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玄玉;张倩;何晓帆;裴凌;戚其学
目的观察阿拓木兰在脑出血应用甘露醇脱水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2例脑出血病人分为阿拓木兰组(A组,n=150)和对照组(B组,n=152),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前后检查血肌酐水平,肌酐>97.5μmol/L为有肾功能损害.结果阿拓木兰组中出现肾功能损害为6.67%,对照组肾功能损害为21.05%(P<0.01).结论脑出血病人用甘露醇脱水的同时使用阿拓木兰,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许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将40位跆拳道运动员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观察大强度训练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大强度训练后测定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运动前(P<0.05).而服药组和运动前相比,除红细胞数,血小板聚集率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丹参合剂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组织微循环,拮抗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肺功能,具有抗疲劳、抗缺氧等作用,有助于提高运动的能力和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作者:樊道明;顾洪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根据第16届国际耳鼻咽喉科学会联合会31个成员国于1997年的综合报道,变应性鼻炎人群患病率为10%~40%.虽然其并非严重性疾病,但鼻部和全身的不适感是很明显的,从而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睡眠和娱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其中20%~40%的患者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甚至肺心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与免疫标志物(HBV-M)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用Tag酶荧光定量PCR法、ELISA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检测HBV DNA、HBV-M和ALT.结果 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61.9%;HBsAg阴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1.7%;HBsAg、HBeAg、和/或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99%,其中载量>106为91%;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38.3%,其中>106为9%;其它HBV-M模式下,HBV DNA阳性率1.3%~18.3%;HBV-M全阴模式下,HBV DNA 阳性率1.3%;HBV DNA阳性者ALT升高,与阴性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V阳性而病毒载量不同的两组间,AL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sAg阴性者,HBV DNA也可阳性.HBeAg的阴转不能说明是病毒复制的静息与好转,有些HBeAg/抗HBe的转换后,HBV DNA>106.ALT的升高常伴有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者不一定ALT升高,且ALT的升高程度不与HBV DNA值正相关.
作者:朱蓉;王国政;邹红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报告非肿瘤性成人脑积水V-P术后15例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主要并发症是分流管梗阻和感染,其它可出现颅内出血、癫痫、腹部症状等.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率较高,需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后处理.
作者:傅元贵;王中;孙晓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PaO2、肺系数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72只Waster雄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异丙酚+内毒素组(P组).L组在腹腔内缓慢注入内毒素;P组在皮下缓慢注入异丙酚后再注入内毒素.分别在注射后30、90、180、360min时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测定肺系数、钙离子含量及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L组在注入内毒素后各时点PaO2下降,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P<0.05).P组与L组相比显著减轻PaO2下降,降低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P<0.05).结论异丙酚可降低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钙离子浓度,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金玄玉;张倩;何晓帆;裴凌;戚其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及求医状况.方法对2004年苏南农村和苏北农村子宫肌瘤病人的手术方法,求医状况和就医环境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地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妇女病普查十分重要,及时针对肌瘤部位、个数,生育要求选择适当手术方法.
作者:开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215人1 595颗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调查,发现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可分为三角型(26.46%)、碟型(50.97%)和月型(22.57%)三种.在损害形态与修复体固位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三角型缺损固位较好,可采用常规操作方法,直接用复合体修复;碟型和月型缺损在牙体预备时,需磨除少量牙体组织,制作倒凹固位型,并加以调(牙合).
作者:屠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004年收治的胃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女性多发,老年组男性多发;胃癌部位,青年组以胃窦部居多,老年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老年组好于青年组,分化好;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青年组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两组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胡端敏;王建凯;王少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链球菌制剂SM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链球菌制剂SM分别与7种肿瘤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后,以MTT法检测其对7种肿瘤细胞的直接抑瘤作用及经诱导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K562和Raji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链球菌制剂SM浓度在1~2KE·mL-1时,对7种肿瘤细胞均有直接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对SHG-44细胞和S180细胞的GI50为1~2KE·mL-1, Hela,Raji和H22细胞大于2KE·mL-1,其余细胞介于两者之间.经诱导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K562和Raji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尤其浓度为0.125~0.031 KE·mL-1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链球菌制剂SM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抑瘤效应,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且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徐培君;顾冠彬;万海燕;孙书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探讨其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及球形肺炎等球形病灶的鉴别.方法搜集18例经手术或经CT导向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肺炎性假瘤均为肿块型,位于胸膜下.CT表现:(1)平扫: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10例;边缘模糊不规则8例,其中浅分叶2例,粗短毛刺、棘状突起6例;病灶密度均匀14例,病灶内见小斑点、小斑片状钙化2例,病灶内有小空洞1例,支气管充气征1例;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2)16例增强情况:中度以上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6例,无强化2例.结论肺炎性假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CT能准确定位,结合临床资料,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
作者:顾勤;石芳;邢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农民,因心慌气短,头晕乏力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来医院内科就诊.查体:病人常年在户外劳动,皮肤黝黑,贫血貌不明显;肝脾淋巴结不大;体温37.5℃.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X线透视:心肺无异常.
作者:孙桂兰;贾银红;蔺巧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变化特点及善宁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MAP与SAP患者入院及一周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入院时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无变化,治疗一周后PLT无显著性升高,MPV、PDW增高明显(P<0.05);SAP组入院时PLT明显降低(P<0.05),MPV、PDW明显增高(P<0.01,P<0.05),一周后PLT增高(P<0.01),UPV、PDW变化不明显(P>0.05);SAP经治疗一周后善宁组较一般治疗组PLT增高更为显著(P<0.05),MPV,PDW下降明显(P<0.01).结论 MAP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明显不同,可反映不同病情程度;善宁治疗可使SAP患者PLT增多,MPV、PDW下降,降低血小板活性,从而改善微循环,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坚;陆士奇;陈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泌尿系损伤是盆腔手术常见并发症,有主动损伤和误伤之分,本文就2l例盆腔手术泌尿系损伤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阮殿兴;王桂明;朱文;瞿连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的血hs-CRP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法对88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行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FIB)检测.结果①不稳定斑块组血hs-CRP、FIB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hs-CRP、FIB水平异常者比例也高于其他两组,血hs-CRP与FIB呈正相关;② Logistic回归分析示hs-CRP与不稳斑定块有关.结论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的血hs-CRP与FIB水平存在着差异,hs-CRP是一项独立的新的脑梗死的危险标志,并与FIB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张文跃;赵合庆;李文;包仕尧;苏海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U)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30例SAH患者及26例健康自愿者ET含量.结果 (1)SAH患者血浆ET含量为19.75±10.08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ET含量为9.69±3.91pg/mL,SAH组E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越大,血浆中ET含量越高,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率也高.(3)SAH后血浆中ET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可能作为推测疾病发展及予后判定的一个指标.结论 ET在SAH疾病的进展,特别是CV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戚其学;李玉芬;张晓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备全血质控物并应用于血液流变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建立血流变质控方案.方法静脉采血,与输血用1号抗凝液(简称抗凝液)8:1混合;每100mL全血加入1640液25mL,混匀后无菌分装全无添加物灭菌真空管(简称真空管),每管3mL,置2℃~4℃保存.调节血浆量制备高,中,低值制控物.粘度计应用清洁程序并通过本底实验后,分别重复测定10次3种全血质控物150s-1,60s-1,和10s-1全血粘度(表观)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计算管间精度;测定正常人肝素抗凝血全血粘度,与中值质控物全血粘度曲线比较拟合度;分别以不同值全血质控液作监测,第1月为中值,其后为高值,第三个低值,测定以上6项数据,结果作Westgard多规则质控图.统计变异系数(CV%)和第1周与后1周数据t检验.每周测质控液的全血和血浆血红蛋白(简称Hb),计算溶血百分率.结果高、中、低值全血质控液重复测各项目管间CV%均<5%;每月测定值CV%均<5%;每月每1周与后1周数据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溶血率<1%;室内Westgard多规则质控结果满意.结论该法制备全血质控物成本低、简便,可保存3个月,可进行高、中、低值监测,配合应用仪器清洁程序和本底试验,应用于血流变室内质控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作者:石冬敏;吴元健;俞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炎性痛条件下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BSI-B4,可以选择性标记参与痛觉信息传递的C纤维及其终末)结合位点的变化情况以及电针对其调节.方法采用大鼠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分别取第3、7d)背根节BSI-B4结合位点的表达情况,以及在针刺(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条件下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后第3、7d各组大鼠背根节的BSI-B4结合位点表达关系比较如下:炎性痛组(包括3、7d组)>电针组(包括3、7d组)>生理盐水组(包括3、7d组)(P<0.01).且炎性痛组大鼠BSI-B4表达还表现为3d组>7d组(P<0.05).结论电针可以下调炎性痛大鼠背根节BSI-B4结合位点表达的增多,这可能是电针镇痛的机理之一,即通过减缓炎性痛大鼠C伤害性感受器的持久发放达到治疗炎性痛的目的.
作者:王丽娜;杨建平;张育文;李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CD28表达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用三色标记法检测40例丙肝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细胞CD28的表达.结果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28-CD8+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CD8+,CD28+CD8+ T细胞则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结论 CD28对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愈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茅挺;冯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探讨了糖尿病人的有效而简便的辅助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发现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地稳定病人的血糖水平.
作者:余佳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