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人使用自控止痛泵的临床体会

韩书明

关键词: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病人, 自控止痛泵, 硬膜外持续镇痛, 尚未见报道, 晚期癌症, 疼痛, 栓子脱落, 术后镇痛, 急性缺血, 烦躁不安, 持续时间, 杜冷丁, 动脉内, 成瘾性, 阻塞, 应用, 药效, 心脏, 临床
摘要: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由于心脏或主动脉内的栓子脱落,阻塞肢体动脉造成肢体急性缺血疼痛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因其疼痛剧烈、烦躁不安,常需肌注杜冷丁镇痛,但其药效持续时间短,又有很强的成瘾性,效果很不理想.病人自控止痛泵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术后镇痛和晚期癌症镇痛,但用于急性肢体动脉栓塞镇痛,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于1998年4月~2000年10月,用病人自控止痛泵硬膜外持续镇痛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12例,报告如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难愈.近年发病又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故探讨该病的治疗,并防止其反复发作已被妇科临床所重视.根据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分别见于中医的腹痛、痛经、带下病、不孕症及症瘕等病.

    作者:韩惠兰;李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妇科盆腔疼痛及盆腔粘连性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1,2].

    作者:王敏;刘美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教育的探索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中国急需大量的具有多技能的综合性的社区护理人才.应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社区护士特别是老年人护理的专门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社区护理教育目标应放在专业技能、管理和指导能力、合作工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教育内容上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体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铉万;李春玉;黄胜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社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目的为了解社区家庭功能现状及相关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保健工作.方法我们于2000年11月对南京市448户社区家庭用APGAR问卷及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有2/3的家庭功能良好,近1/3的家庭功能尚可,仅5.8%的家庭功能障碍.结论家庭功能与性别、吸烟、教育程度、睡眠时间等有关.

    作者:范群;刘建华;李学信;陈梅文;华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用药

    内科药物治疗为消化性溃疡病基本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有许多突破,治疗药物品种繁多,合理用药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用药.

    作者:周焕明;陈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老年妇女内生殖器感染致子宫穿孔1例

    患者,女,65岁,主因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4天入院.4天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静点抗生素,病情无好转,出现全腹疼痛伴低热,急诊入院.既往有胃溃疡、糖尿病史,绝经23年.查体:T37.5℃,P 102次/min,R 20次/min,BP110/65mmHg,急性病容;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无肠鸣音.血常规:WBC 43.6×109/L,N 90%,L 10%,Hb 101g/L.

    作者:范书萍;吴化平;宗保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的预防

    慢性盆腔炎除引起下腹坠痛和腰痛等症状外,也是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大约1/3的女性不孕是其所致,发生过1次输卵管炎,约11%妇女发生不孕;患2次输卵管炎者23%发生不孕;患3次输卵管炎的有54%发生不孕.另外,输卵管不畅又是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患盆腔炎妇女异位妊娠的危险性增加7~10倍[1,2].因此,针对慢性盆腔炎的病因及感染途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秀琴;孟晓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精神药物中毒43例临床资料分析

    自杀已跃居人群非正常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许多资料表明精神病人自杀率很高.我们收集43例吞服大量精神药物自杀的病例,对临床资料作一总结,报导如下.

    作者:杜凌阳;沈自力;顾建祥;傅正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技巧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1].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赵菁;王京枝;李双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日本产GIF-N30型纤维胃镜对402例7个月~14岁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粘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Hp感染相关性胃炎137例,检出率为34.08%,其中男78例,女59例,Hp感染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P》0.05),但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食欲不振、消瘦、头痛、头昏等.胃镜下胃窦粘膜微小结节改变及病理显示固有层内有淋巴滤泡形成者,Hp检出率较高(》50%).结论儿童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与性别无关.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有赖于胃镜、病理检查及Hp检测.

    作者:包云光;郎爱素;俞卫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首发神经系统症状的肺癌21例误诊分析

    以咳嗽、咯血、胸痛、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当缺乏这些症状,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时,可能由于对其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容易误诊.1991~2000年,我们收治了21例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银侠;袁小燕;王芸芸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5例误/漏诊原因分析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具有遗传性、慢性、进行性和致盲性的疑难眼底病.临床上误诊易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或莫大的痛苦;漏诊则导致预后判断的错误.为了提高确诊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作者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5例的误、漏诊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沈希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第三讲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和评价

    第四节社区卫生服务经济管理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事业的规模和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经济体制的转轨相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由传统的依赖政府投入,转变为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卫生事业资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医疗机构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作者:鲍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如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讲座)

    第八讲老年保健我国目前人口的出生率与50年代比呈显著下降趋势,同时死亡率也由50年代的20%降低到6%左右,目前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接近70岁.不但如此,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城市.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很大部分内容是如何做好老年保健工作.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清肝化瘀益脾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20例

    清肝化瘀益脾汤是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探索的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的经验方,具有清肝利湿,解毒化瘀,益脾健胃之功.临床运用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水盛;张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制首乌茶对高脂血症70例降脂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我们选择了7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用制首乌茶观察其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君贵;王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吴萸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83例疗效观察

    自1999年11月~2000年2月我们采用中药敷脐治疗儿童秋冬季腹泻8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期门诊患儿共153例,其中男72例,女81例,年龄4个月~3岁半.病程1~3天.收住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治疗组83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53例患儿均符合秋冬季腹泻的诊断标准[1].

    作者:刘俊峰;申鲁生;李曦;张少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江苏省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崛起,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农民健康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但现有卫生服务模式的局限,以及卫生资金短缺的压力不断增大.表明我国农村现行的医疗保健体制必须进行重大的改革,坚持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合作医疗体制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为内容,开创农村卫生事业新道路.

    作者:张开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非妊娠早早孕阳性3例分析

    早早孕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提供了简便、快速、准确的实验诊断方法,临床上常以HCG测定的结果作为诊断妊娠或与妊娠相关疾病的依据.作者认为,早早孕(+)时应考虑排除其它内、妇科疾患,现将作者所见非妊娠导致早早孕(+)3例分析如下:

    作者:鄢俊兰;李开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全科医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全科医学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全科医生,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就应树立全面培养和提高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重点抓好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各项育人措施的落实.

    作者:朱新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