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华;周克平
对100例健康成人用尹炳生[1]创建的HC导联与可用右胸导联同时记录,进行QRS形态对比分析,探讨两者QRS图象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萌苏;刘树红;张丽丽;彦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入院时心电图QT离散度(QTd)作分析,评价其与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VR)的关系.
作者:亢小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1-3].QTd异常增大,标志着心室肌复极化的不一致性增加,与室速(VT)的发生密切相关[4],被认为是发生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
作者:谢华;何国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SⅠ SⅡSⅢ综合征属心电图的一种异常表现,指在Ⅰ、Ⅱ、Ⅲ导联都出现S波的一组综合征.现对本院发现的SⅠ SⅡSⅢ综合征113例报告如下.
作者:苗润泰;张贵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运动负荷试验(TET)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者的一种重要无创性检测手段,1928年Feil和Siegel就已认识到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价值[1].
作者:巩燕;何秉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右室梗死(RMI)逐渐被人们重视,其诊断方法越来越多,如右心导管检测、彩超ECT、磁共振、Park等,但成本越来越高,给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作者:刘远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房颤时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AVB)的诊断.方法分析房颤伴高度或Ⅲ°AVB患者的抖h动态心电图(DCG)测定持续性、阵发性房颤者的平均心率(HR)、大HR、小HR、大RR间期,以及转为窦律时有无AAVB发生及其程度.结果阵发性房颤转为窦律时有4例伴有I°AVB.结论提示房颤伴高度或Ⅲ°AⅧ的诊断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朱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过量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胺碘酮过量的原因、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情况.结果胺碘酮过量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心动过缓,过量的原因与负荷量过大及合并应用具有负性传导作用的药物有关;对胺碘酮过量所致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治疗无效,而异丙肾上腺素可使部分患者心率增快5~m次/耐n,伴有血液动力学紊乱者需放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结论胺碘酮的负荷量不宜过大,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个体化原则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胺碘酮过量患者的预后尚良好.
作者:向定成;邱建;吴兴泉;何建新;马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3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畏光、流泪、胀痛、心慌、胸闷,未作任何治疗后1W入院.查体:T 36.5℃,脉搏47次/min,BP120/80 mmHg,双眼无红肿,结膜无充血,右眼瞳孔扩大5mm,眼球压痛明显,对光反减弱,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无扩大,心律不齐,HR47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抗链O、免疫球蛋白均正常.心电图(ECG)示:
作者:袁光华;邓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45岁.因阵发性心慌,反复发作3d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体温正常,心脏无明显杂音,心律明显不齐,HR约120~130次/min,疑为房颤,特申请作心电图检查.患者拒绝住院.
作者:朱小红;梁群;王延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者昼夜心率变化规律.方法对34例AMI者昼夜心率变化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AMI者昼夜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健康者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张君;邱奋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目前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本文着重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对心电图的QTc间期变化,对老年保健康复是大有裨益.
作者:刘家寿;刘景霞;白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心前区、胸骨后针刺样疼痛4h于1998年10月3日上午10:15急诊入院.查体:T 35.5℃,P60次/min,R20次/min,BP 18/10 KPa.神志清楚,急性重病容.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紫绀.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王振枢;殷汉贤;李卓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心导的血流微分图对AP心功能参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3882例各种疾病中之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间阳性检出率有极显著的差异(X2=7.4,P<0.01);而非心脏病患者中AP者与其它非心脏病者间阳性率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2.6,P<0.01).结论AP者心功能改变不仅与血流动力学有关还可因酶学改变,进而引起心血管系统某些活性物质分泌和代谢异常,加之剧痛的刺激,导致心血管(尤其是冠脉)强烈痉挛、心肌挛缩、回心血量不足、排血量下降.
作者:王晋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间断性心悸1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CAD).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ECG)表现.
作者:王力明;程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硝酸盐类之扩冠作用毋庸置疑.我们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鲁南欣康)过程中,发现其改善缺血性T波作用十分突出.现总结58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可安;贾兆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58岁.因便时带血,肛门部周围长肿物,坠痛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月余,来院就诊.门诊诊断:混合痔.并于当日在局麻下行剥离结扎术.
作者:隋志慧;吴冬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电工作者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还需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有些操作问题属于经验性的,如胸导联吸盘过松或过紧都会造成波形失真,但是大多数属于基本技术上的不成熟或不认真原因,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同时审阅图形质量,并及时找出原因重新描记出高质量图纸.
作者:毕建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1424例离退休老干部心电图普查发现,随年龄增长,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增高,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59.2%,提示对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海平;顾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肌病(CM)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但以右心扩大为主要表现的CM则较为少见.我院于近期收治了2例CM病人,现将其心电图(ECG)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王俊芬;王燕舞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