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快速检测HBV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褚瑞海;马立宪;王刚;邵丽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山东省,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检测HBV基因型并初步了解山东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随机选择山东地区HBV DNA阳性患者共178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5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H)(包括轻、中、重度)87例,肝硬化(LC)38例,先通过外引物进行第一轮PCR,然后,将6对型特异性引物分到两个反应体系(MixA和MixB)中分别对第一轮扩增产物进行第二轮PCR,根据阳性结果判断出样本的基因型.结果C基因型85例(47.8%),B基因型63例(35.4%),B+C混合基因型30例(16.8%).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CH及LC)中占优势,而ASC组则是以B基因型为主,差异有显著性(P<0.01).C基因组中HBeAg阳性率、HBV 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B基因组为高(P<0.001或P<0.005),而抗HBe阳性率则在B基因型组显著升高(P<0.005).结论山东地区存在C、B及B+C混合基因型,并以C基因型为主.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以快捷准确地检测HBV基因型.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Sysmex SF-3000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现总结我们在使用SF-3000是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尹朝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临床分离的志贺菌耐药性分析

    志贺菌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原菌.我们就2000年~2002年自我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中分离的志贺菌进行分析,探讨该菌的耐药情况.

    作者:戴建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脂血对不同方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清三酰甘油(TG)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的影响,在临床实验室内寻找可靠的HDL-C测定方法以满足临床诊治需求.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G、TC、HDL-C以及LDL-C并与沉淀法和电泳法测定HDL-C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当血清TG<1.69mmol/L时,3种方法测定值之间无差异;当血清TG为1.69~4.0 mmol/L范围时,各方法测定HDL-C有显著差异,但相关性良好.当TG>4.0 mmol/L,各方法之间的差异程度不一致.结论对高TG标本HDL-C的测定电泳法、沉淀法和直接法之间有显著差异,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可能采用电泳法测定高TG标本HDL-C.

    作者:张葵;王丽;张欣;罗浔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急性或活动性感染状况调查

    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免疫损害病人中常可导致严重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而肝硬化(LC)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失调,继而导致病人急性或活动性hCMV感染.

    作者:龚希平;周镇先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生物学方法分别测定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24例,糖尿病未并发冠心病患者31例)和32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浆PAF和血清sICM-1水平.结果糖尿病组PAF和sICAM-1水平与对照组PAF和sICAM-1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PAF和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未并发冠心病组(P<0.05,P<0.01);糖尿病患者PAF与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血浆PAF和血清sICAM-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其测定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的监测.

    作者:钱晖;朱伟;赵彦平;姜润秋;严丽荣;许文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检测对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诊治的意义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浓度,探讨二者在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中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苏眉;李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抗凝新鲜血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及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凝新鲜血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将当天采集制作的抗凝新鲜血分发至各医院临检实验室,当天完成血液分析仪的比对.仪器校准后,进行室内、室间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各实验室血液分析仪经定值抗凝新鲜血比对及校准后,室间质评抗凝新鲜血各项目检测结果的CV、平均VIS明显减小,优秀率提高到95%以上.结论抗凝新鲜血用于质控,提高了北京市各医院临检实验室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水平,使各医院的血液分析仪有了可溯源的参考标准,提高了血常规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岳育红;丛玉隆;王清涛;秦小玲;钱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胶体金试纸条检则7628份献血者HBsAg假阴性分析

    我们应用HBsAg胶体金试纸条,现场对无偿献血者筛检HBsAg,并与ELISA法比较,探讨胶体金试纸条的应用价值及漏检原因.

    作者:焦玉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TPSA与FPSA差值用于良恶性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诊断前列腺癌(PCa)的首选标志物,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测定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有较高的阳性率.游离PSA/总PSA(FPSA/TPSA)比值测定是目前常用的鉴别BPH和PCa的指标之一.本文从实践中设计了一种TPSA值差值替代FPSA/TPSA比值,用于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焦玉东;龙宪和;李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抗-HIV抗体检测时出现拖带污染分析

    我们在抗-HIV抗体检测工作中遇到2份抗-HIV抗体强阳性血清,污染了邻近标本,造成假阳性.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柯苑;马成平;赵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脂血症和缺血型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其与脂质的关系

    纤维蛋白原是引起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被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我们测定了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且分析了其与各种脂质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凌琴;王仁裕;董庆文;黄向勇;孙励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法对血液分析仪的复核作用

    作者采用一种新的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1],与血液分析仪法及相差显微镜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血涂片法血小板计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准确快速复核仪器计数血小板结果的好方法.

    作者:顾晓菁;巩惠芸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清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对肝脏合成功能监测的意义

    现有的肝脏功能测定项目中,多选择肝细胞破坏后所释放出的酶以及对胆汁代谢有关的一些项目如胆红素及总胆汁酸等;在选择肝脏合成功能的项目中,仅选择血清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测定.我们观察到血清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测定,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更好的指标.

    作者:朱建一;闻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地高辛标记引物酶显色法检测HBV基因多态性及应用

    目的建立地高辛标记引物酶显色法,用于DNA芯片检测HBV基因多态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用地高辛标记引物进行HBV DNA前C/C区和P区双重PCR,制备含地高辛标记的DNA样品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杂交于含HBVDNA核苷酸序列野生型及突变型探针的DNA芯片上,用抗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进行显色,并转印于尼龙膜上,后用光学扫描仪读取结果.结果通过一次杂交反应同时获取HBV DNA前C/C区(1 896、1 814)、BCP区(1 762、1 764)和P区(552)位点的信息.杂交温度与时间为42℃1 h、酶作用和显色时间分别为30 min和45 min时结果较理想,采用高盐浓度洗涤获满意杂交信号,批内CV均在15%左右,敏感度为2.0×103拷贝/ml.50例乙型肝炎患者突变率52.0%(26/50),以上各位点突变率分别为34.0%、22.0%、38.0%、38.0%、4.0%.结论地高辛标记引物酶显色法用于芯片检测HBV基因常见位点多态性,简便易行,试剂成本显著降低,不需特殊设备,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达;王惠民;张芹;王万相;蒋玲;郭乃洲;张冬雷;赵建龙;孙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血清胃泌素前体释放肽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的水平,探讨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试剂盒对78例肺癌患者血清中ProGRP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SCLC)血清Pro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大于46 pg/ml为临界值,ProGRP对SCLC的阳性率为64.9%,ProGRP与NSE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P<0.01).结论患者血清中ProGRP水平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严枫;胡效亚;徐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快速检测HBV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检测HBV基因型并初步了解山东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随机选择山东地区HBV DNA阳性患者共178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5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H)(包括轻、中、重度)87例,肝硬化(LC)38例,先通过外引物进行第一轮PCR,然后,将6对型特异性引物分到两个反应体系(MixA和MixB)中分别对第一轮扩增产物进行第二轮PCR,根据阳性结果判断出样本的基因型.结果C基因型85例(47.8%),B基因型63例(35.4%),B+C混合基因型30例(16.8%).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CH及LC)中占优势,而ASC组则是以B基因型为主,差异有显著性(P<0.01).C基因组中HBeAg阳性率、HBV 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B基因组为高(P<0.001或P<0.005),而抗HBe阳性率则在B基因型组显著升高(P<0.005).结论山东地区存在C、B及B+C混合基因型,并以C基因型为主.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以快捷准确地检测HBV基因型.

    作者:褚瑞海;马立宪;王刚;邵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鬼臼乙叉甙对SHG-44胶质瘤细胞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V后粘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V(beta-1,4-galactosyltransferase V,β-1,4-GalT V)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分析鬼臼乙叉甙(VP16)处理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V的SHG-44细胞后其细胞粘附作用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120 μmol/L的VP16处理转染了正义、反义β-1,4-GalT V和空载体的SHG-44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整合蛋白β1表达变化及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蛋白水平和FAK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在未经VP16处理的3株SHG-44细胞中,FAK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而整合蛋白β1的蛋白表达在转正义β-1,4-GalT V的细胞中高;经VP16处理后,SHG-44细胞中整合蛋白β1的表达水平增高,FAK及其磷酸化水平下降.但整合蛋白β1,FAK及其磷酸化水平随细胞中β-1,4-GalT V表达水平不同而变化.结论VP16处理对表达不同水平的β-1,4-GalT V的SHG-44胶质瘤细胞的粘附影响有所不同,提示胶质瘤表达β-1,4-GalT V不仅与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作者:程纯;严美娟;沈爱国;张冬梅;邵晓轶;王惠民;顾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与肺癌的早期诊断

    1988年,Tockman[3]等对肺癌高危人群痰标本进行免疫染色研究时发现,绝大多数肺癌早期患者和癌前病变患者痰标本呈IgG703D4抗原阳性,研究后发现该抗原为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hnRNP)A2/B1,这为肺癌早期诊断带来了一道曙光.

    作者:常珍;沈佐君;操乐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抑癌基因APC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抑癌基因APC启动子部位甲基化的检测方法,并对肺癌临床样品进行初步检测研究.方法:对肺癌组织提取的DNA及转甲基后的脐带血DNA进行化学修饰,以甲基化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扩增(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和甲基化序列分析(methlation sequencing,MS).结果:经转甲基的人脐带血DNA样品MSP检测为阳性,其序列与预期相符,未经转甲基样品为阴性.17例肺癌患者的肿瘤及其正常肺组织APC甲基化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8/17)和18%(3/17),1例肺部良性肿瘤及其正常肺组织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MSP检测为阴性的9例肺癌患者肿瘤及其正常肺组织进行MS检测分析,有4例APC启动子部位存在CpG甲基化.结论:利用MSP和MS两种甲基化检测分析手段,对17例临床确诊肺癌组织的检测总阳性率可达71%(12/17).MSP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适合于大规模肿瘤患者样本的筛查;而对于MSP检测为阴性的临床样品,可以利用MS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为临床肺癌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作者:潘世扬;张寄南;魏源华;姚孝明;黄珮珺;戎国栋;王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州市产妇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4种传染性疾病感染趋势的调查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为此,我们对常州市16 873名产妇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以了解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一鸣;张铭;史文中;刘勇;承晓京;宋海英;潘慧筠;魏梓文;傅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