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洪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随意体位并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良肢位摆放治疗组在肢体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痛、足下垂、废用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良肢位摆放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卒中的有效措施,从而改善急性进展性卒中的预后.方法 将9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7d,同时尿激酶3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连用5d,余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46例,血塞通5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14d.结果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卒中有明显疗效,使用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付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具有可比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10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78%.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其不良反应少,便于观察与护理.
作者:吕文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护理继续教育,从广义上讲.就是建立在已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对过去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工作方法不断加以改进的终身学习过程,在职护士的护理继续教育也是提高护士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继续护理学教育起步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尽管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取得不少成绩,但还存在内容局限性大,仅局限于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缺乏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内容[1],尤其是健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等知识.三年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对全院护士强化健康教育和沟通技术的培训和应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总结如下.
作者:陈爱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儿童癫(癎)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56例儿童原发性癫(癎),就影响其疗效与预后的诸多因素进行总结.
作者:白振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脑外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29例和对照组(西医治疗)23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心理治疗并配合中药和手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药和心理治疗,共治疗6周.结果 治疗组痊愈14例,好转4例,有效6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7例,好转3例,有效6例,无效7例.2组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综合征优于常规西医保守治疗.
作者:王文彪;赵新利;王剑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8.62%,对照组有效率52.9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和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伴有血管性因素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就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意义、流行病学特点、分类、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汪皖君;王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方法 采用无菌吸痰方法,吸取病人的痰液.结果 病人呼吸道通畅,减少了支气管黏膜损伤.结论 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颀;吴开丽;张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27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运用电运动治疗.结果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消炎、镇痛,解除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神经和组织营养代谢作用,使腰疼痛症状得以缓解.
作者:崔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学女教师在事业和家庭一肩挑,身体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方法 对2007-12 5所中学在册女教师6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600名女教师心理压力来源.结果 此次共发问卷600份,收回532份,有效卷503份.就不同调查内容、人数所占比率的调查,认为有思想压力的465人,占92.45%,无思想压力38人,占7.55%.结论 绝大多数女教师在事业和家庭一肩挑的情况下,当各种压力成为心理负担时,能自我想法调节,并希望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心理压力疏导.
作者:黄秀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舒适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满足患儿舒适需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舒乐安定为新型抗焦虑药,具有用量少、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镇静催眠作用比硝基安定强2.4~4倍,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测定该药的方法有薄层分析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气质联用技术[3]、高效液相色谱[4]、及荧光法[5]等.本文应用硫酸显色反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血清中的浓度进行测定.
作者:李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不断增高,且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身心合一的整体护理策略,对降低卒中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提高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近几年急性脑卒中非昏迷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分析如下.
作者:于素贞;徐琳;张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理中黑质多巴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坏死,黑质纹状体通路受损引起多巴胺从黑质转运到纹状体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静止震颤,强直步缓,姿势障碍等临床征候群[1].据文献报道,美国约有100万病人饱受震颤之苦,其中50万人有帕金森病;我国发病人数约200万,发病率高达1%以上[2].我院自2005-05始应用世界先进lecksell-G型框架立体定向仪采用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我们并给予该病人系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焕芹;刘敬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部位及容积与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出血性卒中患者的SCT扫描资料.结果 78例脑出血病人37%伴随脑室内出血,丘脑和脑干的血肿合并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40%.结论 约1/3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室内出血,脑出血的部位和容积预示脑室内出血的可能.
作者:陈哲;郭君武;冯广森;李兆强;郑惠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以及总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及临床观察.方法 2006-06~2008-04期间,选择我院儿科住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9例,在其发病后6d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血浆分离速度3~5ml/min,一次置换血浆的量占患者体重的4%,治疗次数≥2次.结果 14例患者痊愈后出院,5例患者好转后出院退出治疗.结论 血浆置换是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正确的临床观察为该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窗口,而急诊输液留观作为门诊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药物品种繁多,患者发病急,迫切需要护理人员关心和照顾等特点,往往容易造成护患纠纷.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机制与相关因素.方法 对25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254例脑卒中其中93例患者有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6.61%,其中左侧51例,右侧42例(P>0.05);皮质部位58例,皮质下部位35例(P<0.05);前部病灶67例,后部病灶26例(P<0.01);治疗前NDS为(19.28±6.28)分,4周时为(7.02±4.31)分(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负性生活事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董秦川;张召平;马红茹;王恩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以逐渐发生的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特征,是继发于肝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神经系统继发症.我院自1990-2007年共收治该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予川;张自富;范波胜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