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为农;孙建辉;刘亚平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血糖(FBG)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血管病变患者56例,无血管病变患者52例) 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PDW),同时采用 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结果 DM有血管病变组与DM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显著减少( P<0.01),除FBG外,MPV、PDW和GHB显著增高(P <0.01), FBG在糖尿病患者二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DM无血管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无明显差别(P>0.05), MPV、PDW、GHB和FBG显著增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GHB、FBG能及时有效发现微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发生,及时干预治疗,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林锋;董仁寿;林广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HBV和HCV病人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及其病毒载量,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HBV和 HCV感染者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方法 利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病毒载量,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HC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 ,其抵抗素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82;HB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0.05),其抵抗素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40.结论 HC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病毒载量正相关;HBV感染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作者:郭晓临;陈鸥;周立平;赵连爽;李异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95例、 135条患肢,观察下肢深静脉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X线造影检查相对比.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彩色血流及返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并且具有无创、简便、安全、可靠及实时动态观察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闫磊;王晓晖;江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各甲状腺炎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分析各种甲状腺炎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的图像特征.结果 单纯性甲状腺肿8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7人的弹性图像主要表现为Ⅱ级;甲状腺功能减低6人、亚急性甲状腺炎5人、桥本氏甲状腺炎12人的弹性图像主要表现为Ⅲ级;对照组15人弹性图像主要表现为Ⅰ级.结论 弹性图像可鉴别甲状腺炎性疾病组与正常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熊毅;欧国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64S-C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行64S-CCTA患者完整资料,并以近期(2周之内)实施的X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G)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可用于评估1,129段冠脉中,64S-CCTA显示轻度和明显狭窄病变各为122、231段,其中各有61、198段得到CAG证实;64S-CCTA判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8.39%、96.35%、85.71%、97.10%及24.22、0.12;在CAG确诊狭窄节段中,64S-CCTA在轻度狭窄和明显狭窄中分别检测出非钙化性斑块、钙化斑块各为32、65 和154、53个.结论 64S-CCTA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病变血管管腔狭窄及不同性质粥样硬化斑块与狭窄关系的评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筛查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聚宝;沈海林;付芳芳;王莺;房志伟;赵世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眼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突发单眼失明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内溶栓治疗1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致视力障碍患者.结果 治疗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及早应用超选择局部溶栓、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单眼失明方法更为有效.
作者:周勇;徐树军;伍丽红;刘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周围水肿形成及继发性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2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出血后24~72h及10~14d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依据头颅CT结果,计算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1.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呈动态变化,发病3d内升高明显,随后下降,在血肿吸收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仍高于正常水平.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血肿体积无关,但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呈正相关.3.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与急性期NIHSS评分无相关;但是与血肿吸收期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脑出血诱发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过度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参与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参与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中脑水肿的形成.
作者:孔小明;阎红梅;王玉林;陆士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的符合性以及蛋白芯片法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相同标本的四项肿瘤标志物,对比两种方法的符合性.同时分析蛋白芯片法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CA19-9、CEA、NSE、CA125 四项指标,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芯片法辅助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55.26%,电化学发光法四项单指标辅助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CA19-9 17.76%、CEA 33.88%、NSE 4.61%、CA125 37.5%.结论 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EA、NSE、CA125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相近,同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对肺癌辅助诊断的阳性率较高,体现了蛋白芯片法多指标联合检测的优势.
作者:李清茹;桑士标;赵震华;姜继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不同病程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并结合分子水平分析其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 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101例,按病程分为糖尿病组(DM组)32例,血糖稳定机制损害组(IGH组)34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5例,对各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间比较,参数均有意义(P<0.01);IGH组与NGT组比较,高切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增高( 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P<0.05);DM组分别与IGH组和NGT组比较,红细胞变形指数进行性下降( P<0.05或P<0.01),红细胞刚性指数进行性升高( P<0.05或P<0.01),其他各参数增高显著( P<0.01).结论 糖尿病随病程进展,红细胞变形性进行性下降,而聚集性逐渐增强.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特征既是糖尿病病理生理的基础之一,也是效应之一,两者互为因果.
作者:李弘磊;汪平;邵良发;滕长青;周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隐形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收集260例牙列缺失患者用弹性基托材料制作的隐形活动义齿,并随访3年患者的应用.结果 按照评判标准进行分析,成功244例,成功率93.85%.结论 隐形义齿具有美观舒适、基托固位良好的优点.
作者:汤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2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为观察组,应用耳廓微循环检测技术分别于生后24h、72h进行微循环动态监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4h内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细静脉流速、微血管畸形率有异常改变,差异显著.72h后复查,细静脉流速、微血管畸形率仍有异常改变.结论 对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病情的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朱兰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和-6A(rs11039155)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43例冠心病患者、256例正常对照组肝X受体基因-115A和-6A基因型.结果 (1)AA基因型携带者与GA基因型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为GG基因型携带者的1.732倍( P<0.05), -115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115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1倍( 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15A位点等位基因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汉族人群不存在LXR-6A(rs11039155)这一SNPs位点.结论 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独立相关.
作者:朱锦;孙建辉;白江涛;罗光华;张俊;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与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寻找Notch1基因变异.应用nested-PCR法,银染色- SSCP,direct sequencing法分析.在患者9的白血病细胞中PEST部位发现点突变(7316C/T),氨基酸也随之发生变异 (Pro2439Leu).该基因变异是首次在AML细胞中发现的Notch1基因变异.由于在患者9的完全缓解的骨髓细胞中没有发现该突变,因此该突变不是SNP.有关该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付璐;辛晓敏;李洁;张云平;毕莉;吴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Wistar大鼠分别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6、8 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30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7d后再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上升( P<0.05),但血糖无变化,糖尿病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小剂量(30mg/kg)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建立的2型糖脲病模型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成模率较高,死亡率较少.
作者:蔡爽;霍韬光;周志明;徐静华;李发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NICU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以减轻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石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探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胸片、临床症状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其中介入治疗组患儿68例,经外科修补手术治疗(手术组)患儿18例,对年龄、性别、体重、PDA直径大小、心胸比例、术前反复肺部感染、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费用的比较.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介入治疗组成功率 95.58%,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100%,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无差异.介入治疗组与手术组总住院天数分别为8.16±4.16d和20.05±6.52d,费用分别为26327.97±4828.35元和17773.01±10499.32元.结论 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均是治疗PDA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短,安全性好,创伤小,并发症低,更具可行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介入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阚惠娟;严文华;黄洁;孙凌;吕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下壁AMI患者98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结果 98例下壁A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68例,左回旋支(LCX)病变30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以LCX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结论 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急性下壁AMI的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
作者:巢为农;孙建辉;刘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清Hcy和hs-CRP,与29名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1);血浆Hcy与hs-CRP 水平无相关性(r=0.105,P=0.25).结论 Hcy、hs-CRP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子,联合检测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有助于病情监测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金逸;许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研究镍铬合金、贵金属合金和金沉积三种不同金属基底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离体活髓前磨牙24颗,环氧树脂包理后随机分为3组,常规牙体预备后分别制作镍铬合金、贵金属合金和金沉积基底烤瓷冠各8颗,用硅橡胶印模材料代替粘固剂将3组烤瓷冠粘固于牙预备体上,硬固后取出硅橡胶,利用金属显微镜测量硅橡胶的厚度,比较3组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金沉积烤瓷冠与贵金属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05),金沉积烤瓷冠和贵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均与镍铬合金烤瓷冠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 金沉积烤瓷冠和贵金属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良好,二者均优于镍铬烤瓷冠.
作者:吕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示臂丛节后神经的较理想的MR检查序列.方法 采用1.5T MRI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冠状面扫描,三种序列分别为T 2/FSE序列、STIR序列、T2/FSE/FAST,各序列所用层厚、层间距及扫描范围均相同.由两位高年资MR诊断医师和一位MR技师根据所得图像评估每一序列对正常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序列均能显示臂丛节后神经,T2/FSE/FAST序列优于T 2/FSE和STIR序列(χ2=12.38, P<0.05;χ2=9.32,P<0.05),而T 2/FSE、STIR二种序列显示臂丛节后神经相当( χ2=0.268,P>0.05).结论 T2/FSE/FAST是显示臂丛节后神经较满意的序列.
作者:邢建明;胡春洪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