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芳;邱红;刘萍
冠心病(CHD)和退行性心瓣膜病(SDVHD)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两者常合并存在,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通过对两者并存伴发情况的分析,明确其心瓣膜关闭不全更为常见,心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郭国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比色分析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40例老年CHF患者的血浆NO浓度及SOD活性。结果老年CHF患者的血浆NO[(87.4±14.2)μ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78.1±22.9)μmol·L-1],P<0.05;血液SOD活性[(178.5±49.8)U·L-1]显著低于对照组[(276.4±57.3)U·L-1],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按NYHA分级)患者的血浆NO[(89.8±9.8)μmol·L-1]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79.4±10.6)μmol·L-1],P<0.01;血液SOD活性[(158.3±34.6)U·L-1]显著低于心功能Ⅱ级者[(188.5±34.6)U·L-1],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的血浆NO水平增高,SOD活性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NO及氧自由基在CHF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艳芳;邱红;刘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于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应用南京医药集团研制的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商品名赛莱乐)治疗7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弘钧;王兴霞;张均;陈祖舜;许远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程度,对判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价值。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可引起QTd显著增加,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及QTd的影响。
作者:曹恒献;赵文来;陈宇宁;戴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1993~1998年5年间共收治各类老年梗阻性黄疸60例,其中4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兹将这部分病例检查情况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老年梗阻性黄疸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0~70岁,平均66.2岁,平均血中胆红素定量112.2 μmol·L-1(56~287μmol·L-1,正常4~20μmol·L-1),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值289.3 U·L-1(90~429 U·L-1,正常0~50U·L-1),且经B超、逆行胰胆管造影、CT扫描或手术证实梗阻部位。
作者:郭玉琳;周皓;齐灵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要恢复有用的视力,术后低视力则会继续困扰患者。本文统计我科1998年7月至1999年12月264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状况,从中分析术后低视力的原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4例中,男101例,女163例,年龄60~88岁,平均70.3岁。右眼122例,左眼142例,术前视力都在0.15以下。其中住院手术191例,门诊手术73例。
作者:霍振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由于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群寿命延长及对风湿热可预防性,目前我国多的风湿性瓣膜病正在减少,加之诊断技术提高,尤其是超声心动图普遍应用,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率渐见增多,不但是老年人口中多的瓣膜病,且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主要原因之一。据对下一个世纪心脏病学走向的预测,老年瓣膜病还将增多,因此已是老年临床心脏病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作者:马文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老年糖尿病(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DM并发肝脓肿病例。结果老年DM并发肝脓肿多见于男性,以右叶及多发常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好发于2型DM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是主要致病因素(50%),诊断首选B超(64.3%)。治疗方法为及时切开引流或B超引导下穿刺,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本病死因主要为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DM合并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对DM伴有发热者应高度重视。控制血糖,及时治疗胆道感染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孔连宝;王学浩;钱建民;何戎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高血压是重要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培哚普利(雅施达)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脑血流变化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选自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63~79岁,平均(66.0±4.6)岁;高血压Ⅱ期39例,高血压Ⅲ期3例,病程6~31年;血压150~225/93~130mmHg,[(168.7±20.3)/(102.7±10.5)mmHg]。以上患者诊断符合WHO诊断分期标准。均经系统体检、询问病史、心电图、胸透、B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作者:吴绥生;徐萍;曲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吗啡是我们目前纤支镜检查术前常规应用的镇静、镇咳药物。本观察目的在于通过治疗量的吗啡注射前后监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1次用力呼气的容量(FVC)的方法来对照和观察吗啡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从而为老年患者纤支镜术提供安全保障的依据。
作者:母国华;侯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面罩给氧法是麻醉手术中为改善患者低氧血症,或预防组织低氧而常采取的氧疗措施之一。在氧的血液输送过程中,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十分重要。目前认为,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可反映细胞的功能状态。本研究对40例老年患者和40例成年患者0.5 h面罩给氧期间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小海;孙春洪;陈载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时,患者常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如内科处理无效须借助机械通气来缓解病情,我院ICU在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徐鑫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老年人中,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心瓣膜病是该年龄阶段比较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瓣膜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及其支架的功能异常,引起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这是一个衰老过程,称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亦可称为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其真正病因尚不清楚。
作者:徐伟;诸骏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因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治疗均非病因性的,也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止本病的发展。本病早期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症状,也无需治疗,应动态观察病情。待瓣膜损害到影响血流动力学后,由代偿期进入代偿失调期,或根据病程中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作者:秦建伟;马文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睡眠影响人的精神和体力恢复及疾病的康复。我们通过对40例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医疗对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老年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0~80岁,平均67岁。非老年组29例,均为男性,年龄18~44岁,平均22.4岁。老年组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者30例(75%),所患疾病主要为糖尿病(15例,37.5%)、高血压(13例,32.5%)、脑梗死(13例,32.5%)、冠心病(12例,30%)、肿瘤(5例,12.5%)、慢性支气管炎(4例,10%)。非老年组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者2例(6.9%),所患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10例,34.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6例,20.7%)。1.2 方法选择住院1周以上、无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面对面调查、填表方式。为统一标准,调查由专人负责。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前后睡眠情况、失眠形式、住房情况、影响睡眠的因素及催眠药使用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用卡方检验。
作者:刘勇谋;韩敏;韩英;常秀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国内外对农村高血压尤其是农村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尚少,现将我们1999年对该病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沈建中;吕建民;周正元;李建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口服降糖药,具有降糖作用温和、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及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因此,比较适合于老年病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拜唐苹(阿卡波糖)和倍欣(伏格列波糖),由于2者对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强度及选择性不同,使得2者在降糖作用及毒副反应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现就2者的临床应用作一对比。
作者:梁晓明;俞伟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在社区医疗中对老年口腔病患者进行了普查。根面龋是老年人牙齿疾病的常见病,其主要特点为浅而广的龋坏,部位较隐蔽,牙髓症状不明显,洞型固位力差,治疗时操作困难。现就近年来对958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军;沈群;柏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氢溴酸加兰他敏胶囊(GAL)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哈伯因片剂相比较。方法 128例AD病人随机分2组,治疗组64例用GAL5mg qid,3d后改为10mg qid,共8周,对照组64例用哈伯因片剂50μg qid,3d后改为1μg qid,共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6.56%,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率28.13%,有效率76.56%,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9.10%,32.80%,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AL治疗轻、中度AD有效。
作者:顾萍;金庆文;丁新生;王颖;李弘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肺不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征象,根据体检及胸部X线表现诊断并不困难。近年来老年人肺不张逐有增多趋势,其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随之而异,故明确病因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7~1999年收治的58例老年人肺不张报道如下。
作者:冯薇;黄建安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