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蓥;邵正才;俞士尤;陆汉明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例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d1;顺铂25 mg·m-2,静滴,d1~3,3周重复,治疗后评价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1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PR 7例(38.9%),SD 8例(44.4%),PD 3例(16.7%),总有效率为3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作者:夏炎春;赵瑜;王俊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表柔比星是一种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与阿霉素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用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宫颈癌、胃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疗效[1-3].但有研究[2]报道表柔比星因严重毒副反应而停用者,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其所有毒副反应中以心脏毒性为严重和常见.因此,在充分利用表柔比星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寻找降低其毒副反应,特别是心脏毒性的药物,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作者比较观察郑州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辅酶Q10的方法用于保护表柔比星所致的心脏毒性,且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食管癌伴发甲状腺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从活检库中筛选同时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病例,并观察食管癌伴发甲状腺病变的情况.结果 5 15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同时切除部分甲状腺病变者47例,病理结果示,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甲状腺腺瘤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甲状腺鳞癌2例.2例甲状腺鳞癌均为食管胸上段鳞癌伴发,并且分别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均为食管胸中段癌伴发.不同部位食管癌合并甲状腺病变的概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上段食管癌伴发甲状腺鳞癌概率高于胸中段和胸下段食管癌(P<0.05).结论 食管癌发生甲状腺转移罕见,甲状腺慢性疾病的基础可能是导致转移性鳞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郭梅;李海梅;李军扩;苗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极低危险性6例,低危险性10例,中危险性8例,高危险性9例.25例患者获随访1~3 a,其中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28个月复发再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其余20例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未再进行相关治疗.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作者:李鼎;蒋松琪;江晓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首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右半结肠癌首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和术后近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局限性腹膜炎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治疗愈合.结论 结肠癌合并阑尾炎误诊率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可减少该病的误诊.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4例第1周期化疗后Ⅱ度血小板减少(50×109~75×109 L-1)的患者,第2周期化疗后随机表数字法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第2周期化疗结束24 h后,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每天1次.常规治疗组第2周期化疗结束第2天开始隔天监测患者血常规,如血小板低于75×109 L-1开始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每天1次;如连续2次检查血小板均≥100×109 L-1或血小板升高50×109 L-1,即可停药.结果 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低值分别为(72±24)×109、(49±18)×109 L-1(P<0.05).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低值恢复至正常值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9 d(P<0.05).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rhTPO的应用时间分别为6、10 d(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rhTPO可以减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rhTPO的应用时间.
作者:任铁军;郭万里;倪明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巨大胃间质瘤合并甲型血友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 胃间质瘤合并甲型血友病患者采用补充凝血因子Ⅷ(FⅧ)为主的替代疗法,辅以冷沉淀及新鲜冰冻血浆(FFP),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选择恰当手术方式,配合术后内科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未出现任何出血并发症,FⅧ水平达到要求标准.肿瘤切除完整、干净,术后免疫组化证实为胃间质瘤.结论 采用FⅧ、冷沉淀、FFP纠正内源性凝血障碍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但时间、剂量、方式必须严格限制.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巨大胃间质瘤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戴鹏;董永红;徐钧;张宏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接受5-Fu为基础方案化疗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个月[1].在临床工作中,可见极少数高度恶性胃癌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常用的化疗方案难以阻止疾病进展.作者对近期收治的1例高度恶性胃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杜剑平;章余妹;季楚舒;徐腾云;杨守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80例发生放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研究组的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5.0%(P<0.05).研究组主要毒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大多为轻度.研究组生存时间为≤1 a者5例(12.5%),>1~2 a者20例(50.0%),>2~3 a者13例(32.5%),>3 a以上者2例(5.0%);对照组生存时间为≤1 a者27例(67.5%),>1~2 a者12例(30.0%),2~3 a者1例(2.5%),2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临床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刘洪波;徐晓南;赖淑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肿瘤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腹部肿瘤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A、B、C 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舒芬太尼10 μg,术后48 h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PCIA配方为地佐辛 0.2 mg·kg-1加舒芬太尼1 μg·kg-1,B组PCIA配方为地佐辛0.2 mg·kg-1加舒芬太尼2 μg·kg-1,C组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1,3组PCIA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持续剂量2 mL·h-1,PCA量每次0.5 mL.记录术后1(T1)、4(T2)、8(T3)、12(T4)、24(T5)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毒副反应,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结果 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SBP、DBP、HR、SpO2、安静时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24 h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少于B、C组.结论 地佐辛0.2 mg·kg-1加舒芬太尼1 μg·kg-1用于腹部肿瘤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辜晓岚;高蓉;王丽君;顾连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恶性程度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80%~90%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生存期极低[1],对于中晚期胰腺癌主要治疗方法有放、化疗.作者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结合热疗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3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祖杰;丁常青;唐涛;孙素平;张春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手术后治疗效果.方法 49例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20岁)28例,B组(>20岁)21例,均采用彻底边缘性切除,术后获得随访.结果 A组:优23例,良4例,可(复发)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B组:优18例,良2例,可(复发)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手术操作、彻底的肿瘤切除能够提高骨软骨瘤的治疗效果,而手术时的年龄对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卫东;赵万德;贾莉婷;王鹏;张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及青少年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但治愈率差,目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骨肉瘤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毒副反应,因此,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毒副反应轻、有效率高的骨肉瘤治疗方法,靶向治疗被认为具有这一潜质.其中适体靶向治疗肿瘤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详细介绍适体及适体靶向治疗肿瘤的作用.
作者:张鹏;蔡启卿;王家强;姚伟涛;高嵩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方法 43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均接受3DCRT和以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多西他赛+顺铂),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4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10例,PR 30例,NC 2例,PD 1例,有效率为93.0%.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治疗后KPS评分提高者34例,不变者7例,下降者2例.结论 3DCRT联合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国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临床上多见,且易发展为宫颈癌,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1].LEEP刀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对周围组织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在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糜烂及CIN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省某院应用LEEP刀治疗的9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肿瘤血行转移是指肿瘤从原发病灶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转移到远处靶器官,并逐渐形成转移灶的过程.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的改变、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成分的释放.研究[1-2]发现随着肿瘤的转移,血小板活化的数目或血小板活化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反之减少血小板活化的数目或抑制血小板活化可不同程度抑制肿瘤转移.
作者:李晨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1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化疗:表柔比星70 mg·m-2·d-1,静推,d1;奥沙利铂100 mg·m-2·d-1,静滴,d1;替吉奥80 mg·m-2·d-1,bid,口服,d1~14,每3周为1周期,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11例患者中,CR 0例(0.00%),PR 5例(45.45%),SD 3例(27.27%),PD 3例(27.27%),有效率为45.45%,疾病控制率为72.73%.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1.82%、72.73%,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绮云;陈永锋;林王美;黄康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160例初治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热疗组(70例).对照组:接受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后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均接受常规放疗.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转移灶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结果 热疗组和对照组5 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4%、21.1%(χ2=16.043,P<0.05),5 a生存率分别为58.6%、41.1%(χ2=4.805,P<0.05),5 a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1%、76.7%(χ2=13.413,P<0.05),5 a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1%、44.4%(χ2=0.866,P>0.05).结论 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放化疗.
作者:张光斌;郑安平;赵福军;孙荣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分析体部肿瘤放疗期间产生的摆位误差,测量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边界的大小.方法 应用直线加速器治疗55例体部肿瘤.放疗前获取锥形束CT(CBCT)图像,将该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 胸部肿瘤平移误差在左右(x)方向、头脚(y)方向、前后(z)方向分别为 (-0.309 8±3.706 7) mm、(0.500 1±5.958 7) mm、(0.161 0±4.512 6) mm;腹部肿瘤分别为(-0.392 7±2.601 2) mm、(0.872 1±5.600 1) mm、(0.110 3±3.297 8) mm;旋转误差在胸部和腹部肿瘤分别为(0.218 3±1.502 8)°、(-0.198 9±1.596 6)°.结论 CTV到PTV胸部肿瘤外放边界值在x方向、y方向、z方向分别为7 mm、11 mm、8 mm为宜;腹部肿瘤分别为5 mm、10 mm、6 mm为宜,可以包括90%的摆位误差.
作者:梁永君;井小会;刘玉刚;郭运杰;杨丽丽;孔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20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NP方案组和TP方案组2组,每组100例.NP方案组:长春瑞滨 50 mg·d-1,d1,8;顺铂 30 mg·m-2,d1~5.TP方案组:紫杉醇110~140 mg·m-2,d2;顺铂30 mg·m-2,d1~5.结果 NP 方案组总有效率为61%,中位生存期为 7.5 个月;TP 方案组总有效率为55%,中位生存期为7.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P与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相当.
作者:郑国文;韩磊;赵丽波;李雪冬;段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