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升华;康苏娅;邓敏;吴德明;顾冬梅;虞杰
该文以卡拉胶为原料,采用双氧水降解,制备出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净化剂.考察了净化剂浓度、净化体系pH值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净化效果的影响,得到较优化的诱导沉淀条件.体外间歇诱导沉淀实验表明,该净化剂对血浆总胆固醇(TC)的平均净化率为66.1%,对LDL-C平均净化率为83.7%,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平均净化率为24.3%,对总蛋白质(TP)的平均清除率为13.5%,对LDL-C的清除有较好的选择性.
作者:上官阿路;刘玮;方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再次痫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减少或尽量消除诱发因素,减少癫痫再发,提高抗癫痫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已经确诊为癫痫、正规抗痫药(AED)治疗中、因痫性发作再次来院的70例患儿进行调查,分析其诱发因素.结果 <6岁患儿中感染是主要的诱发因素,≥6岁患儿中诱发因素依次为感染、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劳累、电视电脑等.结论 癫痫患儿再次痫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在不同年龄组儿童表现不同,诱发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癫痫的治疗效果,控制或减少诱发因素,可以减少癫痫发作,以进一步提高抗癫痫治疗效果.
作者:戚月凤;汤继宏;张利亚;顾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胸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分析以提高结节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7例胸部结节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胸部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常为唯一依据,CT检查有助于胸部结节病的诊断.
作者:吴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应用于维持性HD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将46例维持性HD伴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HD组和HP组,HD组进行每周3次常规透析,HP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两周接受一次HD+HP治疗,两组同时根据血压调整降压药用量,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种类情况,再根据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的血压下降幅度.结果 两组血压均有下降,HP组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同时HP组使用降压药种类较HD组少.结论 对于维持性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HP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作者:封建华;卢国元;叶建明;郁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吴中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年4月~2010年4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628例,入院后48h内采集患儿血清标本,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结果 6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阳性164例,阳性率26.11%,其中男116例(18.47%),女48例(7.64%),无明显性别差异.全年均可检出RSV,发生率高的是10~12月(33.04%),低的是4~6月(11.65%).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尤以6个月以下患儿感染率高(38.19%).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吴中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别是婴幼儿感染率高.
作者:丰惠元;顾晓玲;高兰平;彭国玉;王晓梅;周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检查在血压正常的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肺动脉CT成像(CTPA)明确诊断的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病例,以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次大面积PTE组)21例和B组(非大面积PTE组)26例,通过其血浆中的cTnI、BNP和DD的水平高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和cTnI血浆水平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查有助于排除诊断,血浆cTnI、BNP水平在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应用血浆cTnI、BNP和D-二聚体检查在血压正常的PTE患者中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作者:张胜利;施敏骅;房三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测定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18F-FDG细胞结合率方法及用吉西他滨化疗后对A549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条件下测定A549细胞的18F-FDG细胞结合率,细胞浓度5×104~1×107/瓶;18F-FDG放射性活度1.85~29.6KBq;反应时间20~120min;葡萄糖浓度0~11.1mmol/L.MTT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120mmol/L吉西他滨24h后细胞抑制率.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120mmol/L吉西他滨24h后18F-FDG细胞结合率.结果 18F-FDG细胞结合率随细胞数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高,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与18F-FDG放射性活度无关;加入不同剂量吉西他滨后,细胞结合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两者呈负相关(r=-0.78,P<0.01).结论吉西他滨作用24h后引起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 18F-FDG细胞结合率下降,可用18F-FDG显像早期观测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作者:邹惠峰;邓胜明;章斌;吴翼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运动员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四川省水校2006年冬训期间在队训练的男性划船运动员19名,于训练前、后分别测试其免疫相关指标.结果 WBC、W-NCR在20d的大强度训练中无明显变化,但有下降趋势,训练第10d、20d时IgG较训练前显著下降,训练第20d时IgA较训练前显著下降,并存持续下降趋势,IgM训练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划船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训练可能过量,在此期间应合理安排训练,警惕过度训练,防止疲劳发生,避免因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的感染.
作者:邹明;虞亚明;马建;刘波;涂禾;张鑫;徐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UF-100i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无菌采集脑脊液后,用UF-100i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对标本进行分析及传统手工方法分别计数脑脊液细胞,对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F-100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与显微镜目测法计数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 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计数脑脊液中的细胞快速、结果准确且重复性好,适合临床常规检测脑脊液标本.
作者:王金行;宋鉴清;潘莹;戚其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在不同年资、学科医师及不同时间方面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针对鼻咽癌和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安排12位医师进行了GTV勾画,其中放射治疗科医师9位(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各3位),影像诊断科医师(年资在十年以上)3位.计算患者GTV体积值、层面、冠状面X轴大值及其变化范围,比较两个学科医生和不同年资医生在先后三次勾画中所产生的差异性.结果 影像诊断医生勾画肿瘤GTV体积较肿瘤放疗科医生小.肿瘤放疗科医生年资越高,勾画GTV体积越小.除一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外,各组医生勾画肺癌的GTV的层面和冠状面X轴大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医师先后三次勾画GTV体积、层面及冠状面X轴大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放疗科医生与影像诊断科医生勾画靶区存在明显差异.肿瘤放疗科各年资医生间在勾画靶区方面也存在差异.不同年资医生对肿瘤GTV勾画存在的差别应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放射治疗科医生影像诊断水平,采用更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尽量多名医生共同参与来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作者:李莉;周菊英;莎莎;徐晓婷;俞志英;秦颂兵;王利利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云克对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云克低、中、高剂量组.给药6周后脱臼处死,取出肝脏,制成肝脏组织匀浆液,测定其对肝脏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MAO(单胺氧化酶)的影响.结果 云克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肝脏SOD、GSH-PX的活性,降低衰老小鼠肝脏中MDA、MAO的含量,云克组、维生素E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克能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进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及延缓衰老.
作者:薛秀青;张彦军;黄赛男;苏成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收集肾上腺血肿病例,总结分析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方法 收集41例肾上腺血肿病例,总结其CT检查肾上腺血肿的大小、分布及密度,及其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情况.结果 41例病人中发现4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29例,左侧8例,两侧4例,分别合并肝脾肾肺及椎体附件骨折.结论 肾上腺血肿通常单侧发生,右侧居多,常常合并其他脏器及椎体附件损伤.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64排CT在肾上腺血肿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陆苏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及其T细胞亚群,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抽取13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以128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其新鲜痰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细菌培养检测细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RT-PCR法检测hMPV N基因.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 1.该组样本131例中单纯细菌感染58例,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其中,多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0例,葡萄球菌10例,肺炎链球菌7例,卡他布兰汉菌6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大肠埃希菌7例,克雷伯杆菌6例,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等)较普通肺炎组多见.病毒感染占29例,其中常见病毒为合胞病毒,支原体感染10例低于对照组.2.先心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较对照组低( P<0.05),CD8+T细胞、CD4+/CD8+比值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并发肺炎病原细菌多见,且耐药菌感染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与肺炎发病率高及住院时间延长有关.
作者:黎璇;严文华;周万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妇在产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81例围产期孕妇运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用盐水,抗人球蛋白法,结合谱细胞和各种血型试剂确定抗体特异性,并测定其抗体效价.结果 1,181例围产期孕妇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阳性率0.508%.结论 围产期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将其列入产前血清学检查常规项目.
作者:凌晨;毛菊珍;郑元;周毓菁;沈倩;王雪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d(GSRd)对高分子右旋糖酐(HMD)所致高黏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媒组、HMD组、GSRd+HMD组(GSRd组).分别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GSRd可以明显降低高黏血症大鼠的全血黏度(200s-1、30s-1、5s-1、1s-1 ),同时降低血浆黏度(100s-1)和ESR,升高HCT.结论 GSRd可以明显降低HMD所致高黏血症大鼠的血液黏度,改善高黏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性质.
作者:赵丽霞;程菊;周大蕴;孙秋;范富林;白德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9年3月所有经冠脉造影术明确为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治疗225例老年患者,分为置入单支血管组(n=83)和多支血管组(n=142),多支血管组再分为经皮桡动脉(TRI)组(n=103)和经皮股动脉组(TFI)组(n=39)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一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多支血管组,经皮股动脉途径较经皮桡动脉途径支架置入成功率(97.4% vs 97.1%,P=1.00)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经皮股动脉较经皮桡动脉出血并发症增多(15.4% vs 3.9%,P=0.02)、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0.5±2.61d vs 7.9±1.15d,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随访结果显示,不管经桡动脉入路还是股动脉入路,多支血管组较单支血管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4.8% vs 10.8%,P=0.401)、靶病变血运重建(7.0% vs 6.0%,P=0.76)、支架内再狭窄(4.9% vs 3.6%,P=0.91)均有所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预后佳.
作者:李渊;徐卫亭;陈建昌;肖飞;赵良平;顾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克栓胶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对照组,克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均采用灌胃给药,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七天,采用力竭游泳加注射肾上腺素的方式制备动物血瘀模型.而后心脏采血,进行血流变学分析.结果 血瘀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等指标升高(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克栓胶囊各剂量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等指标显著改善,与血瘀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克栓胶囊具有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的作用,能够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流变性,增加血液流动性.
作者:白秀萍;杨富德;李学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ATD致粒缺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1~62岁,其中3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6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例为男性患者,40岁,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6例在服药后2个月内发生粒缺,3例在2~3个月发生,1例在9个月后发生.1例以低热、臀部皮肤感染起病,其余均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经治疗后均痊愈,粒细胞在停用ATD后2周内恢复.结论 粒缺为ATD应用中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ATD治疗的前2~3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作者:宗海军;董吉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罗氏E-601全自动免疫测定仪,正确评定检测项目CEA、CA12-5、CA15-3、CA19-9、T-PSA、F-PSA各参数的准确度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CEA、CA12-5、CA15-3、CA19-9、T-PSA、F-PSA 水平.结论 六项肿瘤标志物5个样品分析结果与上次室间质评结果靶值、实验室测定值的偏倚,其结果均在室间质评的允许范围内,均通过100%符合.另外CEA、CA12-5、CA15-3、CA19-9、T-PSA、F-PSA该次测定结果均在卫生部回报的室间质评允许范围内.
作者:高中芳;张建荣;郭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发生低钠血症的情况及原因.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0年4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病13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评估.结果 治疗前低钠血症患者数为48例,其中男31例,占男患者总数的35.23%.女17例,占女患者总数的39.53%.治疗中低钠血症患者数为56例,其中男37例,占男患者总数的42.05%.女19例,占女患者总数的44.19%.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应积极纠正,同时消除引起低钠血症的因素,尤其是医源性因素.
作者:叶珣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