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花
舒乐安定为新型抗焦虑药,具有用量少、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镇静催眠作用比硝基安定强2.4~4倍,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测定该药的方法有薄层分析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气质联用技术[3]、高效液相色谱[4]、及荧光法[5]等.本文应用硫酸显色反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血清中的浓度进行测定.
作者:李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院后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其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除2例死亡外,其余41例术均取得临床及院后较满意效果.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ABO血型正反定型是血库实验室中重要也是基本的日常工作,经常会遇见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给血型鉴定带来困难.作者将2000-03~2007-12 169例正反定型,出现定型困难者,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高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27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运用电运动治疗.结果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电运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消炎、镇痛,解除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神经和组织营养代谢作用,使腰疼痛症状得以缓解.
作者:崔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随意体位并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良肢位摆放治疗组在肢体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痛、足下垂、废用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良肢位摆放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2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的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急性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做好静脉放血前后的护理及饮食指导.结果 实施周密综合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例病重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精湛的护理技术,全面观察各项检查指标,及时配合抢救护理,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出院指导,能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其康复.
作者:祝小丹;彭伟英;曾桄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科自2003-01~2006-09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153例,其中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儿童癫(癎)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56例儿童原发性癫(癎),就影响其疗效与预后的诸多因素进行总结.
作者:白振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后颅窝肿瘤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45例后颅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结果包括: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胆脂瘤、畸胎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畸形.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 后颅窝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掌握手术原则,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注意术中肿瘤切除与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光;张景龙;李治国;侯前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我科自2004-10~2006-10,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雪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我科122例微创术中16例再出血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结果 本组16例病人中短拔管时间48h,长6d,经 CT证实血肿清除率为95%~98%,死亡6例,病死率37.5%.结论 多靶点微创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创伤轻微、疗程短.高龄体弱和重要脏器有疾病的患者也可采用.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很好方法,可降低其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宏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院神经内一科自2006-2007年共收治脑出血病人183例,其中合并脑疝36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长英;张天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脑干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发生率在创伤中常属前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如何避免或减轻损伤对脑功能的影响,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则至关重要.
作者:杨永荣;贾红岩;刘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降纤、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后6~24h符合颈内动脉系统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给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测定及凝血功能测定,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2组治疗前后均有进步,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功能检查,FIB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LT、PT、INR、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效果好.
作者:陈碧琳;涂冬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们于1999-07~2002-07,应用YL-1型特制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ICH)119例(超早期),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军亚;杨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随机将82例癌症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评症状量表(SCL-90)对2组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 干预后2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总均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住院时间对照组(15.8±3.90)d,观察组(10.8±2.10)d,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减轻化疗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姚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以逐渐发生的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特征,是继发于肝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神经系统继发症.我院自1990-2007年共收治该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予川;张自富;范波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混合性脑卒中是指脑内2个血管区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出血和梗死[1].混合性脑卒中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它既有出血又有梗死,治疗存在着矛盾.治疗的共同点:卧床,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防止压疮,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控制脑水肿,防止感染及应激性溃疡.
作者:许建国;贵航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方法 采用无菌吸痰方法,吸取病人的痰液.结果 病人呼吸道通畅,减少了支气管黏膜损伤.结论 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颀;吴开丽;张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8.62%,对照组有效率52.9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