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1例

刘井红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1例.将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37例(60.65%),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显效24例(39.34%),总有效率为70.49%.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低,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55例

    目的 分析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腹泻患儿1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为一种安全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徐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76例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周期排卵率、总妊娠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PCOS不孕不育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部位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提插捻转手法的实时检测

    目的 应用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研制能实施针刺时测量提插力和捻转扭矩的医用传感针,针刺提插捻转手法进行实时检测.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20~30岁.选取临床较易得气、针感较好且便于提插捻转的足三里和腹部天枢两个穴位,单侧取穴,下肢非经非穴位为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之间,足三里穴旁开1cm;腹部非经非穴位为天枢穴与大横穴之间中点.均垂直进针,穴位进针且在受试者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后,行均匀提插手法,提插频率为2次/秒,保持提插的幅度和频率相同;行捻转手法时,捻转频率为2次/秒,捻转幅度为小于90°,保持捻转的幅度和频率相同.获得针体受力时连续有规律的十个周期波长的图像和数据.非穴位的提插手法及针体受力检测系统与穴位相同.结果 ①腹部和下肢同一部位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提插捻转手法后,医生的提插、捻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下肢穴位足三里穴与腹部穴位天枢穴针刺提插捻转手法后,医生的提插、捻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 为针刺手法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手段和依据.

    作者:艾炳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乳腺癌术后168例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8例,手术切除后将患者辨证分型,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术后24小时舒适度评分较高,患者总引流管引流量较少,皮下积液发生率低,无切口感染,患者生活质量较入院前大有提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够加速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白红燕;栾红;周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养阴通络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加减)及艾灸(轮流选取中脘、足三里、中脘、内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像、病理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在胃镜像、病理组织检查、中医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63.3%、56.7%、9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40%、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林唐唐;郑保平;张小萍;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及护理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 60例突聋患者,显效34例,好转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8.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加上合理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归脾汤治疗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

    目的 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两组在升高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味对气不摄血型ITP整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作者:于小普;杨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医药佐治多囊卵巢综合征61例

    目的 分析总结采用中医药佐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佐治,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月经周期的第2~5天,静脉采血检查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妊娠37例,占54.41%.结论 采用中医药佐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纠正患者血液不正常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作者:李代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7例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为今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9%、82.86%.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黄纡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截骨法与舌瓣法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尺骨鹰嘴关节内垂直截骨法与肱三头肌腱舌瓣法治疗肱骨髁间C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截骨法治疗肱骨髁间C形骨折34例,采用舌瓣法治疗肱骨髁间C形骨折36例,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平均手术时间进行比较.术后随访采用Mayo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分为优、良、可和差四级,并对两种手术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7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截骨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10.6±20.5)分钟,舌瓣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50.5±30.4)分钟.截骨法平均手术时间较舌瓣法短,两种手术方法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97,P<0.05).所有病例无一例发生感染,术后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本组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0.2±2.6)个月.采用Mayo评分法,截骨法患者优10例,良21例,可2例和差1例,优良率91.18%;舌瓣法患者优10例,良13例,可10例和差3例,优良率68.89%,两种手术方法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41,P<0.0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较好的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作者:李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的影响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1].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越来越受到重视[3].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对于改善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创伤患者疼痛的影响,现将相关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立萍;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86例

    霉菌性阴道炎,目前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82%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霉菌性阴道炎.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17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40例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0天后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徐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医护理比较初探

    从中西医护理理论体系、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服药护理、护理技术几方面探讨了中西医护理在某些共同的基础上,又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及相互联系性.在临床护理中,中西医护理在共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互补结合,对充实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及治疗,对护理学的发展将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嘉惠;杨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10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大师精诚,德艺双馨.颜老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顽症方面验识俱丰,医术超群,尤其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颇有建树,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颜老调治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颜老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医药佐治输卵管妊娠59例

    目的 观察中医药佐治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予甲氨蝶呤肌注和米非司酮口服,观察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9%,两组总有效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佐治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好,不但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宏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脑血管意外的中医康复指导

    目的 探析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中医康复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22例,对其进行中医康复指导,对于治疗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康复指导后,122例患者中有110例患者恢复了基本自理能力,剩余的小部分患者由于中医康复指导较晚,错过了治疗的佳时间.结论 在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中医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柴胡疏肝散配合心理咨询治疗郁病肝气郁结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咨询对郁病肝气郁结型患者48例的临床疗效,对其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药物为柴胡疏肝散加味,对照组用路优泰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并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每周一次,共12次.试验期间,停用影响临床疗效的其他中西医药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积分比较上,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及对照组组内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在神情抑郁,兴趣索然,思维迟缓,健忘,少寐,多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症状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同样配合12次心理咨询的情况下,治疗组、对照组在临床总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积分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柴胡疏肝散加味是治疗郁病肝气郁结型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光英;马东辉;王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董克勤教授治疗虚寒性痛经的经验点滴

    从虚寒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及服药时机等方面阐述了董克勤教授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经验和主要观点,并对其运用金匮温经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验案作以简要分析.

    作者:金影;刘震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