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ELISA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永杰;骆晓梅;李晓洲;王涛;齐名;武建国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御素, 中性粒细胞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的ELISA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纯化的HNP-1为抗原制备特异性抗-HNP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夹心法,同时检测36名健康献血员血浆中HNP含量,并观察血库4℃保存的全血不同保存时间血浆中HNP含量的变化.结果ELISA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8%和9.3%,与进口试剂比较相关性良好(r=0.98,P<0.01),36名健康献血员血浆HNP含量为(46±48)ng/ml.库存全血随保存时间延长血浆HNP含量逐渐升高,保存25天的血浆HNP含量达到760 ng/ml.结论建立的ELISA定量检测法与进口试剂盒有良好的相关性,除血浆外,推测也能适用于细胞培养上清或各种体液中HNP的定量测定.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ELISA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的ELISA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纯化的HNP-1为抗原制备特异性抗-HNP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夹心法,同时检测36名健康献血员血浆中HNP含量,并观察血库4℃保存的全血不同保存时间血浆中HNP含量的变化.结果ELISA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8%和9.3%,与进口试剂比较相关性良好(r=0.98,P<0.01),36名健康献血员血浆HNP含量为(46±48)ng/ml.库存全血随保存时间延长血浆HNP含量逐渐升高,保存25天的血浆HNP含量达到760 ng/ml.结论建立的ELISA定量检测法与进口试剂盒有良好的相关性,除血浆外,推测也能适用于细胞培养上清或各种体液中HNP的定量测定.

    作者:王永杰;骆晓梅;李晓洲;王涛;齐名;武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 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PCR),用三维酶抑制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结合mul-PCR、三维酶抑制试验和表型试验进行基因和表型分析.同时选择4株菌(3株ampC基因阳性,1株阴性)进行转质粒试验,以证实质粒型基因的存在.结果在mul-PCR试验中,有22株扩增出C-4族中长度405 bp的片段,1株扩增出C-1族中长度462 bp的片段;1株未扩增出目的条带.三维酶抑制试验中,24株菌中有19株菌未检出AmpC酶,但药物敏感试验中有诱导耐药现象,符合C-4(DHA)族基因诱导表达的特性.转质粒试验中,3株ampC基因阳性的供体菌均将其ampC基因转入受体菌.结论采用多重PCR技术可以简化质粒型ampC基因的检测方法.在我院临床分离的K.pneu中,出现质粒编码的AmpC酶,以C-4族基因为主要流行型.

    作者:邵海枫;崔蕾蕾;赵晓智;王锦娜;王卫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ELISA检测尿液sIgA及临床意义

    sIgA作为黏膜免疫系统的效应分子在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sIgA有助于上述部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1-5].本实验建立了尿液sIgA的ELISA法,并探讨尿液sIgA测定对鉴别泌尿系统感染部位的意义.

    作者:曾常茜;金海甲;刘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与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Fas、Fas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2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sFas、sFas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sFas和sFasL的水平变化对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病情判断及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魏卫;包志明;刘妍;袁保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IL-6、TNF测定的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报告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IL-6、TNF测定的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6例(其中未手术骨转移者18例),均在本院肿瘤治疗中心就诊,年龄26~67岁,平均(46±8)岁;正常对照组24例,年龄28~62岁,平均(44±6)岁,为本院健康体检者.

    作者:韦光龙;曹维克;李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用于血小板减少症辅助诊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患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即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使血小板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大量吞噬,导致血小板减少并伴紫癜或出血[1].PAIg的检测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关向宏;王家银;孙培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XE-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性能评价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下简称XE-2100)定量检测网织红细胞(Ret)的性能.方法以XE-2100检测Ret,并将73例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目视计数法及Sysmex SE-9500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XE-2100检测Ret低值(2.86×109/L)、中值(43.12×109/L)、较高值(105.63×109/L)、高值(292.66×109/L)标本批内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4.77%、2.88%、3.50%、2.00%;检测Ret低值(9.87×109/L)、中值(56.37×109/L)、高值(128.06×109/L)标本批间CV分别为4.66%、4.53%、2.61%,总重复性CV为3.52%.Ret在2.53×109/L~268.70×109/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2).XE-2100检测Ret在标本采集48 h内结果稳定,携带污染率为0.23%.XE-2100、SE-9500与目视计数法检测Ret结果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22、和0.9471.对XE-2100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8和0.94,而SE-9500为0.92和0.95.结论XE-2100检测Ret具有简便、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好、参数多等特点.

    作者:彭黎明;刘胡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冠心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CHD)、冠脉狭窄程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为研究对象,用ELISA检测样本Cpn特异性IgG及IgM抗体.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CRP.结果冠脉轻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Cpn IgG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Cpn 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Cpn 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ACS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组Cpn 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ACS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SAP组,正常组和SA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Cpn IgG抗体阳性组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Cpn IgG抗体阴性组.结论Cpn感染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定作用,但因果关系尚待确定.

    作者:庄文卓;缪竞诚;盛伟华;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26例化脓性骨髓炎脓液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1病例与标本全部病例均为经X光片和/或CT检查确诊的住院患者.骨髓炎病灶在胫腓骨64例(50.8%),股骨22例(17.5%),跟骨21例(6.7%),指骨6例(4.8%),其他部位13例(10.3%).年龄4~77岁,男101例,女25例.标本均由临床医生采集脓性分泌物或手术中取肉芽组织或死骨送检,收集于2001~2004年.

    作者:李珍大;王卫萍;张小卫;邵海枫;陆维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胎脑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目的从36周人胎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从36周自愿水囊引产人胎脑皮层中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并观察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分化潜能,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和各种分化细胞的特征性抗原的表达.结果从36周人胎脑皮层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呈Nestin免疫反应阳性;在含血清培养时神经干细胞分化,并表达神经元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36周人胎脑皮层仍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作者:尹晓娟;封志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3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结果分析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往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革兰阴性需氧非发酵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的开展,此菌的感染已成为治疗的难题[1].为了解我院本菌所致医院感染的临床易感因素及其耐药情况,我们对2004年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13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岳向荣;丁进;董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8-表氧前列腺素F2α在急性脑外伤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8-表氧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对急性脑外伤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90例急性脑外伤病人,按入院时GCS评分,分成轻型组(30例),中型组(26例),重型组(34例).在受伤第1、2、3、7、14 d(重型组至30 d),分别对存活病人用ELISA法测定血浆8-iso-PGF2α含量.随访3个月,根据GOS标准分为死亡组(30例),恢复不良组(28例),恢复良好组(32例).以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1)脑外伤各组伤后1周内4次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8-iso-PGF2α峰值均在伤后第2 d;伤后2周8-iso-PGF2α测值仅重型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脑外伤越严重,GCS评分越低,血浆8-iso-PGF2α的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其预后越差.当8-iso-PGF2α含量>25 ng/L且持续不降者,多为死亡和重残.结论血浆8-iso-PGF2α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脑外伤患者伤情、预后评估的有效的生化指标.

    作者:施辉;杨俊;周辉;孙伟晔;刘希光;李爱民;陈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分析

    为了比较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本文选择共116株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进行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4种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方蓉;赵芳;李珍大;邵海枫;王卫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检测系统4种心肌酶测定结果的比对与临床可接受性评价

    目的通过对同一检验科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4种心肌酶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血清酶测定的标准化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参考NCCLS的EP9-A文件,以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已通过ISO/IEC 17025标准认可)为比较方法,其他不同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检测病人新鲜血清中4种心肌酶,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统计法分析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测定结果均值处的相对偏差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除检测系统3、4的AST结果,检测系统1、2、3的CK-MB结果与比较方法的系统误差或均值处的相对偏差不能被接受外,其余项目测定结果的偏差临床可以接受.结论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2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张秀明;庄俊华;徐宁;黄宪章;郑松柏;王建兵;曹永坚;尹一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为了解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状况,指导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和制订或修正医院内感染控制政策,我们对2003~2004年分离的住院患儿下呼吸道中的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利;刘军;王新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疾病患者血浆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患者血浆内毒素的含量及内毒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鲎试剂定量动态比浊法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30例正常人血浆内毒素含量为(3.20±1.71)pg/ml,51例肝硬化患者内毒素阳性率为49.0%,平均内毒素含量为74.97 pg/ml.31例发热、28例白血病、16例肺炎、12例肺癌、9例肝炎和14例肝癌患者组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分别为67.7%、67.9%、68.8%、100%、33.3%和57.1%,内毒素平均值分别为73.47、29.47、239.45、259.42、8.74和17.34 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肺炎和肝炎组外,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肝病之间及肺炎和肺癌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血浆内毒素含童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性疾病及是否存在内毒素血症,有利于临床及早诊治疾病.

    作者:张建芳;徐修礼;樊新;孙怡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齿龈内查出黑须污蝇幼虫

    1病例概况患者马××,男,35岁,农民,2003年7月,因齿龈肿胀疼痛1周余不能咀嚼而就诊.有户外工作和睡眠的经历.口腔科门诊检查,齿龈局部压痛,有脓性分泌物,挑破齿龈流出血性脓液,并取出6条长约17 mm白色活动蝇蛆,用70%乙醇固定送检本科,鉴定为黑须污蝇Ⅲ龄幼虫.经过排脓除蛆,清洗伤口,静脉滴注甲硝唑、红霉素经1周治疗痊愈.

    作者:张培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表型检测的应用价值

    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检测主要有表型检测法和基因型检测法两大类.通过研究MTb的生长活性或代谢特点来鉴定耐药性的一些表型检测法应用较多,利弊不一.本文对此作一评价.

    作者:黎友伦;罗永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种双联隐血试剂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测定粪便隐血(Ob)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三法对10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0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1%,续检率100%,双联试剂法一次检出率为100%;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免疫法首次检出率60%,续检率为97%,双联法的一次检出率为100%.结论双联试剂法避免了免疫法、化学法造成的假阴性、假阳性.

    作者:张云虎;张蓉;柯美津;涂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尿路感染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在尿路感染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镜检法观察66例尿路感染伴有血尿患者的尿标本.结果有24例尿红细胞形态呈多形型和混合型异常改变.结论尿路感染时尿红细胞的形态改变对鉴别肾小球性、非肾小球性出血无帮助.

    作者:许宏岳;汪晓侬;姚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