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5例

杨瑞兰;任明芬;刘建庄

关键词:黄芪, 心肌炎, 病毒性, 心肌酶谱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心肌酶变化,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颅内出血66例

    目的加强对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1993~2002年5月因颅内出血而收治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结果66例住院患儿中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50例,脑血管畸形(AVM)8例,白血病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各1例,不明原因6例.其中19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病死率为15.2%).误诊1例.结论颅内出血严重危及小儿生命,是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

    作者:张瑾;张灵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心脏假性膜部间隔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心脏假性膜部间隔瘤的解剖特点,寻求手术径路.方法17例假性膜部瘤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切开右房或右室和隔瓣寻求真正室间隔缺损,并行补片或直接缝合.结果全部治愈,无残余漏和三尖瓣返流发生.结论假性膜部瘤是三尖瓣隔瓣在血流冲击下与室间隔粘连后在隔瓣下形成囊腔,其下隐藏膜部或膜周流入道型缺损,切开隔瓣行室间隔修补简便、可靠,缝合切开后的三尖瓣不会引起血液返流.

    作者:门小毛;单建华;刘玉威;王保收;孟庆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儿童性早熟指青春期提前出现,一般认为男性9岁,女性8岁以前出现性腺增大和第二性征.青春期发生个体差异很大,受民族、环境(社会、文化、地理、性别)的影响.

    作者:潘凌凌;林峰;曹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肺隔离症(PS)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S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所见。结果本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14岁。X线胸片均能发现肺部阴影,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16例(72.73%),表现为囊性或多囊性肿块13例(59.09%),并感染表现为肺实变且边缘模糊8例(36.36%)。10例行CT高分辨率(HRCT)扫描,发现下肺后部肿块,且见有条索影与主动脉相连,提示为异常供血血管8例,病灶周围均有局限性肺气肿。多发1例,并肺囊肿2例,并食管气管瘘1例。CT血管造影(CTA)检查1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结论X线胸部正侧位片可发现肺部阴影,胸部CT及HRCT扫描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袁亮;杨春华;李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幕下脑结核球5例

    脑结核球是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幕下脑结核球报道罕见.1987年7月~2002年9月我科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长松;高丽;任纯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婴儿黄疸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致婴儿黄疸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个月以下婴儿用刘景田法测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及抑制因子(RFIR).结果母乳性黄疸患儿ICR无明显改变(P>0.05),其C3bR、RFER、RFIR均明显降低(P<0.01);感染性疾病患儿C3bR显著降低(P<0.01),RFER明显降低(P<0.05),RFIR明显增高(P<0.05);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因子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各种原因黄疸均可导致婴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作者:陈师群;田和平;周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鼾症48例疗效观察

    儿童鼾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腭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其不仅影响儿童正常发育,而且由于长期阻塞呼吸道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还可影响其神经肌肉发育,出现面部发育畸形、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头痛、性格行为异常、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1,2].

    作者:高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治疗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98例临床观察

    2000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9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山;曹惠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喉乳头状瘤11例

    我院1996年9月~2001年9月共收治11例儿童喉乳头状瘤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冬菊;崔光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肝豆状核变性29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38例,其中误诊29例,误诊率76.3%,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巧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氨氯西林、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应用氨氯西林与利巴韦林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

    1999~2002年4月我院用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珍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型糖尿病患儿垂体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目的了解1型糖尿病患儿的垂体及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控制良好的1型糖尿病患儿、正常儿童各15例,分别作生长激素(GH)试验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测.结果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其生长激素基础值糖尿病儿童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用药及运动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分别<0.05,<0.01),且T3、T4、TSH两组也有显著差异(P分别<0.05,<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生长激素储备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特别是TSH明显降低下.

    作者:张菊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

    本文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观察和研究,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儿科住院新生儿986例,其中新生儿肺炎26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58例,新生儿窒息11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12例,新生儿败血症103例,新生儿黄疸98例,其他疾病37例。

    作者:王宗升;宗自库;韩全乡;和俊杰;刘金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维生素C缺乏症误诊为过敏性紫癜1例

    患儿,男,1岁6个月,体重8.5 kg,人工喂养,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哭闹及拒绝站立而入院.入院查体: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出血点,大如粟粒样,以双下肢密集.

    作者:范新玲;张华;李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成人型结肠镜诊治儿童肠道疾病268例

    1989年10月~2001年12月我院用成人型结肠镜对268例肠道疾病患儿进行诊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文良;王云溪;原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长程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

    本文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健康小儿心率变异(HPV)长程24 h时域分析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旨在探讨HRV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曼君;安金斗;袁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观察

    近年门诊患儿主诉心前区不适,胸痛、胸闷,长叹气者逐年增多,有作者认为这些病例大都是心脏神经症[1].我院自1998年始对与感染有关的心脏神经症患儿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光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女童性早熟与血清瘦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及脑电图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单纯性乳房发育(SPT)女童血清瘦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脑电图异常率及这些指标对真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乳房早发育为主患儿中特发性中枢性早熟18例,单纯性乳房发育12例,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瘦素、IGF-1及行脑电图检查.结果ICPP组血清瘦素、IGF-1水平明显高于SPT组(P均<0.001).其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SPT组(P<0.01).血清瘦素与IGF-1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668 P<0.001).血清瘦素与黄体生成素(LH)或LH/卵泡刺激素(FSH)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IGF-1、脑电图可作为真性性早熟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顾威;石星;刘倩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癫癎患儿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临床使用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癎时,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依从性,常采用丙戊酸钠缓释制剂.目前,使用广泛的丙戊酸钠缓释制剂是由法国Sanofi Winthrop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德巴金缓释片(Depakine Chrono,DK),此药吸收后的药时曲线较平稳,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从而达到减少服药次数、降低毒副作用、疗效持久、安全的目的,提高癫癎患儿的依从性.

    作者:卢建;张旭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