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李爱国;仝小林;金明;郑敏;柳翼;毛建生;杜金行;张久亮;李春岩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跃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自198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30岁以下的青年人肺癌23例,其中误诊1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进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为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或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许多小手术可在非住院情况下完成.我院在小儿非住院手术中采用微泵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的麻醉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金林;潘学文 刊期: 2004年第2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23岁,主因孕31周,腹痛10 h,腹泻3次,阴道出血1 h,于2004年6月4日23∶00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10月25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患者于10 h前开始腹泻,为稀便,共3次,无脓血,腹痛呈阵发性下腹坠痛,胎动较前减少,无发烧,未用药.1 h前开始阴道出血,量相当于月经量,无血块,未破水,腹痛较前加剧.入院查体:T 36.2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查体合作,步入病房,中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宫高30 cm,腹围94 cm,子宫收缩不佳,无胎动及胎心.
作者:陈云书;张翠荣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临床上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有选用药物不当或未按适应证用药、用药剂量不足、用药过量或用药时间过长、滥用药物、重复用药及导致可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而患者的用药不遵从性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药学服务的职能、内容及患者用药遵从性的测评方法,以提高患者用药的遵从性.
作者:陆进;李靖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PE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并不像CT、MRI那样显示组织的解剖形态,而是探查局部组织代谢的异常,所以非常适用于检测高代谢的组织器官,如脑、心脏及恶性肿瘤等.本文主要对PE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李延斌;金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干扰素是一种由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从1957年被发现后,一直是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本文概述了干扰素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基因定位、干扰素受体与信号传导、生物学作用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应用.
作者:张玲玲;孟祥伟;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病例简介患者,女,18岁,高中生.主因发作性意识模糊及行为异常1周于2004年5月20日入院.现病史 2004年5月13日早晨6∶30左右,家人发现患者未起床,呼之不应(平时每天都在此时起床准备上学),当时患者多汗、睁眼、眼神呆滞、流泪;约2 h后恢复正常,清醒后对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经家长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近日未发现有任何的诱发因素.
作者:高旭光;李永杰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鉴别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以类似冠心病胸闷为主要症状的18例哮喘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等,以FVC、FEV1(至少增加200 ml)及PEF的改变率≥15%,判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果 18例类似冠心病胸闷的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FVC、FEV1、PEF的改变率均>15%.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筛选方法.
作者:俎德玲;诸葛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大鼠血FIB及FD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实验组(活血通腑方组)、对照组(四磨汤口服液组)、模型组、假手术组4组,每组30只.分别进行胃内药物灌注,测定术后1、3、5、7、21 d时血FIB、FDP含量,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组术后5、7、21 d时血FIB含量降低(P<0.01),术后3、5、7、21 d时血FDP含量升高(P<0.05);4组大鼠腹腔粘连程度评定,各分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活血通腑方能使大鼠术后血FIB降低、FDP升高,从而防治腹腔粘连.
作者:曾莉;俞晶华;翟亚春;夏国守;陈海燕;周玉春;钱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近年来,肺炎性假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它与肺癌鉴别较困难.我院1985年5月~2003年8月收治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66例中诊断不明或误诊41例,现回顾性分析41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献国;施亚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小儿厌食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发育及身心健康.我院社区从1999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了口服锌卜康、醒脾养儿冲剂,并结合推拿穴位的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厌食症,效果比较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娜紫;张青青;肖少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比.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2种常用晚期胃癌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甲氨蝶呤(MTX)(FAMTX方案)和表阿霉素(EPI)/顺铂(DDP)/5-FU(ECF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成本分别为5 115.84元和4 580.00元,化疗后中位生存期根据文献报道分别为6.1个月和8.7个月.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2种方案所需花费的成本依次为838.66元和526.44元.结论 ECF方案成本-效果比低,与FAMTX方案比较,ECF方案疗效更好,费用更低.
作者:杨林;崔成旭;王金万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本文介绍了胃癌化疗的适应证、目的、化疗方案及展望.在确诊时,可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大约只占50%,其中能行根治性手术者不足50%.而且,经过根治性手术,其中仍有超过50%的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因此,外科完整切除肿瘤后,进行辅助化疗是有指征的.迄今,胃癌的辅助化疗只有稍许好处,晚期胃癌患者可从化疗中受益.新辅助化疗通过下调原发肿瘤的分期,可增加完整切除的可能性.美国有一个大型研究(INT-0116)提示:手术后同时行放化疗,可以改善中位复发时间和总生存期.
作者:崔成旭;杨林;王竞;王金万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迄今晚期胃癌化疗作用仍属姑息性,传统的化疗方案治疗比好的支持治疗的中位生存期明显提高,随着各种新的抗癌药物的出现,晚期胃癌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期有望进一步提高,但目前尚无标准的联合治疗方案.尤其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引入有可能为胃癌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王竞;王金万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白癜风(Vitiligo)作为皮肤科常见顽症,虽经中外历代医家不懈努力,迄今仍无理想治疗方法.祖国医学有关白癜风及其治疗方法的论述较多,为探索中药治疗本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现将收集的经临床验证确有疗效的内服方剂经微机分析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冯志宏;王淼;张晓琳;刘莉;崔涛;曲黛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首先必须排除假性顽固性高血压1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效应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约1/4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仅为白大衣效应.患者即使接受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居高不下,但回家后自测血压均为正常或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证实血压也是正常的.
作者:滕沁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隐性乳腺癌是指完全没有症状而临床检查方法(视诊和触诊)不能发现的乳腺疾病.也包括临床检查认为是良性病变的乳腺癌,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2月经钼靶X线诊断的隐性乳腺癌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我们采用小剂量吗啡注入硬膜外腔,术毕行曲马多持续静脉输注泵术后镇痛(PCIA),观察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旨在寻求安全、良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张琦;朱慧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