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忠;方波;马虹
目的 通过检测HBV和HCV病人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及其病毒载量,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HBV和 HCV感染者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方法 利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病毒载量,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HC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 ,其抵抗素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82;HB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0.05),其抵抗素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40.结论 HC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病毒载量正相关;HBV感染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作者:郭晓临;陈鸥;周立平;赵连爽;李异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2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为观察组,应用耳廓微循环检测技术分别于生后24h、72h进行微循环动态监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4h内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细静脉流速、微血管畸形率有异常改变,差异显著.72h后复查,细静脉流速、微血管畸形率仍有异常改变.结论 对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病情的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朱兰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畸形,占先心病的0.25 %~0.5%[1],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绝大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并发症,甚至猝死,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房志伟;王莺;沈海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008年收治的2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仅6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6 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手术切除率为89.7%.免疫组化证实B细胞型淋巴瘤27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25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56%,其中Ⅰ期+Ⅱ期5年生存率为61.9%(13/21);Ⅲ+Ⅳ期5年生存率为25 %(1/4).结论 PG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胃镜活检是术前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联合应用化疗是治疗PGML的重要手段.免疫组化及临床分期对PGML的分类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丁铖;张艳丽;何宋兵;汪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血糖(FBG)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血管病变患者56例,无血管病变患者52例) 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PDW),同时采用 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结果 DM有血管病变组与DM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显著减少( P<0.01),除FBG外,MPV、PDW和GHB显著增高(P <0.01), FBG在糖尿病患者二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DM无血管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无明显差别(P>0.05), MPV、PDW、GHB和FBG显著增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GHB、FBG能及时有效发现微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发生,及时干预治疗,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林锋;董仁寿;林广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的口腔卫生措施在牙周维护期的疗效对比,了解牙线和牙间刷在牙周炎的治疗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实验组使用牙线牙间刷,对照组不要求使用牙线牙间刷,分别在治疗前和系统治疗后1、6月检查PLI、SBI、PD.结果 实验组指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牙线牙间刷对控制龈间隙菌斑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沈晓云;徐东菁;宋爱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 cell,CIK)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疫苗联合应用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Hepatitis B virus transgenic mice,HBV-Tg)的治疗作用.方法 给予HBV-Tg小鼠腹腔注射CIK细胞及皮下注射HBsAg疫苗,观察外周血中HBV DNA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并用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给予HBV-Tg 小鼠CIK细胞治疗后,其外周血中HBV DNA载量减少,CD3+ 、CD4+ 及CD8+ 细胞增加, CIK细胞与HBsAg疫苗联合作用后,该作用明显加强.结论 应用CIK细胞与HBsAg疫苗作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小鼠后,两者可协同作用降低外周血中的病毒含量,并增强免疫作用.
作者:尹元琴;王扬;隋承光;戴晓淳;舒红;孟凡东;姜又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的符合性以及蛋白芯片法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相同标本的四项肿瘤标志物,对比两种方法的符合性.同时分析蛋白芯片法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CA19-9、CEA、NSE、CA125 四项指标,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芯片法辅助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55.26%,电化学发光法四项单指标辅助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CA19-9 17.76%、CEA 33.88%、NSE 4.61%、CA125 37.5%.结论 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EA、NSE、CA125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相近,同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对肺癌辅助诊断的阳性率较高,体现了蛋白芯片法多指标联合检测的优势.
作者:李清茹;桑士标;赵震华;姜继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随机分成二组,呼吸机组为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的部分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R)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组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值得推广.
作者:宣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探讨脑缺血后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海马新生神经细胞存活及对该区域内的DNA甲基化总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并结合行为学,观测了脑缺血后海马新生神经细胞数量的变化并长期追踪了脑缺血后DNA甲基化总体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缺血后海马区域的DNA甲基化总体水平变化与海马新生神经细胞的数量变化相关联,在脑缺血后1~4周进行的强制性运动疗法会有效地逆转脑内的低甲基化状况.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了脑缺血后海马新生神经细胞的存活,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新生神经细胞存活的调控过程.
作者:安妍;赵玫;赵传胜;戚其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各甲状腺炎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分析各种甲状腺炎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的图像特征.结果 单纯性甲状腺肿8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7人的弹性图像主要表现为Ⅱ级;甲状腺功能减低6人、亚急性甲状腺炎5人、桥本氏甲状腺炎12人的弹性图像主要表现为Ⅲ级;对照组15人弹性图像主要表现为Ⅰ级.结论 弹性图像可鉴别甲状腺炎性疾病组与正常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熊毅;欧国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协同治疗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RCT)的方法将符合2008年脓毒症诊断标准,且行有创通气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和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及对症处理),血必净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选后第1d(治疗组在使用血必净前)、第3d、第7d以及第10d 的C 反应蛋白(CRP),肺损伤评分和SAPSⅡ评分.结果 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CRP、肺损伤评分、SAPSⅡ评分均出现下降,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减轻患者的肺部及全身损伤.
作者:朱建良;朱建军;刘励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柯萨基病毒(CoxV)感染患儿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94例急性CoxV感染患儿血清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急性CoxV感染患儿血清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驵(P <0.01).结论 CoxV感染患儿急性期潜在肝细胞早期损害,检测PA可以有助于及时判断CoxV 感染后肝脏功能状态,以指导治疗.
作者:陈烨;吕海涛;严文华;阚慧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青少年足甲襞微循环(FNM)的观测方法、指标及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WX-9B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观测200名青春期青少年FNM的形态、血流动态及管周状态,并计算FNM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同时对观测前准备、观测体位、观测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观测指标及正常值:清晰度(清晰)、管襻数目(7.00±3.74条/mm)、输入枝长度(89.57±46.20μm)、输出枝长度(106.45±62.30μm)、输入枝直径(6.74±4.08μm)、输出枝直径(8.69±4.26μm)、襻顶直径(10.89±4.02μm)、管襻形状(发卡型和交叉型)、血流速度(线流、线粒流及粒线流)、红细胞聚集(无)、血色(玫瑰红)、白细胞计数(1~30个/15s)、血管运动性(0~1次/min)、白微栓(无)、渗出(无)、出血(无)、乳头下静脉丛(11%可见)、皮肤乳头(波纹状及浅波纹状)、汗腺导管(0~2个/1趾甲襞).结论 足甲襞是青春期青少年活体微循环观测的良好部位,其各项指标与成人和儿童有所不同,建立青春期青少年FNM正常参考值,对规范FNM检测标准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下壁AMI患者98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结果 98例下壁A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68例,左回旋支(LCX)病变30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以LCX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结论 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急性下壁AMI的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
作者:巢为农;孙建辉;刘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研究镍铬合金、贵金属合金和金沉积三种不同金属基底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离体活髓前磨牙24颗,环氧树脂包理后随机分为3组,常规牙体预备后分别制作镍铬合金、贵金属合金和金沉积基底烤瓷冠各8颗,用硅橡胶印模材料代替粘固剂将3组烤瓷冠粘固于牙预备体上,硬固后取出硅橡胶,利用金属显微镜测量硅橡胶的厚度,比较3组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金沉积烤瓷冠与贵金属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05),金沉积烤瓷冠和贵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均与镍铬合金烤瓷冠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 金沉积烤瓷冠和贵金属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良好,二者均优于镍铬烤瓷冠.
作者:吕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示臂丛节后神经的较理想的MR检查序列.方法 采用1.5T MRI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冠状面扫描,三种序列分别为T 2/FSE序列、STIR序列、T2/FSE/FAST,各序列所用层厚、层间距及扫描范围均相同.由两位高年资MR诊断医师和一位MR技师根据所得图像评估每一序列对正常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序列均能显示臂丛节后神经,T2/FSE/FAST序列优于T 2/FSE和STIR序列(χ2=12.38, P<0.05;χ2=9.32,P<0.05),而T 2/FSE、STIR二种序列显示臂丛节后神经相当( χ2=0.268,P>0.05).结论 T2/FSE/FAST是显示臂丛节后神经较满意的序列.
作者:邢建明;胡春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肉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源(结缔组织)性肿瘤,可能来自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
作者:沈惠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不同学习曲线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对 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 32例(A组)和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35例(B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总结不同学习曲线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疗效.所有患者按照D2 根治术式,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将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23例,B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33例. A组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 P<0.05);A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少于B组;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 P<0.05).结论 不同学习曲线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具有明显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及腹腔镜器械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关.
作者:朱万坤;刘宏斌;钱锋;韩晓鹏;苏琳;魏登文;苗鹏程;李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和-6A(rs11039155)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43例冠心病患者、256例正常对照组肝X受体基因-115A和-6A基因型.结果 (1)AA基因型携带者与GA基因型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为GG基因型携带者的1.732倍( P<0.05), -115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115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1倍( 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15A位点等位基因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汉族人群不存在LXR-6A(rs11039155)这一SNPs位点.结论 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独立相关.
作者:朱锦;孙建辉;白江涛;罗光华;张俊;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