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M型抗-P1 1例报告

何永勋

关键词:血型, IgM型抗-P1
摘要:蹇某,女,32岁,献血员,2000年8月4日在做ABO定型时发现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无法确定,查询无输血史,经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蹇某血清中含IgM抗-P1,现报告如下.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伤口中分离1株溶血巴斯德菌

    P.haemolytica(溶血巴斯德菌)是牛、羊等动物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也可引起这些动物的各种感染,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我们于2000年8月在一例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及左小腿远端皮肤挫裂伤并伤口感染患者创面脓液中出该菌.

    作者:王华峰;许时菲;焦国红;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不同标本对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HBV-DNA结果的影响

    目的利用沉淀煮沸裂解法提取HBV核酸,探讨不同的临床标本和贮存条件对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NDA)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标本的收集和贮存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要求收集特定的临床标本,用本实验室使用的HBV-DNA提取方法提取DNA模板,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经EDTA、中等含量肝素、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标本与相应血清标本测定HBV-DNA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别均(P>0.05),但高浓度肝素(1000U/ml)抗凝管结果显著降低(F值为25.96;P<0.05);溶血、高血脂标本、标本反复冻融、血浆(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对HBV-DNA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用本实验室使用的HBV-DNA提取方法,可使抗凝剂及其它PCR反应抑制物质对HBV-DNA测定结果影响降到低,从而使临床无污染标本一般均可接受.

    作者:陶志华;谢耀盛;周武;陈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掺人量对尿苷酶抗污染效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TP)掺入量与尿苷酶(UDG)抗污染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50%dUTP和全dUTP掺入HCV cDNA,并观察UDG的抗污染效果.结果0.05U、0.1 U、0.2 U的UDG 37℃消化60min,PAGE检测可抗10-1~10-8 50%dU-DNA模板污染.0.1 U UDG 37℃10 min能抗10-6,20min~30 min可抗10-5,PAGE虽阴性,但DNA-EIA杂交A值0.617,仍为阳性;40min可抗10-3,未经杂交证实.37℃消化20min电泳检测可抗10-1~10-8全dU-DNA污染,DNA-ELA杂交A值在0.005~0.049均为阴性.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证实,用50%dU-DNA为模板,37℃10~20min时,抗污染效果较差,需增加抗污染时间.应用全dU-DNA为模板时,可获得良好的抗污染效果.

    作者:杜绍财;吴娟;张敏;刘峰;韩建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综合分析

    国内文献报道的溶血性输血反应(HTR)以及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作者已分别作了介绍[1,2].本文为进一步了解有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陈忠;张莉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病人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

    手术创伤或感染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等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为了解子宫肌瘤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PA和Tf的浓度,以了解其对病人恢复情况,判断预后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抗体检出比较分析

    微柱(管)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与凝聚胺试验是九十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1,2].目前,微柱/管凝胶技术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3].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4].

    作者:王梁平;彭道波;赵晖;张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多种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患者的交叉配血

    本文一例产生三种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需长期输血的患者,用凝聚胺法配血阴性而用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阳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BV e系统双阳模式复核结果的分析

    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简称双阳)特殊模式,为了探讨这一现象,对我院336例血清标本中发现的双阳标本17例,采用美国雅培配套试剂及仪器进行复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火生;韩红星;徐六妹;周伯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电泳法测定血清各种脂蛋白胆固醇

    目的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脂蛋白,结合胆固醇酶染色同时测定血清脂蛋白HDL-C、LDL-C、VLDL-C和Lp(a)-C.方法运用Helena REP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分离血清HDL、LDL、VLDL和Lp(a),经胆固醇酶染色同时扫描测定HIDL-C、LDL-C、VLDL-C和Lp(a)-C的百分比,输入血清TC,计算各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结果本法HDL-C、LDL-C、VLDL-C批内Cy分别为3.88%~5.96%、1.36%~3.25%、5.19%~6.68%,批间CV分别为4.33%~6.68%、2.98%~4.37%、8.15%~11.8%;灵敏度为每条带胆固醇0.11mmol/L,检测线性为TC 1.26~10.36mmol/L;平均回收率HDL-C、LDL-C、VLDL-C分别为86.8%、93.5%、94.2%;胆红素<342fmol/L、血红蛋白<3.5g/L、Trig<11mmol/L对结果无显著影响;当Trig<2.26mmol/L,HDL-C、IDL-C电泳法与直接法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99、0.97).结论电泳法可同时测定血清各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当Trig<2.26mmol/L与直接法有良好的相关性.该法简便经济快速,能精密准确定量各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尤其适用于对高脂血症的常规检查和研究.

    作者:张葵;王丽;李雷;王菁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水中灵芝孢子的观察及意义

    笔者在对一腹水标本进行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见到较多的肝吸虫卵样的物质,同时在病人粪便和所服的中药中亦找见该物.经反复观察并结合病史认定为灵芝孢子.

    作者:朱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种筛查氨基糖甙类高度耐药肠球菌的方法评价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自1979年首例报道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以来,耐庆大霉素肠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迅速增加,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1].由于这类肠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治疗难度大,因此筛查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AR)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非常重要.我们将临床分离的74株肠球菌用纸片扩散法、Vitek GPS-101药敏卡筛查,并以脑心浸液琼脂稀释筛选平板法(ADSP)为标准,评价其准确性.

    作者:颜英俊;刘华;喻华;周忠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精子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进展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是乳酸脱氢酶中与IDH1-5不同的另一种特殊类型的同工酶.自Goldberg[1]于1963年在多种哺乳动物,鸟类睾丸组织和精子中发现LDHx以来,由于其与性成熟和生育过程的密切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现就有关LDHx的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性质及其临床检测意义研究的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李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732株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敏感性分析

    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送检的痰液及咽拭标本中分离的732株嗜血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阿奇霉素做了药敏试验,并与其他5种抗菌药物作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沙德高;洪伍华;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及临床应用

    常规测定血和尿中的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实验方法,但19%的病例无高淀粉酶血症,所以作为筛选项目其敏感度不够.我们发现尿胰蛋白酶原-2(Tbg-2)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均比淀粉酶高.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邢精红;杨岳琴;宋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SLE和RA患者血浆sIL-2R及可溶性IL-6受体α链、β链的测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们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分子(CK)及细胞因子受体(CK-R)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部分SLE和RA患者血浆sIL-2R、sIL-6R α和sgp130进行了测定.

    作者:姜秋霞;班永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快速微量肥达-外裴试验

    传统的肥达和外裴试验,操作繁琐,试剂用量大,观察结果有一定困难,较易产生误差.本文介绍一种将菌液染色后进行的快速微量凝集试验.

    作者:段兴同;葛成明;程思;罗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全血细胞减少病人小巨核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

    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染色(APAAP)检测小巨核细胞,尤其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其他全血细胞减少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1],现将我们观察54例各种贫血,53例不同类型MDS小巨核细胞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万熙熙;张茉莉;崔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分离培养

    急、慢性根管内感染为口腔常见病之一,研究表明此病以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多见。本研究主要对急性和慢性根管内厌氧菌感染种属进行比较,报告了检出率较高的细菌及其优势菌。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荧光检测法

    目的为寻找一种快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用荧光检测管检查各种不同稀释度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每天在荧光检测仪上检测红色荧光强度,记录出现阳性结果的日期,并与改良罗氏培养进行配对比较.结果荧光检测管的检出时间,在各种不同菌量管,均明显早于改良罗氏培养管,平均检出时间是9.6±6.2天.临床痰标本100例,荧光检测法比改良罗氏培养基法平均提早报告21天.结论本室研制的荧光检测管能快速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刘正华;施旭东;吴晓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恶性淋巴瘤病人外周血细胞原位PCR方法

    目的探讨、建立外周血间期细胞原位PCR方法.方法用Dig-dUTP标记引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直接法原位PCR方法检测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结果阳性12例,阴性3例,正常对照无一例阳性.结论细胞悬液直接法原位PCR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敏感性高.

    作者:谢湘芝;经承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