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内的患儿,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哮喘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北方以冬春季节发病居多.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哮喘严重时会合并心力衰竭、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们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注射用炎琥宁(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芮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临床有轻型、重型、爆发型,后两型较少见.
作者:张宇翔;杨建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大多数均需经口气管插管从而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促进身体的康复,往往需要留置胃管进行鼻饲以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但是对于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在留置胃管时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
作者:于素敏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蛋白尿成分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19例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行右侧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并留尿行尿电白电泳分析.同时将2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无蛋白尿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9例伴蛋白尿者,肾脏病理异常13例占68.4%,其中IgA-肾病9例、系膜增殖性肾炎4例.尿蛋白电泳:病理异常组蛋白<33kD/70kD、160kD/70kD、>160kD/70kD比值均较病理正常及对照组高;病理正常组<33kD/70kD、160kD/70kD比值均较对照组为高,>160kD/70kD比值无表达;对照组<33kD/70kD同样有表达.结论 左肾静脉压追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有68.2%合并肾脏病理改变;肾脏病理异常和正常者均存在小球小管损伤,但病理异常者较正常者为重;无蛋白尿肾脏病理无异常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同样存在肾小管的损伤;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大分子量蛋白尿的存在可作为鉴别是否合并肾脏病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晓速;王颖;武文斌 刊期: 2010年第23期
1996~2006年,我科采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加拔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7~52岁,病程1d内75例,2~3d25例.
作者:熊军霞;万舜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输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因此,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输血安全已成为输血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孙健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根据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方向以及相应采取的措施,重点强调了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进行管理及教学,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基于中南大学远程护理教育实践,结合远程护理教育教学过程特点,构建远程护理教育教学过程监控体系,阐述教学过程监控的形式、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
作者:彭晓玲;李平;张月娟;王湘;彭婧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络石藤,属于茎藤类植物,在<神农本草经>称络石、石鲮.具有祛风,通络,止血,消瘀的功能.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可以看出络石藤在不同疾病中均有其不同作用.
作者:杜炯;李飞跃 刊期: 2010年第23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复发率较高.霉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者坐卧不宁,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白带增多,豆渣样和乳酪样,阴道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下找到典型的菌丝及芽孢[1].我院2008~2009年使用臭氧治疗仪门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10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东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服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2.43%.有效率51.35%,对照组显效率25.71%,有效率4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程颖飞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孕产妇妊娠中晚期血常规检测,及时纠正与处理各种不良因素,防止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减少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发生.方法 我院对孕妇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孕妇的血常规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血小板以外,其它3项都降低.结论 孕妇应定期进行检查,并注意饮食与铁剂补充.
作者:王甫;李凤;方庭毅;何琴;宾昌锦;卢万斌;熊英;夏亦贵 刊期: 2010年第23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颇为常见,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本文探讨了颈椎间盘的解剖特点及发病的机理.
作者:曹嗣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当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不能带氧,从而造成人体缺氧.病人可出现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6人,经我们抢救和护理,全部脱离危险,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评量表(SAS),在60例住院传染病病人第一天及出院前一天做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住院第一天实施的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情绪,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住院传染病患者焦虑的情绪.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我院为了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大力推进药房管理改革,尤其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层面上的改革.因此,医院药房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模式.
作者:黄洋铭;凌绍菊 刊期: 2010年第23期
通过观察发现老年女性脑卒中后长期保留导尿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漏尿、泌尿生殖系感染、导尿管引流不畅、拔尿管困难、拔出尿管后再次出现尿潴留等.而防止出现并发症的关键是强化护士的无菌操作理念,加强护理工作力度及责任心,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银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建立头痛宁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mm×200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对3批样品中的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与此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主要药味川芎、白芷、防风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结果 3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08、0.1516、0.1521mg/ml.通过研究,建立了川芍、白芷、防风3味药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 根据含量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lml含川芍以阿魏酸(C10Hl0O4)计,应不少于0.12mg(取3批平均含量的80%为其下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客观,专属性强.
作者:王建平;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日益增加,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心身疾病.然而,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疾患,很多外界因素可增加患得冠心病的机会,这些危险因素就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用该疾病的外在因素影响,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如何控制和预防这些外界因素的发生,解除患者心理压力、调节行为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对冠心病预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朱玉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栓通注射液加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时进行Fug12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较单纯使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作者:陈建新;黄振俊;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