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多媒体网络教学及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郭皓;彭承琳

关键词:临床医学, 多媒体, 网络教学
摘要: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已经在日常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而网络实时监控又是保障贵重教学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把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及应用对临床技能培训实习教育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性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效果比较

    出血性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以往诊断为出血性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出血性异位妊娠可在腹腔镜下处理.本研究对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出血性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朱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与患者需要的关系,满足患者需要是护理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 .优良的护理服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闫汉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职院校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研究

    该文阐述了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对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实践性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作者:田广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对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概括综述了HPCE法在中药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详细阐述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异同.

    作者:马玉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药益元汤联合西医治疗3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中药益元汤联合西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扩血管、利尿、强心及对症处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益元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LVEF.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差异(X2=7.10,P=0.008),总有效率也有明显差异(X2=4.41,P=0.036).此外,在LVEF及各项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应用中药益元汤以扶阳济阴、活血利水,可以明显增强疗效,并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恢复心脏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田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脂肪肝的护理体会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发生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轻度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但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为配合临床治疗,笔者对脂肪肝的护理进行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

    临床上因挤压、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不少见,足踝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切开复位时若掌握不好时机,加上术中对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保护重视不够,常易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肌腱钢板外露.

    作者:冯付明;张萌;李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10例

    我们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10例,收到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智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士的护理书写水平,对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针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风恢复期的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很高.中风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可安全度过急性期而进入恢复期.此时,令患者难以接受的是半身不遂致行动不便、口角歪斜、进食困难、讲话发音不清、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使之惊恐、烦躁,甚至抑郁愤世,影响健康.

    作者:菅永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参麦益气汤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 ure,CHF)是指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一般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并发于各种心脏病后期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颇重,病理机制错综复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

    作者:艾纪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81例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将肝硬化腹水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汤剂内服.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症哮喘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治疗措施,减少重症哮喘的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34例重症哮喘进行补液、扩支气管、抗炎等以及呼吸机的治疗.结果 34例中33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1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 及早诊治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重症哮喘.

    作者:郎松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草酸铂联合化疗方案结合中医择时用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脾益胃汤择时用药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药择时用药+时辰化疗)和对照组(中药非择时用药+常规化疗).观察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稳定率分别为70.0%、53.3%(P<0.05);不良反应变化比较,骨髓抑制: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3.3%、60.0%;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6.7%、73.3%: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6.7%、36.7%;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13.3%、43.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益胃汤择时用药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韦劲松;黄智芬;曾爱屏;宋向群;于起涛;周达;何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归芎化瘀汤加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肥胖女性,临床常表现有血脉瘀阻,痰湿内蕴等证,故认为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是本病有效治法之一.临床观察60例,以本法为主辨证治疗3~5个疗程,有效率95%,优良率85%.

    作者:程永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麻黄素滴鼻剂中毒护理体会

    麻黄素也称麻黄碱,是从麻黄草中分离到的结晶体.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有4种异构体,其中1-麻黄素是鼻科常用的鼻黏膜收缩剂.其作用为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消除黏膜肿胀,滴药后可维持2小时以上,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临床上常用于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鼻科常见疾病.

    作者:周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补元煎治疗老年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补元煎治疗老年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老年眩晕患者9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补元煎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71.93%,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治愈率45.24%,总有效率73.81%.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补元煎在治疗老年眩晕症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蔡东红;张后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诊断学基础》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因材制宜,授课过程中灵活地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其它多种教学方法 中,优势互补,使这一技术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作者:孙士玲;孟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骨科疑难病之一,好发于中青年,其发病病因繁多[1],病程长,疾病后期常因股骨头塌陷而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病残,且治疗困难[2].结合临床经验及现代医学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提出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消肿止痛为辅的补肾活血汤应用于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治疗45例,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滕加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剌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起源于颈椎的、以头晕为主诉的综合征统称为颈性眩晕.它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又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所致.一般多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