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华
肾病患者多合并钙磷代谢紊乱,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导致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等问题.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吸附剂具有多孔,高表面积、吸附容量大,速度快、机械强度高等特点.能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物质.本文为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
作者:陈雪晶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建立头痛宁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mm×200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对3批样品中的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与此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主要药味川芎、白芷、防风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结果 3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08、0.1516、0.1521mg/ml.通过研究,建立了川芍、白芷、防风3味药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 根据含量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lml含川芍以阿魏酸(C10Hl0O4)计,应不少于0.12mg(取3批平均含量的80%为其下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客观,专属性强.
作者:王建平;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评量表(SAS),在60例住院传染病病人第一天及出院前一天做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住院第一天实施的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情绪,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住院传染病患者焦虑的情绪.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方法 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对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及用药后第7天、14天、21天对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作者:杨德忠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120例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按住院号尾号得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热敷乳房局部的同时按摩排乳;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乳房局部的同时按摩排乳.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汁淤积解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汁淤积解除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吉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介绍近10余年来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概况.方法 分别从项针、头针、舌针及机理研究4方面进行综述.结论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前景良好.
作者:刘聪;崔丽;宋曦;李小萍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PS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TURP的患者280例,术前均行前列腺体积测定、INS评分及血PSA测定,术后将前列腺标本行病理检查,分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结果 ①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中TPS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IN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可导致患者前列腺体积增大、排尿梗阻症状加重、血清中PSA升高.
作者:孙荣生;李祖广;郑兰凤;黄斌;侯万里;周修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药物的浓度,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采用这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能满足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浓度的要求.
作者:陆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异常分泌物,精神神经症状等,是一种常见且让人十分困惑的疾病.前列腺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一般认为其发病率占泌尿或男科病人的30%~50%.前列腺炎中有认为约有90%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作者:孙立萍;刘臣;崔岚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患者,男,45岁,以咳嗽、痰中带血15d,发热,左胸痛5d入院.查体:左肺叩诊浊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4%,单核细胞百分比13.6%.CT:所见左肺下叶直径约4.0cm大小软组织块影,其内见一小透亮区即空泡征,内侧缘见一切迹,左肺舌叶片状影(图1),增强后团块影未见强化.
作者:安光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刘爱华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师承于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谭高峰;刘爱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黄芪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门诊诊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制定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标准.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45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用黄芪胶囊治疗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流变学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黄芪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金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探讨、完善护理服务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院服务文化是对护理工作者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为了解病人住院期的各项要求和对当前护理状况及制度的认可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0年5月对我科230位病人做了住院病人意见征询调查工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申琴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2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2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搪.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糠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作者:宋文炜;陈新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鞘,将导管鞘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PVA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肌瘤血供.结果 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月经过多得到纠正,子宫肿块伴随症状得到缓解,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既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尚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IgA肾病患者和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至肾衰竭的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分组,并设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组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观察各组间TIMP-1水平的表达情况,数据用(x±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肾衰竭组、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及中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TIM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肾衰竭组和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TIMP-1水平又较中度病理改变组显著增高(P均<0.01),而IgA肾病轻度病理改变组患者血清中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MP-1在肾衰竭组、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及中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水平明显增高,提示TIMP-1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增加以及肾脏的纤维化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而导致ECM积聚,从而导致基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
作者:张晓速;王颖;常玲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1996~2006年,我科采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加拔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7~52岁,病程1d内75例,2~3d25例.
作者:熊军霞;万舜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口腔速溶片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剂型.它是一种在口腔内不需水即能崩解或溶解的片剂.该剂型适用于儿童、老人,同时也适用于精神疾病类患者、术后不可直立的患者、吞咽有困难的患者等,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制备口腔速溶片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冷冻干燥法、粉末直接压片、湿法制粒压片.
作者:徐国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运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口服中药白芥子散治疗骨性关节炎80例(治疗组),与单纯运用透明质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8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郦宜宝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儿童哮喘作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正在影响着哮喘儿童的身心健康,并已引起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重视.近年来,我们对哮喘患儿的调查研究也证实,在哮喘发作间隙期患儿仍存在着多种心理障碍;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我们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华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