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伤口中分离1株溶血巴斯德菌

王华峰;许时菲;焦国红;刘伟

关键词:溶血巴斯德菌, 脓液
摘要:P.haemolytica(溶血巴斯德菌)是牛、羊等动物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也可引起这些动物的各种感染,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我们于2000年8月在一例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及左小腿远端皮肤挫裂伤并伤口感染患者创面脓液中出该菌.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患者的交叉配血

    本文一例产生三种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需长期输血的患者,用凝聚胺法配血阴性而用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阳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病人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

    手术创伤或感染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等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为了解子宫肌瘤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PA和Tf的浓度,以了解其对病人恢复情况,判断预后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单抗的制备、鉴定及应用

    目的制备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单克隆抗体及建立应用方法.方法用亲和层析法自人血清中提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3株稳定分泌抗人MBL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建立检测MBL的EIJSA.结果本组mAb识别相对分子质量(Mr)为31 000的MBL分子,与MBL作用后可明显抑制MBL-甘露聚糖复合物的抗补体效应.用ELISA检测186例健康人血清中MBL水平为2.69±1.58 mg/L.结论成功地获得了抗MBL的mAb并用于建立ELISA.

    作者:王艾丽;张颖;李保仝;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粪便HP-DNA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原菌.为探讨新的诊断方法我们开展了粪便HP-DNA荧光检测工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曹光华;蒋玉红;张忠国;梁洪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IgM型抗-P1 1例报告

    蹇某,女,32岁,献血员,2000年8月4日在做ABO定型时发现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无法确定,查询无输血史,经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蹇某血清中含IgM抗-P1,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永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的表达

    穿孔素(Perforin)又称成孔蛋白(Pore-formingprotein,PFP),存在于激活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胞浆杀伤颗粒中[1],检测PFP表达细胞的数量可以判断个体细胞免疫功能,对疾病的诊断将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利用入PF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免疫组化法,识别未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PFP的表达,同时还采用双重免疫酶组化染色法,研究PFP在CD3+的T淋巴细胞和CD56+的NK细胞中分布的情况.

    作者:章金春;李芳秋;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脑脊液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DEACMP患者均在急性期入院3 d内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MBP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对其中34例于治疗30d后再次采取标本复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MBP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MBP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治疗后血清MBP仍高于对照组(P<0.05),CSF MB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EACMP患者CSF和血清MB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显著下降;CSF和血清(尤以CSF)MBP可作为DEACMP诊断和病情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张秀明;郭新胜;顾仁骏;周伟强;沈琪琳;张晓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SLE和RA患者血浆sIL-2R及可溶性IL-6受体α链、β链的测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们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分子(CK)及细胞因子受体(CK-R)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部分SLE和RA患者血浆sIL-2R、sIL-6R α和sgp130进行了测定.

    作者:姜秋霞;班永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肾病患者C3d与荷C3d-IC的测定

    研究表明,各种急慢性肾病常存在有补体功能的异常.一方面补体系统可参与对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形成膜攻击复合物,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诱发组织损伤[1.2].C3分子作为补体传统途径与替代途径的交汇点,在补体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分解的小分子片段C3d共价结合到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分子上,被认为是炎症时活化补体的直接证据.本文对各类肾病患儿血清与尿液中的C3d与荷C3d-IC进行了测定,以探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谈华;廖仲强;戈建军;虞伟;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种分离提取非实体瘤凋亡细胞的方法

    分离提取凋亡细胞对许多研究有重要意义,我们参考Martin等[1]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非实体瘤凋亡细胞分离提取方法.

    作者:何维敬;毕正;张建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尿中分离出阿氏肠杆菌1例

    由E.asburiae(阿氏肠杆菌)所致人体感染国内报道极少,2000年4月我们从一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尿中分离到阿氏肠杆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安;车虎森;陈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MH肉汤增菌在复方新诺明药物敏感试验中的重要性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用K-B法进行复方新诺明(SMZco)药敏试验之前,首先用MH肉汤增菌6h,以去除分离培养基中胸腺嘧啶核苷对SMZco的影响.我们对临床分离的148株致病菌,在进行SMZco药敏试验时,采用直接法(用MH和LB两种培养基检测)和增菌后用MH培养基检测,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卫;邵海枫;李珍大;王卫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BV e系统双阳模式复核结果的分析

    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简称双阳)特殊模式,为了探讨这一现象,对我院336例血清标本中发现的双阳标本17例,采用美国雅培配套试剂及仪器进行复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火生;韩红星;徐六妹;周伯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分离培养

    急、慢性根管内感染为口腔常见病之一,研究表明此病以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多见。本研究主要对急性和慢性根管内厌氧菌感染种属进行比较,报告了检出率较高的细菌及其优势菌。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抗体检出比较分析

    微柱(管)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与凝聚胺试验是九十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1,2].目前,微柱/管凝胶技术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3].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4].

    作者:王梁平;彭道波;赵晖;张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掺人量对尿苷酶抗污染效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TP)掺入量与尿苷酶(UDG)抗污染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50%dUTP和全dUTP掺入HCV cDNA,并观察UDG的抗污染效果.结果0.05U、0.1 U、0.2 U的UDG 37℃消化60min,PAGE检测可抗10-1~10-8 50%dU-DNA模板污染.0.1 U UDG 37℃10 min能抗10-6,20min~30 min可抗10-5,PAGE虽阴性,但DNA-EIA杂交A值0.617,仍为阳性;40min可抗10-3,未经杂交证实.37℃消化20min电泳检测可抗10-1~10-8全dU-DNA污染,DNA-ELA杂交A值在0.005~0.049均为阴性.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证实,用50%dU-DNA为模板,37℃10~20min时,抗污染效果较差,需增加抗污染时间.应用全dU-DNA为模板时,可获得良好的抗污染效果.

    作者:杜绍财;吴娟;张敏;刘峰;韩建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感染伤口中分离1株溶血巴斯德菌

    P.haemolytica(溶血巴斯德菌)是牛、羊等动物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也可引起这些动物的各种感染,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我们于2000年8月在一例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及左小腿远端皮肤挫裂伤并伤口感染患者创面脓液中出该菌.

    作者:王华峰;许时菲;焦国红;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抗HP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前,胃癌诊断主要依靠内窥镜及病理活检,尚缺乏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我们观察了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幽门螺杆菌(HP)抗体等指标,探讨其对胃癌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徐晓凤;朱炳良;崔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综合分析

    国内文献报道的溶血性输血反应(HTR)以及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作者已分别作了介绍[1,2].本文为进一步了解有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陈忠;张莉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快速微量肥达-外裴试验

    传统的肥达和外裴试验,操作繁琐,试剂用量大,观察结果有一定困难,较易产生误差.本文介绍一种将菌液染色后进行的快速微量凝集试验.

    作者:段兴同;葛成明;程思;罗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