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型糖尿病14例临床分析

张宝燕

关键词:胰岛素增敏剂, 治疗效果, 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低血糖, 病人, 双胍类, 敏感性, 磺脲类, 要素, 缺陷, 机体, 发病
摘要: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要素,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可显著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降低血糖.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磺脲类和双胍类治疗效果欠佳,对14例这类病人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月,血糖明显下降.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及治疗分析

    自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156例,占同期硬膜下血肿的25.4%(156/617),其中老年患者(>60岁)86例,占CSDH的55.1%.确诊前有63例在他科治疗,造成早期误诊,影响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周国平;刘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靶器官损害的特点

    目的通过对老年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与持续性高血压、正常血压者的比较,探讨三者在靶器官损害方面的差异及特点. 方法对3组人群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心脏彩超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老年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所减退,表现在E/A比值下降,A峰速度时间积分(AI)升高,A峰充盈分数(AFF)升高,E峰充盈分数(EFF)下降,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与正常血压组有显著差异(P<0.05);白大衣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率(8%)介于正常血压(0)与持续性高血压(14.28%)之间;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率(28%)亦介于正常血压(17.78%)与持续性高血压(51.02%)之间. 结论老年白大衣高血压已存在一定程度的靶器官损害,其程度介于正常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之间.

    作者:朱雅萍;方宁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VCAM-1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6例T2DM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VCAM-1的水平. 结果所有T2DM患者血清中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组sVCAM-1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组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微血管病变组(P<0.05). 结论 sVCAM-1参与了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云海;刘月平;赵国良;蒲娟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福辛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1例老年CHF患者及18例健康者血清IL-6水平,并将老年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4例)和常规治疗+福辛普利治疗组(17例)共观察3周. 结果①老年CHF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5,P<0.05);②经3周治疗后福辛普利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P<0.05)和LVEF明显增高(P<0.05). 结论老年CHF患者存在IL-6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左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福辛普利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有益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改善.

    作者:赵延恕;罗小岚;赵水平;王志坚;周宏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

    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占大脑半球出血的80%左右,是神经科的一种常见病.现有传统内科保守、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及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等几种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自1996年开展床边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为进一步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时机,本研究以相同标准抽取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外科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3组病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轩;金启敏;卢昌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由于造血干细胞突变而引起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往认为MDS是一种髓系克隆性疾病,常以类似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标准来衡量,强调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但是MDS恶性克隆的生物学本质不同于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及造血细胞对化疗的反应也不同.因此目前认为治疗老年MDS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元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352例分析

    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回顾了我院从1988~2003年接受植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35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金家贵;周鹏;戴祖荣;张明霞;徐华;曾小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所致肾脏损害34例报告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233例,在使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有34例发生了肾脏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怡;顾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治疗可分为抗癌药物治疗和骨髓移植.抗癌药物中的传统化疗,其目的是使疾病缓解而非治愈,即通过化疗使白细胞总数保持在10×109·L-1,并减轻患者的症状;α干扰素(IFN-α)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达生物学缓解;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引起和维持肿瘤恶性表型的特异性分子靶位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实现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CML的方法,但限于年龄≤60岁的患者,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作者:战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非酶糖基化作用与衰老的关系

    非酶糖基化(nonenzymatic glycation,NEG),是以还原糖和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核酸为核心反应物,不需要酶催化的一类复杂反应,终生成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非酶糖基化反应又称为Maillard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酶糖基化作用及其终产物的广泛生理病理意义远远超出了人们原先的估计.AGEs与衰老和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梁越欣;李电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

    老年巨球蛋白血症是指老年患者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IgM并发贫血、出血、高黏滞综合征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因本病首先被瑞典学者Waldenstrom发现,故用其名命之,本病患者约占巨球蛋白血症全部患者的25%,属恶性浆细胞病范畴.

    作者:梁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及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vedilol)对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及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观察了51例老年高血压及18例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经卡维地洛治疗前后6月的血压和心功能情况. 结果卡维地洛治疗后8周的24h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伴有心力衰竭患者6月后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提高,由治疗前0.43±0.05上升为0.52±0.02(P<0.05),心功能改善1级者13例,改善2级者5例、左室壁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下降. 结论卡维地洛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及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要注意个体化用药.

    作者:范利;武强;甄永存;郝卫军;李铁岭;李小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内吸痰灌洗治疗老年性肺炎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老年性肺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霞;张睢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EEP方式在治疗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运用

    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的作用正在被人们接受,近年来我们科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SIMV+PEEP)模式抢救1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立峰;孙师元;王东;梁春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4 64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住院情况调查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我省是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市之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2.34%[1],而我市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则高达14.02%(2000年末),高出省水平近2个百分点.到2002年末高达17.6%,因此,必须对我市老年患者的患病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减少和消除不利于老年人健康的因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在1998~2002年5年中共收治≥60岁的老年患者14 648例,本文对该组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

    作者:沙仲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恶性血液病化疗的临床问题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日益增大,在恶性血液病诊疗中,老年病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对老年病人特点及老年癌症患者治疗予以关注,更好地理解化疗药物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影响将有助于对这些患者进行适当的化疗.

    作者:林茂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该病由于发病年龄偏高,在我国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对化疗耐受性差,过去大多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如MP、M2、VAD等,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已由过去的常规化疗进展到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尤其是高效的化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干扰素、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thalidomide老药新用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使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本文就骨髓瘤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少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息心率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与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方法用Holter监测已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7例,观察静息心率的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结果冠心病组中静息心率(80.14±8.65)次·min-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06±6.82)次·min-1,P<0.05;而冠心病组中静息心率≥80次·min-1患者TIB与静息心率75~79次·min-1及静息心率<75次·min-1患者的TIB比较(848.5±230.1 VS 385.7±144.2、283.3±96.2,P均<0.01)差异有十分显著意义;静息心率与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呈正相关;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静息心率与冠心病TIB、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李玉冰;杨健威;莫丽丽;李海珍;吴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特点及主要病因. 方法分析160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60例中病程短10 h,长50年.病因中高血压57例(35.6%),冠心病39例(24.4%),无明显病因60例(37.5%).有劳累、精神紧张及激动等明确诱因者53例(33.1%),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晕厥.158例置入起搏器,效果良好. 结论 SSS发病以老年人为主,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要病因.动态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检查有确诊价值,置入心脏起搏器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艳敏;马爱群;赵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型糖尿病14例临床分析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要素,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可显著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降低血糖.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磺脲类和双胍类治疗效果欠佳,对14例这类病人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月,血糖明显下降.

    作者:张宝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