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继发不孕94例因素分析

崔惠荣

关键词:继发不孕, 人工流产, 输卵管阻塞, 子宫内膜纤维化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致继发不孕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来我院就诊继发不孕患者94 例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显示人流次数与不孕症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而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纤维化病变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因素.结论 人流术并非直接导致不孕的因素,而因人流术导致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纤维化等并发症才是其不孕的主要病因,所以人流术时应规范无菌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而健康宣教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是其根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学习《中藏经》心得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历来重视对中医经典<中藏经的研究,认为本书是一部结构严谨、行文简约、蕴意深厚的中医经典著作.经过反复研读孙光荣教授关于<中藏经>讲座的课件,本人深有体会,下面谈一谈对<中藏经>的学习心得.

    作者:方得祚;张晓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特征的系统性炎性疾病,炎症累及滑膜关节和软骨关节以及肌腱、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肌腱端)[1],常引起纤维和骨性强直.在临床上多数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僵硬与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有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病、眼炎及其他关节外表现.强直性脊柱炎以男性多发,主要累及青壮年,通常在18~22 岁左右发病,国际上男女比例约为2:1.

    作者:杨戈;陈雪;司英奎;王韵;杨建宇;李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查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成为危害人们生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可影响全身各重要器官,其中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旨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为早期评价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蔡铭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藏经》在脏腑辨证体系形成中的地位

    脏腑辨证起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形成于<中藏经>,完善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中,<中藏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作者:刘占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复方丹参制剂的有效成分及临床药理略述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制剂的有效成分及临床药理.方法 主要针对丹参、三七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有效成分对心脑血管方面的应用.结果 复方丹参制剂对冠心病、抗血栓、改善心肌缺血、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复方丹参制剂临床应用治疗心绞痛,冠心病、脑梗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研究.

    作者:刘晓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活血化瘀在治疗男性不育症中的作用

    男性不育证中,有研究表明,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比例可高达39%,超过其他各种原因[3].由于精索静脉曲张,血行不畅,影响睾丸的血液供应,使睾丸产生精子缺少必要的物质,同时也不能使局部产生的代射产物排出,影响精子的发生,造成精子数和质量的改变.活血化瘀药,能扩张血管,改善微血流,使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流动缓慢的血液加速,血供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三种动物胶原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进一步验证三种动物原料(暹罗鳄骨及鳞甲、牛羊骨胶原蛋白、鱼鳞)提取的胶原蛋白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比较三种原料的作用效果.方法 依据中药药理方法 学,分别对三种原料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 三种原料提取的胶原蛋白均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其中暹罗鳄骨及鳞甲为原料的胶原蛋白作用较为突出.讨论不同的动物原料提取的胶原蛋白均有一定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而暹罗鳄作为新的提取原料经提取后也能获得优质胶原蛋白,可充分开发利用,不仅可提高鳄鱼生产加工的附加值,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平;宗桂珍;李德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浅析《中藏经》治疗学思想

    <中藏经>丰富了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充实了中医辨证学理论,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贡献.然而,在治疗学思想上,<中藏经>创立水火之大法,立正治之则;调阴阳以和,而尽终其天年;强调从顺其宜,因病制宜;重视综合治病、发挥中医特色;论述内容比较精辟.对此,今结合从师孙光荣教授学习的体会,从对<中藏经>之治疗学的四个方面试作初步浅析.

    作者:张跃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乌头碱含量的变化

    目的 对附子与甘草和干姜配伍使用后的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与干姜配伍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附子在与干姜和甘草配伍使用后,其内部乌头碱的含量明显使附子在单独使用时的乌头碱含量,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将甘草或干姜与附子配伍使用,以达到时附子中的乌头碱含量降低,从而控制毒性的目的,保证临床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永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晕痛针法防治晕动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晕动病随机分为晕痛针法组与西医抗晕动镇静治疗组各30 例,每个疗程治疗7d,治疗4 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2 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晕痛针法组优于西药组.结论 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作者:秦升;宁德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时的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急性胰腺炎时血清C-反应蛋白改变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变化相关性.结果 研究表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27,P<0.01),血CRP 在病程中呈现动态变化.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可敏感反应急性胰腺炎炎症程度,可以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刘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PBL 教学法在普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在临床见习带教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进行见习带教内容的准备和安排.实践证明PBL 教学法适应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能有效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邓思敏;邓敏杰;刘建红;李云新;高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40 例.结果 总有效率92.5%.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丽;方得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瘫97例

    目的 分析和总结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疗效.方法 对97 例脑瘫患儿应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同时辅助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25d;随访6~12 个月,平均9.5 月.应用脑瘫粗大运动评价(GMFM-88)、统计软件SPSS v18.0 进行数据分析,对细胞移植术前、术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一个干细胞移植治疗疗程结束后,患儿自身对比的仰卧、俯卧、坐位、爬与跪、站立,以及行走与跑跳等粗大运动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随访发现,患儿出院6 个月后的各项运动指标也较出院时有明显改善.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以术后半年为显著,但其治疗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景文;贾丹兵;薛超;曲超法;李建;钱春生;邱勇;胡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浅析《中藏经》水肿病脉证治

    <中藏经>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对水肿病的病因及诊疗做出了全面的分析,以十水论治,从水肿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等方面做了精要的论述,其思想对本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200例

    目的 观察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CCD)的疗效.方法 将200 例(0~1 岁)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其中104 例(0~6 个月)患儿为超早期综合干预组(治疗组),96 例(7 个月至1 岁)患儿为早期综合干预组(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神经细胞激活剂、电疗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由专业测评人员评估.结果 超早期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2.3%,与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CCD 患儿实施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干预CCD 患儿,促进神经运动各项发育正常化.

    作者:张秋河;郑一搏;张中利;程徽星;王岩;万瑞华;范付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过敏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突然发生的,多系统器官损伤的严重过敏反应,若诊治不及时,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休克,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的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1].休克是指有效血容积不足以维持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而过敏性休克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急性的喉头水肿、气管痉挛、气管卡他样分泌、肺泡内出血、非心源性高渗出性的肺水肿等一系列可迅速导致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严重病变[2].

    作者:李静;李胜君;陈雪;许继宗;杨建宇;李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胃癌41例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多西他赛(TXT)联合希罗达(Xeloda)或奥沙利铂(LOHP)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41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A 组19 例应用TXT 联合Xeloda,B 组22 例应用LOHP 联合Xeloda,均化疗2 周期以上.结果 41 例均可评价,A 组有效率(CR+PR)为52.6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1 个月(95%CI:5.36~9.84);B 组有效率(CR+PR)为54.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3 个月(95%CI:5.12~9.46),均无明显差异(χ2 =0.015,P=0.902;Log Rank=1.99,P=0.1588).2 组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2 组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相当,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许齐;王岩静;门琼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藏经》学术思想的源流初探

    <中藏经>虽为一医学典籍,但却汇集了哲学、气候学、天文学等内容,充分体现了道家、<易经>的一些思想.本文论述了其与道家、<易经>的学术的思想渊源和聆听孙光荣教授的授课心得.

    作者:曾镛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工流产继发不孕94例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致继发不孕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来我院就诊继发不孕患者94 例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显示人流次数与不孕症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而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纤维化病变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因素.结论 人流术并非直接导致不孕的因素,而因人流术导致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纤维化等并发症才是其不孕的主要病因,所以人流术时应规范无菌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而健康宣教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是其根本.

    作者:崔惠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