高宝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亚临床癎样放电(SED)对大鼠情感行为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脑区惊厥阈下电刺激,观测实验大鼠认知行为改变.结果不同脑区电刺激停止后1 d SED大鼠旷场活动性明显减少,3 d海马阈下刺激组大鼠仍明显减少;1周内拒俘反应性均显著增强.大鼠Morris水迷宫选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定向能力测试中重复阈下再刺激大鼠在水迷宫的四个象限中无目的漫游.结论SED可引发实验大鼠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增高、环境适应能力下降,以及短暂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
作者:王庆松;蔡方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肿瘤6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0例卵黄囊瘤作免疫组化染色.回顾分析国内小儿睾丸肿瘤类型文献资料共203例.结果60例小儿睾丸肿瘤生殖细胞起源占85.0%,均为单一成分的生殖细胞起源肿瘤,恶性率70.0%,卵黄囊瘤占55.0%.初次就诊时大多数病例为一期.6例有转移者均为卵黄囊瘤.卵黄囊瘤病理形态多样,以内胚窦、网状、玻璃样小体、微囊及腺样结构较为多见.免疫组化染色10例中6例显示甲胎蛋白+、抗胰蛋白酶+、细胞角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波形蛋白-,p53+.结论小儿睾丸肿瘤与成人不同,3岁以内多见,占85.96%.恶性率较成人低,以卵黄囊瘤和成熟性畸胎瘤多见,预后较成人好.
作者:武海燕;陈大庆;唐英姿;刘向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一直是新生儿科医师所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窒息所产生的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作者:吴本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关节外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97~1999年住院并确诊为JRA的123例病人的关节外表现和对策.男49例,女74例,多关节型32例,少关节型46例,全身型45例.结果JRA的关节外病变发生的频率依次为:发热86.2%,浅表淋巴结肿大61.6%,贫血61.0%,皮疹45.5%,肝脏肿大22.8%,心脏增大14.6%,心包积液13.8%,中枢神经系统受累5.7%,肺间质病变4.9%,胸腔积液4.1%,少见的关节外症状有小颌畸形2例,眼部损害3例,皮下结节1例.与病情活动性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多数增高.JRA的系统损害通常为自限性,但可复发,针对这些关节外损害可使用激素,一般在数周或数月内即可减停.结论临床对JRA的关节外表现应予重视.
作者:王江;吴凤歧;韩彤昕;邝伟英;周怡芳;赖建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LH),是一种反应性单核吞噬系统疾病,常见于小儿,临床酷似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易误诊.
作者: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