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屈强

关键词:恶性肿瘤, 放疗, 心脏损伤, 黄芪注射液
摘要:放射性心脏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预防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对胸部肿瘤的放疗顺利进行和疗效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胸部肿瘤放疗的广泛应用,放疗致心脏损伤发生率可达20%~68%[2-3].黄芪是一种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的中药注射液,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疾病的治疗[4],但其对放射性心脏损伤是否有效,临床报道较少.作者比较观察本院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放疗与单独放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恩度联合NP方案的治疗,恩度15 mg加生理盐水500 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 d,休息7 d.同时用NP方案化疗,NVB 25 mg·m-2,d1,6;DDP 75 mg·m-2,分3 d静脉滴注(d1~3),21 d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PR 13例,SD 10例,PD 8例,客观有效率为41.9%,疾病控制率为74.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作者:李春艳;方小玲;李庆云;孙晓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160例初治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热疗组(70例).对照组:接受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后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均接受常规放疗.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转移灶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结果 热疗组和对照组5 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4%、21.1%(χ2=16.043,P<0.05),5 a生存率分别为58.6%、41.1%(χ2=4.805,P<0.05),5 a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1%、76.7%(χ2=13.413,P<0.05),5 a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1%、44.4%(χ2=0.866,P>0.05).结论 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放化疗.

    作者:张光斌;郑安平;赵福军;孙荣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小板活化与肿瘤血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血行转移是指肿瘤从原发病灶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转移到远处靶器官,并逐渐形成转移灶的过程.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的改变、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成分的释放.研究[1-2]发现随着肿瘤的转移,血小板活化的数目或血小板活化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反之减少血小板活化的数目或抑制血小板活化可不同程度抑制肿瘤转移.

    作者:李晨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siRNA沉默Snail基因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nail在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有效靶点.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Snail的靶向siRNA,同时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转染脂质体转染试剂和空白细胞作为对照.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检测Snail siRNA对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Boyden chamber检测Snail siRNA对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各对照组相比,转染Snail siRNA组SGC7901细胞Snail Mrna的表达下降,且随转染时间延长,Snail Mrna的表达下降明显(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Snail siRNA组SGC7901细胞在转染后48、72 h较对照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Boyden chamber结果显示转染Snail siRNA组SGC7901细胞在转染后48、72 h较对照组穿膜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转染Snail siRNA组各时间点之间增殖能力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录因子Snail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作者:任彦斋;王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热疗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恶性程度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80%~90%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生存期极低[1],对于中晚期胰腺癌主要治疗方法有放、化疗.作者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结合热疗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3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祖杰;丁常青;唐涛;孙素平;张春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高血压引发胸部肿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高血压和恶性肿瘤均是全球性的高发病.高血压的全球发病率高达10%~20%,其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部位的器质性病变,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1].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高血压和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表明,合并高血压的恶性肿瘤患者,其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因此,分析高血压对胸部肿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及机制,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非常重要.

    作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4例第1周期化疗后Ⅱ度血小板减少(50×109~75×109 L-1)的患者,第2周期化疗后随机表数字法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第2周期化疗结束24 h后,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每天1次.常规治疗组第2周期化疗结束第2天开始隔天监测患者血常规,如血小板低于75×109 L-1开始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每天1次;如连续2次检查血小板均≥100×109 L-1或血小板升高50×109 L-1,即可停药.结果 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低值分别为(72±24)×109、(49±18)×109 L-1(P<0.05).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低值恢复至正常值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9 d(P<0.05).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rhTPO的应用时间分别为6、10 d(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rhTPO可以减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rhTPO的应用时间.

    作者:任铁军;郭万里;倪明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肉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骨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及青少年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但治愈率差,目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骨肉瘤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毒副反应,因此,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毒副反应轻、有效率高的骨肉瘤治疗方法,靶向治疗被认为具有这一潜质.其中适体靶向治疗肿瘤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详细介绍适体及适体靶向治疗肿瘤的作用.

    作者:张鹏;蔡启卿;王家强;姚伟涛;高嵩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73例临床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临床上多见,且易发展为宫颈癌,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1].LEEP刀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对周围组织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在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糜烂及CIN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省某院应用LEEP刀治疗的9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癌胚抗原与胃癌的关系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1],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目前,胃癌缺乏有效的普查方法,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中晚期,难以治愈.因此,早期诊断对胃癌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不断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普查、诊断、判断预后、评价疗效及随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胸腔镜微创硬化剂联合顺铂及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癌性胸腔积液又称恶性胸腔积液,指恶性肿瘤波及胸膜或向胸膜转移时出现的胸腔积液[1].恶性胸腔积液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的20%,其中胸膜转移肿瘤占95%以上,而原发于胸腔的肿瘤较少见.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胸腔镜微创硬化剂联合顺铂及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汉东;张宝;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1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化疗:表柔比星70 mg·m-2·d-1,静推,d1;奥沙利铂100 mg·m-2·d-1,静滴,d1;替吉奥80 mg·m-2·d-1,bid,口服,d1~14,每3周为1周期,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11例患者中,CR 0例(0.00%),PR 5例(45.45%),SD 3例(27.27%),PD 3例(27.27%),有效率为45.45%,疾病控制率为72.73%.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1.82%、72.73%,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绮云;陈永锋;林王美;黄康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9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69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仅有8例患者高度怀疑或证实为TMC,余61例为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石蜡切片检查发现.术后部分患者经过随访,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TMC目前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临床上应综合运用彩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等方法以求提高TMC的检出率.TMC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

    作者:芮毅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干扰素联合化疗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干扰素联合化疗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新诊断的Ph染色体阳性CML慢性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干扰素联合化疗组和伊马替尼组,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5 a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干扰素联合化疗组(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化疗和伊马替尼均可作为CM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俊;刘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发性骨软骨瘤术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手术后治疗效果.方法 49例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20岁)28例,B组(>20岁)21例,均采用彻底边缘性切除,术后获得随访.结果 A组:优23例,良4例,可(复发)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B组:优18例,良2例,可(复发)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手术操作、彻底的肿瘤切除能够提高骨软骨瘤的治疗效果,而手术时的年龄对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卫东;赵万德;贾莉婷;王鹏;张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花注射液联合辅酶Q10对表柔比星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表柔比星是一种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与阿霉素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用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宫颈癌、胃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疗效[1-3].但有研究[2]报道表柔比星因严重毒副反应而停用者,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其所有毒副反应中以心脏毒性为严重和常见.因此,在充分利用表柔比星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寻找降低其毒副反应,特别是心脏毒性的药物,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作者比较观察郑州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辅酶Q10的方法用于保护表柔比星所致的心脏毒性,且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肺炎性假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肺炎性假瘤是指由炎症引起的局限性结节状有界限而无包膜的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病变,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殊性,很容易与肺癌及其他肺部良性肿瘤相混淆,误诊率较高[1].本文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炎性假瘤1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栗安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鼻咽穿刺负压抽吸细胞学检查对鼻咽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鼻咽穿刺负压抽吸细胞学检查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9例鼻咽病变患者用特制穿刺针进行穿刺负压抽吸细胞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在确诊的87例鼻咽癌患者中,细胞学检查阳性80例.结论 鼻咽穿刺负压抽吸细胞学检查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乔占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27例,其中术后早期(30 d内)再次手术患者17例(7.5%),男性1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岁.肠道相关的并发症6例,输尿管代膀胱瘘合并阴道瘘1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4例.结果 机械性肠梗阻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行肠粘连松解术;回肠吻合口瘘合并回肠新膀胱尿瘘1例,行回肠部分切除再吻合和回肠新膀胱修补术;乙状结肠吻合口瘘1例,行结肠造瘘术后出现小肠瘘经6次手术治愈;直肠瘘合并尿瘘1例,行结肠造口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输尿管代膀胱吻合口瘘并阴道尿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无效,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伤口感染6例、伤口裂开4例,均经二次清创缝合治愈.失访2例,15例随访1个月~10 a,平均42个月.术后肿瘤转移死亡2例,肾功能恶化需长期血液透析1例,余12例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30 d内)易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及时再次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声政;陈凌武;林焕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6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5 mg·m-2治疗,21 d为1周期,治疗2~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30.6%(11/36),疾病控制率为55.6%(20/36),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6.1%(13/3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赵晓光;张艳珠;宋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主管: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