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张玲玲;孟祥伟;迟宝荣

关键词:干扰素, 干扰素受体, 临床应用
摘要:干扰素是一种由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从1957年被发现后,一直是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本文概述了干扰素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基因定位、干扰素受体与信号传导、生物学作用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应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干扰素是一种由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从1957年被发现后,一直是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本文概述了干扰素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基因定位、干扰素受体与信号传导、生物学作用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应用.

    作者:张玲玲;孟祥伟;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支气管舒张试验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临床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鉴别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以类似冠心病胸闷为主要症状的18例哮喘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等,以FVC、FEV1(至少增加200 ml)及PEF的改变率≥15%,判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果 18例类似冠心病胸闷的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FVC、FEV1、PEF的改变率均>15%.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筛选方法.

    作者:俎德玲;诸葛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首先必须排除假性顽固性高血压1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效应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约1/4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仅为白大衣效应.患者即使接受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居高不下,但回家后自测血压均为正常或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证实血压也是正常的.

    作者:滕沁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如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支气管的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密切,应尽可能让患者了解自己,了解病因,了解药物,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发作.1 患者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得必要的及其想了解的有关哮喘知识,如哮喘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喘、怎样控制发作、哮喘能否根治等,通过教育让患者了解哮喘,从而进行适当的长期治疗,并树立治疗的信心,主动参与控制哮喘的发作.

    作者:李丽;刘素云;周兰杰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胃癌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回顾了外科治疗的历史演变,概述了胃癌手术适应证、根治性手术的基本原则和术式选择、姑息性手术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冯强;袁兴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SARS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心肌酶谱改变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下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对机体的损伤性大、传播速度极快、流行范围广.目前发现该病不仅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而且对肝脏等脏器也有损害.我们对确诊为SARS的75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现将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SARS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及心电图特点.

    作者:黄力;李爱国;仝小林;金明;郑敏;柳翼;毛建生;杜金行;张久亮;李春岩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血FIB、FD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大鼠血FIB及FD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实验组(活血通腑方组)、对照组(四磨汤口服液组)、模型组、假手术组4组,每组30只.分别进行胃内药物灌注,测定术后1、3、5、7、21 d时血FIB、FDP含量,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组术后5、7、21 d时血FIB含量降低(P<0.01),术后3、5、7、21 d时血FDP含量升高(P<0.05);4组大鼠腹腔粘连程度评定,各分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活血通腑方能使大鼠术后血FIB降低、FDP升高,从而防治腹腔粘连.

    作者:曾莉;俞晶华;翟亚春;夏国守;陈海燕;周玉春;钱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的八大危险因素

    1 遗传因素哮喘是一种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中母亲方面因素较大,据统计,有哮喘史的母亲,其孩子患哮喘的危险性比其他孩子大10倍.

    作者:耿开兴;王若兵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中药治疗白癜风规律初探

    白癜风(Vitiligo)作为皮肤科常见顽症,虽经中外历代医家不懈努力,迄今仍无理想治疗方法.祖国医学有关白癜风及其治疗方法的论述较多,为探索中药治疗本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现将收集的经临床验证确有疗效的内服方剂经微机分析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冯志宏;王淼;张晓琳;刘莉;崔涛;曲黛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但实验室检查则无异常发现.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较多.多数可以治愈,仅少数呈慢性反复发作.根据其病变主要累及部位的不同,临床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消除致病因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芳;姚建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容置疑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妊娠20周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B超下迅速止血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7岁,已婚,G5P0,于2002年10月20日上午9∶00因停经20周突然阴道出血3 h,大出血1 h,伴头晕、眼花、心慌、胎动消失30 min来院就诊.

    作者:刘坚贞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为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或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许多小手术可在非住院情况下完成.我院在小儿非住院手术中采用微泵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的麻醉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金林;潘学文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46例疗效观察

    小儿厌食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发育及身心健康.我院社区从1999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了口服锌卜康、醒脾养儿冲剂,并结合推拿穴位的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厌食症,效果比较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娜紫;张青青;肖少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钼靶X线检查对隐性乳腺癌的诊断

    隐性乳腺癌是指完全没有症状而临床检查方法(视诊和触诊)不能发现的乳腺疾病.也包括临床检查认为是良性病变的乳腺癌,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2月经钼靶X线诊断的隐性乳腺癌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的利与弊

    作者:张荔子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幽门不全梗阻致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9岁,主因反酸、嗳气5年,加重伴恶心、呕吐3月余入院.患者近5年来反复发作反酸、嗳气及腹胀,近3个月来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4~5次/d,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有酸臭味,无呕血及黑便,3个月体重下降10 kg.患者既往体健,无嗜酒史.入院查体:Bp 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P 120次/min,营养差,中度脱水貌,精神差,表情呆滞,言语缓慢,定向力障碍,水平眼震阳性,复视,双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减弱,步态不稳,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并有记忆力减退,尤其以近期记忆减退为著.

    作者:尹义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303例心包积液临床病因分析

    本文对我院1990~2003年6月收治的303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以便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入组标准符合下列标准之一:(1)心脏超声示心包内有较明显的液性暗区.(2)心包穿刺抽出液体.

    作者:沈君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比较

    纳络酮系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易透过血脑屏障,起效迅速.近年来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1],由于剂量不同,结果也各异.为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剂量,2001~2002年,我们采用两种剂量的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较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奇伟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PE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并不像CT、MRI那样显示组织的解剖形态,而是探查局部组织代谢的异常,所以非常适用于检测高代谢的组织器官,如脑、心脏及恶性肿瘤等.本文主要对PE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李延斌;金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