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28例诊治探讨

孔连宝;王学浩;钱建民;何戎华

关键词:糖尿病, 细菌性肝脓肿,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老年糖尿病(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DM并发肝脓肿病例。结果老年DM并发肝脓肿多见于男性,以右叶及多发常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好发于2型DM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是主要致病因素(50%),诊断首选B超(64.3%)。治疗方法为及时切开引流或B超引导下穿刺,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本病死因主要为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DM合并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对DM伴有发热者应高度重视。控制血糖,及时治疗胆道感染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

    江苏省是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市之一,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2.34%,而且高龄化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为了解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减少和消除不利于高龄老人健康的因素,采用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于1998年对我省部分地区≥80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荣沪光;王建安;牛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脂康和烟酸肌醇酯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用血脂康(xuzhikang,Xue)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33例,与烟酸肌醇酯(i-nositol nicotinate,IN)相比较,以观察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根据1993年7月卫生部药政司制定的《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高血脂诊断标准即血脂异常者于2周内采空腹皿2次,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1;或甘油三酯(TG)>1.58mmol·L-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1,女性<1.17mmol·L-1。选择1997年1月至1997年8月符合以上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66例,分为2组即血脂康(Xue)组和烟酸肌醇酯(IN)组,2组的一般情况见表1。

    作者:周世广;郑常军;韩美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期脑梗死后抑郁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期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78例住院老年期脑梗死病人进行筛查,对≥16分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一步检查,按有无抑郁分成抑郁组和对照组,并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78例中18例有抑郁情绪,抑郁发生率为23.08%。②2组对照发现抑郁组多见重度偏瘫和大脑半球梗死者。③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梗死后抑郁危险因素是年龄、偏瘫和痴呆。结论对老年期脑梗死病人需加强肢体功能和记忆功能训练,这对预防脑梗死后抑郁将起积极的作用。

    作者:苏宝珍;陆蓉;叶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浓度及骨矿含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索健康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浓度与骨矿物质含量(BMC)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对364例健康老年男性进行睾酮测定,并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前臂BMC,并用同地区104例健康青年男性作为对照组。结果随年龄增加骨矿含量也相应增加,达峰值后BMC随年龄递减,年龄与BMC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r=0.2305),血清睾酮与前臂BMC有明显相关关系(P<0.01,r=0.167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与血清睾酮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田成功;韩光晓;黄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前言——重视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

    由于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群寿命延长及对风湿热可预防性,目前我国多的风湿性瓣膜病正在减少,加之诊断技术提高,尤其是超声心动图普遍应用,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率渐见增多,不但是老年人口中多的瓣膜病,且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主要原因之一。据对下一个世纪心脏病学走向的预测,老年瓣膜病还将增多,因此已是老年临床心脏病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作者:马文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高尿酸血症106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1999年5月在本院体检的且资料完整的597例离休干部进行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与方法 597例均为1999年5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离休干部,其中男471例,女126例,年龄60~9l岁,平均年龄(66.3±14.8)岁。所有人除测血压、称体重等全身体检外均查血尿酸(UA)、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常规等。血尿酸值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因更年期后女性血尿酸值接近男性,故本组资料高尿酸血症标准男女均大于或等于420μmol·L-1。

    作者:季宏;鲍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QT离散度影响

    近年来研究表明,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程度,对判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价值。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可引起QTd显著增加,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及QTd的影响。

    作者:曹恒献;赵文来;陈宇宁;戴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134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1984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60岁的子宫内膜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曾昭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常熟地区农村老年高血压调查及危险因素探讨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国内外对农村高血压尤其是农村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尚少,现将我们1999年对该病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沈建中;吕建民;周正元;李建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重要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培哚普利(雅施达)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脑血流变化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选自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63~79岁,平均(66.0±4.6)岁;高血压Ⅱ期39例,高血压Ⅲ期3例,病程6~31年;血压150~225/93~130mmHg,[(168.7±20.3)/(102.7±10.5)mmHg]。以上患者诊断符合WHO诊断分期标准。均经系统体检、询问病史、心电图、胸透、B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作者:吴绥生;徐萍;曲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雄激素对更年期妇女的影响

    正常生育期妇女血循环中的雄激素主要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去氢表雄酮(DHEA)。其中睾酮的活性强,是雄烯二酮的5~10倍,是去氢表雄酮的25~50倍,所以,睾酮似乎是人体内产生的唯一的有生理意义的雄激素。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在卵巢和肾上腺合成,此外,还有部分在脂肪、肌肉等腺外组织中合成,其中有2/3的睾酮来自卵巢[1]。妇女血液循环中睾酮的正常范围大约是男性的1/10,并且血清睾酮的浓度在40岁时只有20岁时的一半[2]。这些循环中的睾酮85%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相结合,10%~15%与白蛋白结合,仅1%~2%的睾酮呈游离状态,称游离睾酮。只有游离状态的睾酮才能与靶细胞内的相应受体结合,表达其生物学活性。当SJBG浓度高时,睾酮结合多,游离睾酮少;反之游离睾酮多。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竭,雄激素分泌明显下降。

    作者:雷小敏;闵秀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伴发情况分析

    冠心病(CHD)和退行性心瓣膜病(SDVHD)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两者常合并存在,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通过对两者并存伴发情况的分析,明确其心瓣膜关闭不全更为常见,心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郭国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肺不张58例临床分析

    肺不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征象,根据体检及胸部X线表现诊断并不困难。近年来老年人肺不张逐有增多趋势,其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随之而异,故明确病因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7~1999年收治的58例老年人肺不张报道如下。

    作者:冯薇;黄建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病理学研究

    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瓣膜疾病,1904年Monchkebery首先发现人在自然衰老的过程中会出现退行性变,导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1910年De-witsky首次描述了二尖瓣环钙化。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Lindroos等在75~76岁、80~81岁、85~86岁3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01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不同程度主动脉瓣钙化发生率是53%,临床钙化性主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是2.9%。Stewart等对≥65岁老年人5 102例进行心血管健康研究显示,主动脉硬化发生率是26%,主动脉狭窄为2%;在≥75岁的人群中,硬化发生率是37%,狭窄为2.6%。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程度加重。

    作者:王士雯;王琳;余颂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治疗

    因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治疗均非病因性的,也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止本病的发展。本病早期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症状,也无需治疗,应动态观察病情。待瓣膜损害到影响血流动力学后,由代偿期进入代偿失调期,或根据病程中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作者:秦建伟;马文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老年糖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口服降糖药,具有降糖作用温和、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及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因此,比较适合于老年病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拜唐苹(阿卡波糖)和倍欣(伏格列波糖),由于2者对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强度及选择性不同,使得2者在降糖作用及毒副反应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现就2者的临床应用作一对比。

    作者:梁晓明;俞伟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国产和进口丁咯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对比研究

    我们于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应用南京医药集团研制的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商品名赛莱乐)治疗7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弘钧;王兴霞;张均;陈祖舜;许远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脑肿瘤85例手术治疗体会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不典型,有的呈脑卒中型发病,有的呈缓慢隐性发病,也有的表现为间歇性抽搐,临床上往往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和老年性痴呆。因此,很难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我院自1993~1999年共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脑肿瘤85例,通过这组病例回顾性总结,提出老年人脑肿瘤的特点、并发症防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榕;黄荣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短时间面罩给氧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面罩给氧法是麻醉手术中为改善患者低氧血症,或预防组织低氧而常采取的氧疗措施之一。在氧的血液输送过程中,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十分重要。目前认为,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可反映细胞的功能状态。本研究对40例老年患者和40例成年患者0.5 h面罩给氧期间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小海;孙春洪;陈载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吲哒帕胺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降压药,我们观察了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吲哒帕胺治疗后血生化、左室肥厚及肾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符合1999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诊断及分期标准的Ⅰ、Ⅱ级老年EH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70.2±8.3)岁,均经临床及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肾疾病。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