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面部血管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治疗研究

楚天骄;雷冬梅

关键词:小儿血管瘤, 病理类型, 平阳霉素
摘要:小儿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组织学上具有一般肿瘤的特性.临床上尚未见其恶变的报道,尽管小部分小儿血管瘤有时可因血管栓塞而消退,但生于头面部的血管瘤可能严重影响美观,因而,小儿头面部血管瘤还需要尽早积极治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位于蝶鞍内.垂体腺瘤发生在其他部位者极为少见,称为异位垂体腺瘤(EPAs).异位垂体腺瘤的诊断早在1909年就有报道,7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诊断设备等技术的提高,报道例数逐渐增多.

    作者:高飞;张鹏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Sturge-Weber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 Sturge-Weber 综合征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提高对Sturge-Weber 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16例Sturge-Weber 综合征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病是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疾病,以癫NFDCC为首发症状,同时伴面部血管瘤、青光眼.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治疗不同,预后不同.结论 Sturge-Weber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颜面和颅内血管瘤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增强MRI是首选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治疗可防止病变的发展.

    作者:陈国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目的 总结2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的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急性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做好静脉放血前后的护理及饮食指导.结果 实施周密综合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例病重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精湛的护理技术,全面观察各项检查指标,及时配合抢救护理,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出院指导,能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其康复.

    作者:祝小丹;彭伟英;曾桄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调查一年内我院儿科住院病人1806例,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为主.结论 针对医院感染因素,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减少发病率.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识别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病死率较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2004-01~2008-01共收治38例,现将临床识别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胥素平;赵梅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纳洛酮试验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纳洛酮试验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进行纳洛酮试验,神经功能评分减少8分以上为阳性,减少8分以下,无改善或增加为阴性.观察溶栓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同时观察脑内出血并发症.结果 纳洛酮试验阳性患者42例,ESS评分治疗前(48.5±11.3)分,治疗后24h (72.3±14.6)分,治疗后14d分(81.1±13.6)分;纳洛酮试验阴性患者26例,ESS评分治疗前(47.9±15.7)分,治疗后24h分(62.6±16.9)分,治疗后14d分(70.5±16.8)分,与治疗前比较,t=2.85, P<0.05 .纳洛酮试验阳性患者脑内出血4例,阴性患者脑内出血9例.结论 纳洛酮试验阳性患者溶栓疗效好,脑内出血发生率低,选择纳洛酮试验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相对安全.

    作者:智睿;陈东;丁朝兵;陈海东;李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院后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其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除2例死亡外,其余41例术均取得临床及院后较满意效果.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

    目的 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方法 采用无菌吸痰方法,吸取病人的痰液.结果 病人呼吸道通畅,减少了支气管黏膜损伤.结论 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颀;吴开丽;张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69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及正确定型

    ABO血型正反定型是血库实验室中重要也是基本的日常工作,经常会遇见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给血型鉴定带来困难.作者将2000-03~2007-12 169例正反定型,出现定型困难者,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高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浆脑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急性脑缺血期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美国Triage诊断仪检测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晨起空腹血BN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BNP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BN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结论 BNP水平与脑梗死以及梗死面积有相关性,且在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下降,BNP的利钠、利尿、扩血管作用致血压下降,血容量减少,使脑灌注减少,从而引起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缺血进一步加重,造成坏死.同时也会减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的发生.

    作者:骆金玺;魏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东菱迪芙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菱迪芙、胞二磷胆碱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运用东菱迪芙、胞二磷胆碱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结果 经40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87.5%.结论 论述东菱迪芙、胞二磷胆碱的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石卫东;田光;裴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监护

    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供血不足和缺氧,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常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尤以老年患者居多.

    作者:闫保君;黄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卒中70例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作者:林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发性脑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的CT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部位及容积与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出血性卒中患者的SCT扫描资料.结果 78例脑出血病人37%伴随脑室内出血,丘脑和脑干的血肿合并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40%.结论 约1/3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室内出血,脑出血的部位和容积预示脑室内出血的可能.

    作者:陈哲;郭君武;冯广森;李兆强;郑惠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

    帕金森病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理中黑质多巴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坏死,黑质纹状体通路受损引起多巴胺从黑质转运到纹状体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静止震颤,强直步缓,姿势障碍等临床征候群[1].据文献报道,美国约有100万病人饱受震颤之苦,其中50万人有帕金森病;我国发病人数约200万,发病率高达1%以上[2].我院自2005-05始应用世界先进lecksell-G型框架立体定向仪采用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我们并给予该病人系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焕芹;刘敬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头面部血管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治疗研究

    小儿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组织学上具有一般肿瘤的特性.临床上尚未见其恶变的报道,尽管小部分小儿血管瘤有时可因血管栓塞而消退,但生于头面部的血管瘤可能严重影响美观,因而,小儿头面部血管瘤还需要尽早积极治疗.

    作者:楚天骄;雷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地尔硫(艹卓)(合贝爽)联合硝普钠与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 30例ASA Ⅰ-Ⅱ级脑膜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硝普钠组(Ⅰ组)和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组(Ⅱ组),各15例.监测控制性降压即刻(T1)、降压至预期值即刻(T2)、降压后20min(T3)、停止降压后20min(T4)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T2到T1的时间.结果 Ⅰ组在T2、T3的心率较 T1增快,T4的平均动脉压较T1增高(P<0.05).Ⅱ组T2、T3的心率较 T1,T4的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变化.血压﹑心率的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从T1达到T2所需的时间分别为(9.4±2.5)min(Ⅰ组)和(6.2±1.7)min(Ⅱ组),Ⅱ组快于Ⅰ组(P<0.05).结论 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比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手术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起效快,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斌;王勇;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颅窝肿瘤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45例后颅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结果包括: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胆脂瘤、畸胎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畸形.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 后颅窝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掌握手术原则,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注意术中肿瘤切除与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光;张景龙;李治国;侯前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静脉自控镇痛法用于神经外科头部手术患者镇痛的临床体会

    2004-07~2007-06我院对130例神经外科头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赵纯;王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27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运用电运动治疗.结果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消炎、镇痛,解除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神经和组织营养代谢作用,使腰疼痛症状得以缓解.

    作者:崔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