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崔建华;高亮;张西洲;哈振德;马广全;王宏运;李彬;王伟;马勇

关键词:高原, 西地那非, 运动,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服药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运动结束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实验组较对照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0.05);红细胞高切相对指数和低切相对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海拔3,700m时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0.05),海拔5,380m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西地那非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研究

    目的 分析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研究入院距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基本资料收集,监测入院后7d内血压变化,对病程中伴发疾病进行评分,对入院后血压管理的方式及干预时间进行登记.分别在入院时、14d、6月对入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在1月和6月行死亡登记.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入院时血压及入院后7d内平均血压与1月死亡率和6月死亡或残疾率呈U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者预后均差.入院时收缩压在120~180mmHg和舒张压在70~100mmHg预后较好,取中间值即血压在150/85mmHg时预后佳.(2)大动脉硬化型梗死及心源性梗死均在入院时血压(120~180/70~100)mmHg时预后相对较好,在入院2d内平均血压、入院7d 内平均血压不同血压段的梗死近期死亡率、远期死亡和残疾率无显著性差异,TOAST其它亚型脑梗死因样本量小无法进行统计分析.(3)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在120~180mmHg,6月时死亡或残疾率较低,预后较好.入院7d内平均收缩压越低,6月时死亡或残疾率越低,预后越好.入院时、入院7d内平均舒张压与6月时死亡或残疾率无明显关系.(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伴发病评分、卒中后3d内加重、1d内DBP下降大于20%与6月时NIHSS评分正相关,入院后降压治疗与6月时NIHSS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 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呈U型关系,在(120~180/70~100)mmHg血压段预后佳.经卒中分类及梗死分型后分别进行研究,推断脑出血急性期的高血压宜平稳下降,脑梗死因病例数少尚不能得出结论.

    作者:沈明强;程庆璋;邵国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腔单次推注用于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为术后镇痛提供一种新的配伍方法.方法 选择经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组(A组)和常规吗啡组(B组).A组术毕硬膜外腔注入含高乌甲素8mg加吗啡1mg的生理盐水5mL,B组注入含吗啡2mg的生理盐水5mL.术毕6、12、24h 记录VAS评分,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两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9.3±4.8)h和(19.4±5.2)h,两组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小.

    作者:王耀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FN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转子间和转子下骨折效果.方法 回顾2005年3月~2006年7月使用Smith-Nephew产PFN治疗21例转子部骨折病例,按AO分类,手术使用闭合复位,术后24h活动髋、膝关节,早期(3d~4 周)患肢部分负重.结果 21例病人经5~18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达健侧90 %,无感染、螺钉切出、主钉末端股骨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断端塌陷吸收,髋螺钉退出1cm.结论 PFN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治疗.

    作者:尹毅;钱荣勋;王洪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佩尔地平与三磷酸腺苷用于动脉导管结扎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佩尔地平与三磷酸腺苷在动脉导管结扎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能.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行开胸导管结扎术的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为三磷酸腺苷(A)组和佩尔地平(B)组,每组20例.降压时A组缓慢静注ATP0.5~1mg·kg-1,B组缓慢静注佩尔地平3~ 5μg·kg-1.注药时每1、2、3、4、5、10、15min 分别记录SBP、DBP、HR.结果 2组降压效果均较好,但B组降压程度及时间均大于A组( P<0.05),A组降压过程中心率减慢较B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佩尔地平和ATP均适合用于动脉导管结扎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而佩尔地平在降压过程中心率变化较稳定有一定的优点.

    作者:欧珊;周乐顺;白树荣;林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栓必灵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栓必灵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冰水冷刺激加肾上腺素应激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观察栓必灵静脉给药45IU/kg、90IU/kg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栓必灵明显降低大鼠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结论 栓必灵可有效用于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邓岩辉;张文杰;魏玉明;余秋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过度饮酒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血液流变学各检测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在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和体检中发现,过度饮酒的男性居民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意义

    目的 探讨凝血及纤溶指标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m,DIC)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1.AL治疗前Fb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T、APT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1),D-Dimer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AL治疗后各项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PT、APTT、Fbg及D-Dimer是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重要观察指标,对AL患者早期DIC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纠正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静华;蔡应木;焦晓阳;方琳丽;昊映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建立实验室生化开放通道试剂评价的标准操作程序——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为例

    目的 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为例,建立一套符合该实验室的生化开放通道试剂评价的标准操作程序.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EP6-A及EP9-A文件 [1],对在开放通道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4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分别进行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干扰实验、溯源性以及与现有系统相关性的评价.结果 4种试剂中,A厂家的ALT试剂准确度较高,精密度均小于5%,稳定性较高,线性较高,超过1,000U/L.但B厂家的试剂的线性较宽达约1,500U/L.4种试剂在干扰试验中无显著差异.4种试剂与现有系统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结论 1.4种试剂均可以满足临床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要求.2.A厂家的ALT试剂性能相对更为优越.

    作者:杨顺;杨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液高黏度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原发病引起的血液高黏滞和无原发病性血液黏度升高(单高黏症)等血液高黏度综合征(BHV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临床常规血液流变学方法检测以上4组BHVS患者全血黏度( 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IEA),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变化的差异性及η P、Hct、IEA与ηb的相关性.结果 经与60例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各BHVS组上述指标多有异常(78%),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0.01.各BHVS组中Hct、IEA、η p与ηb的相关分析表明引起ηb 增加的主要因素是Hct和IEA.结论 存在BHVS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分析BHVS患者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为临床针对性治疗高黏滞因素、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谢忠明;曾昭炜;李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服药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运动结束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实验组较对照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0.05);红细胞高切相对指数和低切相对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海拔3,700m时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0.05),海拔5,380m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西地那非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作者:崔建华;高亮;张西洲;哈振德;马广全;王宏运;李彬;王伟;马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麻黄素对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快速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黄素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快速气管插管中对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位成人患者随机分成4组(n=20),分别为快速气管插管前1min静脉内给予麻黄素75 μg/kg(PE75)、100μg/kg(PE100)、150 μg/kg(PE150)或生理盐水(saline),诱导用丙泊酚2.0mg/kg和罗库溴铵0.6mg/kg.双盲法评估气管插管条件,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5min内每min都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偏离基线20 %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视为有临床意义.结果 PE75组或PE100组能明显改善插管条件(P<0.05);而PE75组和PE150组与saline组相比能明显加快 HR(P<0.05);PE75组和PE150组、PE150组和saline组相比较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麻黄素无论是75μg/kg或100μg/kg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快速气管插管前用都能改善插管条件,但它不能有效防止低血压.

    作者:陈建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悬丝式血液流变仪的性能分析

    2007年7月29日~8月4日,卫生部临检中心在京举办全国血液体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培训班.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异丙嗪佐治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用异丙嗪佐治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患儿1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丙嗪,并与对照组58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止吐、止泻、退热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异丙嗪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效果明显,并且费用低、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华军;黄振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方法 依据多导睡眠仪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HI<5)、轻度OSAS组(5≤AHI<20)、中度OSAS组(20 ≤AHI<40)、重度OSAS组(AHI≥40),对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hsCRP进行检测.结果 轻度OSAS组hsCRP高于对照组;中度OSAS组的hsCRP、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OSAS组hsCRP、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SaO 2<90%所占百分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与AHI呈正相关( r=0.326;0.458;0.353;0.410).结论 OSAS患者的hsCRP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且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晓玲;李飞;谷德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睾丸非精原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

    目的 分析睾丸非精原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睾丸非精原生殖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非精原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并与病理形态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6例病例中,4例位于左侧,2例位于右侧,MRI上肿瘤实体相对于正常睾丸,T1WI多呈等或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肿瘤信号多不均匀,多伴有出血、坏死信号,6例中4例有出血(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3例有液化坏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均为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病理证实3例成熟畸胎瘤、1例低分化畸胎瘤、1例胚胎癌、1例绒毛腆癌.结论 睾丸非精原生殖细胞瘤有一定的MRI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徐菡;沈钧康;张博;孙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压疮的治疗预防及护理

    压疮已经成为影响疾病控制和恢复的重要因素,压疮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马艳宏;张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腹腔镜引导下腹透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Tenckhoff卷曲腹膜透析管的经验.方法 选择16例慢性肾衰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将腹膜透析管放置腹腔膀胱(子宫)直肠窝,并经皮下隧道引出.结果 16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为30~45min,患者术后均成功进行腹膜透析,术后1周左右出院.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放置Tenckhoff卷曲腹膜透析管定位准确,无手术切口.和常规开腹技术相比,该方法有独到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晓松;石永兵;钟丰云;邢春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 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增厚组(IMT>0 .9mm)46例和对照组64例(IMT≤0.9mm),分别检测血hsCRP,Hcy和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81.3±8.21)和(75.2±7.1)岁( P<0.001),吸烟(吸/否)20/26和12/52(P<0.01 ),hsCRP(5.10±3.15)和(1.40±0.8)mg/L(P<0.01),Hcy (12.70±2.5)和(9.67±2.11)μmol/L(P<0.05),总胆固醇 (5.62±1.41)和(5.04±1.04)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4±1.07)和(2. 62±0.72)mmol/L(P<0.05),收缩压(148±22)和(130±21)mm Hg(P<0.01),脉压(68±20)和(56±16)mmHg(P <0.01).单因素分析:IMT与年龄、吸烟、hsCRP、LDL-C、收缩压、脉压、Hcy呈正相关(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年龄、吸烟、LDL-C、hsCRP、脉压独立相关.结论 高hsCRP、年龄、吸烟、高LDL-C、脉压增大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甘泉;郭鉴玲;方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针锁钉的置入方法浅析

    随着骨折固定的理念从片面追求坚强内固定,发展到保护骨折周围的血运,带锁髓内针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其远端的锁钉置入仍然是手术的技术难题 [1].

    作者:武永刚;方礼明;郑继元;林华刚;王博;魏武;李金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血压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概况

    高血压是常见病,40岁以上的人群中15% ~20%受累,且随年龄而升高,不同种族存在差别.

    作者:何作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