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毅;欧国成
目的 探讨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和-6A(rs11039155)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43例冠心病患者、256例正常对照组肝X受体基因-115A和-6A基因型.结果 (1)AA基因型携带者与GA基因型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为GG基因型携带者的1.732倍( P<0.05), -115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115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1倍( 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15A位点等位基因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汉族人群不存在LXR-6A(rs11039155)这一SNPs位点.结论 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独立相关.
作者:朱锦;孙建辉;白江涛;罗光华;张俊;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性介体--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和尿蛋白(UA)水平测定的早期诊断应用.方法 利用生化法(超敏免疫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130例AP患者(其中50 例SAP和80例MAP)血清hs-CRP和UA(MA、β2 M和IgG)并与64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 130例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尿MA、尿β2 M和尿IgG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并与AP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AP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是急诊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而AP早期肾损伤诊断和监测的灵敏指标依次为尿MA, 尿β2 M,尿IgG.
作者:许秋芳;张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粘血症与性别、年龄、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空腹血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对760名健康体检者的性别、年龄、血液流变学指标、体质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粘血症患病率为30.92%,男多于女,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01);(2)高粘血症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相关性( P>0.05).(3)高粘血症人群中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高粘血症的发生是多种代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纠正代谢异常是高粘血症的防治关键.
作者:陆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建立其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HPLC-UV法测定,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为分析柱,50mmol·L -1磷酸二氢钠溶液-5mmol·L-1辛烷磺酸钠溶液- 乙腈(75:15:1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2nm,茶碱为内标.结果 头孢地嗪钠在10~160μ g·mL-1 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9±1.40) %;日内差异RSD≤1.7%(n=5),日间差异RSD≤1.7% (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头孢地嗪钠的含量的检测.
作者:郑晓娴;高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七氟烷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20例)术中以异丙酚麻醉维持,七氟烷组(S组,20例)术中以七氟烷麻醉维持.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气腹形成后、关气腹、拔管后10min七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和低频(LF)、高频(HF)、低高频比值(LF/HF)、心率变异指数(HRV)等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麻醉诱导后两组病人的HR、MAP、BIS、HRV、HF、LF、LF/HF均显著性下降( 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麻醉维持过程中P组LF值显著降低,HF值不降低甚至略有升高,LF/HF值显著下降;S组LF及HF均显著降低,与P组相比LF降低更明显( P<0.05),S组LF/HF值无明显变化,与P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异丙酚对交感神经系统抑制明显,异丙酚麻醉自主神经系统向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方向转变;七氟烷对迷走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均有抑制,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潘维忠;方波;马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良恶性前列腺增生病理类型与血清fPSA和tPSA及其比值的关系.方法 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前列腺增生疾病108例患者,均行PSA、盆腔MRI、前列腺穿刺活检检查.对比各病理类型之间的血清fPSA、tPSA及f/tPSA 比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0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25例(23%),前列腺结节增生为83例,且分为间质性结节 7例(6%)、腺肌性结节24例(22%)、纤维腺瘤性结节5例(5 %)、腺性(腺瘤性)结节15例(14%)、混合性结节32例(30 %).以上六组fPSA、t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恶性前列腺增生f/tPS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前列腺结节增生各型f/tPSA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结合血清fPSA、tPSA及f/tPSA比值可提示前列腺增生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吕艳;常伟;高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体外循环(CPB)管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安全、有效的机体灌注能为心外科直视手术提供良好的保驾护航作用,多环节的突发意外事件也可以迅速致病人于死地,相关临床死亡率可高达18%~24%[1].相对于成人,小儿体外循环具有预充量少、预充成份复杂、静脉引流不畅等特点,在这些环节中更容易发生体外循环意外.目前各种现代监测仪器的安装使用,可使体外循环的安全性明显提高,现总结我院自1999年6月至今303例小儿先心直视术中体外监测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钮建宏;袁捷;谷兴琳;姜子非;施峥荣;马剑平;周娟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与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寻找Notch1基因变异.应用nested-PCR法,银染色- SSCP,direct sequencing法分析.在患者9的白血病细胞中PEST部位发现点突变(7316C/T),氨基酸也随之发生变异 (Pro2439Leu).该基因变异是首次在AML细胞中发现的Notch1基因变异.由于在患者9的完全缓解的骨髓细胞中没有发现该突变,因此该突变不是SNP.有关该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付璐;辛晓敏;李洁;张云平;毕莉;吴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Wistar大鼠分别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6、8 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30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7d后再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上升( P<0.05),但血糖无变化,糖尿病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小剂量(30mg/kg)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建立的2型糖脲病模型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成模率较高,死亡率较少.
作者:蔡爽;霍韬光;周志明;徐静华;李发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示臂丛节后神经的较理想的MR检查序列.方法 采用1.5T MRI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冠状面扫描,三种序列分别为T 2/FSE序列、STIR序列、T2/FSE/FAST,各序列所用层厚、层间距及扫描范围均相同.由两位高年资MR诊断医师和一位MR技师根据所得图像评估每一序列对正常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序列均能显示臂丛节后神经,T2/FSE/FAST序列优于T 2/FSE和STIR序列(χ2=12.38, P<0.05;χ2=9.32,P<0.05),而T 2/FSE、STIR二种序列显示臂丛节后神经相当( χ2=0.268,P>0.05).结论 T2/FSE/FAST是显示臂丛节后神经较满意的序列.
作者:邢建明;胡春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全身和局部使用后兔眼房水及血液中药物含量;观察其对兔眼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其中20只制作高危角膜移植受体动物模型.将16只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A组术后不用药,B组涂RAPA眼膏1次/d,C组注射0.5%RAPA豆油注射液2.5mg/kg,2次/d,D组注射0.5 %RAPA豆油注射液1.5mg/kg,2次/d.术后观察90d.用药后1、2、7、14、28、56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4组兔房水及血液中RAPA 浓度.术后观察术眼新生血管长入情况并记录新生血管指数(NI),共90d.结果 4组兔各时间点房水及血液中均可检测到RAPA,各组浓度间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NI2周后一直呈上升趋势,6周后维持在较高水平;B、C、D组NI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全身或局部用RAPA具有抑制兔眼高危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增殖作用,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
作者:魏静;徐国旭;盛敏杰;林安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对206例高血压患者组和120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除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外,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均显著增高( P<0.0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有明显升高( 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有明显降低( P<0.05).结论 该结果证实了高血压病理过程中存在着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注意改善血液粘稠度,从而有利于全面降低其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许德英;郜恒友;常永超;江涛;岳彩娟;程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14例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患者按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分为A、B两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小组,一组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另一组设为对照组,使用碘甘油,第4天记录临床效果.结果 无论是否辅助全身用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与碘甘油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下颌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可靠.
作者:乔卫平;张玲;沈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不同学习曲线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对 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 32例(A组)和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35例(B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总结不同学习曲线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疗效.所有患者按照D2 根治术式,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将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23例,B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33例. A组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 P<0.05);A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少于B组;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 P<0.05).结论 不同学习曲线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具有明显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及腹腔镜器械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关.
作者:朱万坤;刘宏斌;钱锋;韩晓鹏;苏琳;魏登文;苗鹏程;李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下壁AMI患者98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结果 98例下壁A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68例,左回旋支(LCX)病变30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以LCX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结论 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急性下壁AMI的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
作者:巢为农;孙建辉;刘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动脉血乳酸(Lac)等指标变化,以及早期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其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3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18例)和B组(常规治疗+CRRT组,18例).B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即行CRRT治疗.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监测仪(PICCO)监测确诊即刻、治疗后2h、1d、3d、7d EVLWI变化,在相同时间点监测Lac、氧合指数(PaO2 /FiO2)及pH值,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B组患者pH值、PaO2/FiO2在治疗后2h较治疗前即开始出现显著上升,EVLWI、Lac则在治疗后1d开始出现显著下降;而A组患者pH值、PaO 2/FiO2显著上升及EVLWI、Lac显著下降的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后1d和治疗后3d,均晚于B组,且在相同时间点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A、B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4.5±1.0d和9.2±0.8d(P< 0.05);VAP发生率分别为50%和17%(P<0.05);死亡率分别为38.9 %和22.2%(P>0.05).结论 对ARDS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CRRT治疗能有效降低EVLWI、Lac水平,改善氧合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黄芳;沈振亚;金钧;王俊;付建红;郭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病人脑脊液中出现特异的IgG寡克隆区带对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免疫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海伦娜公司Spife 3000型电泳仪及配套的相关试剂.同时采取51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标本,进行等电聚焦加免疫印记金染色电泳.结果 多发性硬化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为36.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组,阳性率为43.8%;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组,阳性率为7.1%.结论 进行脑脊液电泳,检查病人是否有典型的寡克隆区带的形成,是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免疫异常性疾病早期诊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依据.
作者:李洁;李琳;付璐;王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合脑TCD(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颈动脉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CAU)推断动脉病变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比较,以明确其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type,CISS)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对183例疑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发病后1h~3d内行颅脑CT、常规MRI和DWI进行影像学分析,DWI上显示高信号后,采用脑TCD检查颅内脑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狭窄或闭塞;终经DSA明确颅内外动脉狭窄、侧枝循环评价;将DWI与脑TCD、CAU联合检查(DWI+TCD+CAU)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DWI+TCD+CAU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DWI+脑TCD+颈动脉超声与DSA对比,诊断敏感性90.7%,特异性90.9 %.结论 DWI结合脑TCD、颈动脉超声,在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铁柱;车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青少年足甲襞微循环(FNM)的观测方法、指标及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WX-9B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观测200名青春期青少年FNM的形态、血流动态及管周状态,并计算FNM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同时对观测前准备、观测体位、观测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观测指标及正常值:清晰度(清晰)、管襻数目(7.00±3.74条/mm)、输入枝长度(89.57±46.20μm)、输出枝长度(106.45±62.30μm)、输入枝直径(6.74±4.08μm)、输出枝直径(8.69±4.26μm)、襻顶直径(10.89±4.02μm)、管襻形状(发卡型和交叉型)、血流速度(线流、线粒流及粒线流)、红细胞聚集(无)、血色(玫瑰红)、白细胞计数(1~30个/15s)、血管运动性(0~1次/min)、白微栓(无)、渗出(无)、出血(无)、乳头下静脉丛(11%可见)、皮肤乳头(波纹状及浅波纹状)、汗腺导管(0~2个/1趾甲襞).结论 足甲襞是青春期青少年活体微循环观测的良好部位,其各项指标与成人和儿童有所不同,建立青春期青少年FNM正常参考值,对规范FNM检测标准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原核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15(mouse interleukin 15,mIL-15),并初步研究其与受体α亚单位(mIL-15Rα)的协同效应.方法 从小鼠肾脏组织克隆mIL-15成熟肽部分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所得重组表达质粒pQE-30/mIL-15转化E.coli M15.得到的转化子经IPTG诱导后获得重组表达产物,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Ni-NTA亲和层析柱上纯化、复性重组蛋白,以获得成熟的mIL-15.采用MTT法检测重组mIL-15促CTLL-2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并进一步研究mIL-15与mIL-15Rα结合后协同促进靶细胞增殖的功能.结果 重组mIL-15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ku,并能为抗His和抗mIL-15抗体所特异性识别.经Ni-NTA柱上蛋白纯化、包涵体复性后,可得到纯度约为95%的成熟蛋白.成熟mIL-15能够促进CTLL-2细胞增殖,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并且,在mIL-15Rα的配合下,mIL-15的促CTLL-2细胞增殖的活性显著增强,尤其是在低mIL-15浓度条件下该协同作用表现得愈发明显.结论 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重组mIL-15,并初步研究了其与mIL-15Rα组成复合物的体外协同效应.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IL-15 及IL-15Rα协同性的作用机理和开展小鼠成体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润琳;范俊;罗世能;李文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