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甘草干姜汤的临床点滴体会

张燕平

关键词: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 中医药疗法, 变应性鼻炎
摘要:甘草干姜汤是张仲景的经方,主要有温中复阳之功.全方药味精简,理法甚深.二药辛甘合化,可温复肺脾肾之气阳而散肺卫之寒邪,尤重在温中焦之阳以暖肺.该方既见于<伤寒论>,又见于<金匮要略>,名虽同,但两处所用干姜有别,主治病症及病势也略有不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59例

    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笔者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气虚型5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患者.平均年龄35.51±8.18岁,其中18~25岁9例,25~35岁11例,35~40岁39例;已婚46例,未婚13例;病程5月至10年.

    作者:李杏英;王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胃脘痛58例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

    作者:于海跃;郭文韬;张立国;谭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微态平衡失调时,入侵机体引起感染.特别是对住院病人,其机体抵抗力低,更易感染.

    作者:薛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简述

    心肌病(DDM)是一种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作者:郭会军;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extrasystole),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由房室结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早搏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与二尖瓣脱垂患者.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析护理质量安全的隐患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质量是医院的永恒主题之一,又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和前提.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如何使护理工作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如何从护理角度防范护患纠纷,杜绝安全隐患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现针对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郭新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回顾

    目的 总结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的临床观察以及对经方成分等的研究.结果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药物成分中往往含有较多抗过敏成分.结论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佳.

    作者:朱庆文;杨建宇;李彦知;闫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河南南召辛夷主要病害的防治

    为大面积种植辛夷提供预防参考.通过对全国辛夷种植中出现的常见病害的收集和整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的方法.中药种植过程当中的病害只要加以预防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只有有效的进行控制就能够稳定产量,提高产量,进一步提高辛夷的品质.

    作者:吴杰;马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孕期的膳食

    女性怀孕期间身体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胎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皆由母体供给.所以,此期间的营养状况不仅对防止母亲本身的贫血、妊娠中毒症有关,而且对胎儿生长发育、脑组织的成熟及智力发育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妇营养不佳,就可能使胎儿半途夭折,或者早产、先天畸形等不良反果.

    作者:张会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及护理干预25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尖锐湿疣(CA)女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CO2激光及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坐浴和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女性疗尖锐湿疣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从脾胃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发病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以记忆力障碍和智能减退为主,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因多种并发症而死亡,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作者:王中琳;席加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目的 探讨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消心痛口服.若患者有心绞痛急性发作均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60%,差异性显着.结论 四逆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且临床疗效显着.

    作者:弓丙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之后,临床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1%,疗效满意.结论 中医手法推拿和中药热敷、口服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

    作者:郭文娟;赛日吉玛;叶飞;白成宝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种来自中胚层发育的早期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临床上还运用BMSC治疗骨科疾病大量的体外实验已获成功.

    作者:陈亮;陈跃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专业特色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围绕培养中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以<药用动植物识别技术>及<中药鉴定技术>两门特色课程为例,介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良好效果.

    作者:蔡中齐;林爱斌;喻晓雁;杨雄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0例

    目的 观察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60例以经行腹痛为主诉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口服化瘀止痛胶囊配合外敷敷脐止痛散),对照组30例(口服散结镇痛胶囊配合外贴花季).观察2组痛经疗效、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痛经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GE2值、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疗后均明显降低,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 P<0.01).结论 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GE2值,改善血液高粘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叶青;张宗英;刘庆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开发抗癌红豆杉大有可为——关于浙江东阳成杰红豆杉开发公司的调研报告

    关于红豆杉抗癌之研究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由于职业习惯使然,我们利用到浙江开学术会议之机,绕道东阳市对东阳成杰红豆杉开发公司进行了初步调研,现报告如下,希望业界对红豆杉的开发情况有更深入得了解.

    作者:杨建宇;黄兴;仪忠宝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67例

    目的 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34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0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可达94.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6%.2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着,优于单独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深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护士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是救治伤病患者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危害因素存在的地方,广大医务人员不可避免的存在于各种职业危害之中,是高职业危害群体,职业健康问题已在许多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对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明确了责任和义务.

    作者:杨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灵仙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

    泌尿系结石为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率为6.3%左右,并且此病的复发率高达50%以上.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表现为腰腹绞痛、血尿等症状,甚至可损害肾功能.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