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系数及钙离子影响研究

金玄玉;张倩;何晓帆;裴凌;戚其学

关键词:钙离子, 内毒素, 异丙酚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PaO2、肺系数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72只Waster雄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异丙酚+内毒素组(P组).L组在腹腔内缓慢注入内毒素;P组在皮下缓慢注入异丙酚后再注入内毒素.分别在注射后30、90、180、360min时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测定肺系数、钙离子含量及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L组在注入内毒素后各时点PaO2下降,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P<0.05).P组与L组相比显著减轻PaO2下降,降低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P<0.05).结论异丙酚可降低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钙离子浓度,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与免疫标志物及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与免疫标志物(HBV-M)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用Tag酶荧光定量PCR法、ELISA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检测HBV DNA、HBV-M和ALT.结果 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61.9%;HBsAg阴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1.7%;HBsAg、HBeAg、和/或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99%,其中载量>106为91%;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38.3%,其中>106为9%;其它HBV-M模式下,HBV DNA阳性率1.3%~18.3%;HBV-M全阴模式下,HBV DNA 阳性率1.3%;HBV DNA阳性者ALT升高,与阴性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V阳性而病毒载量不同的两组间,AL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sAg阴性者,HBV DNA也可阳性.HBeAg的阴转不能说明是病毒复制的静息与好转,有些HBeAg/抗HBe的转换后,HBV DNA>106.ALT的升高常伴有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者不一定ALT升高,且ALT的升高程度不与HBV DNA值正相关.

    作者:朱蓉;王国政;邹红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善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变化特点及善宁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MAP与SAP患者入院及一周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入院时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无变化,治疗一周后PLT无显著性升高,MPV、PDW增高明显(P<0.05);SAP组入院时PLT明显降低(P<0.05),MPV、PDW明显增高(P<0.01,P<0.05),一周后PLT增高(P<0.01),UPV、PDW变化不明显(P>0.05);SAP经治疗一周后善宁组较一般治疗组PLT增高更为显著(P<0.05),MPV,PDW下降明显(P<0.01).结论 MAP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明显不同,可反映不同病情程度;善宁治疗可使SAP患者PLT增多,MPV、PDW下降,降低血小板活性,从而改善微循环,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坚;陆士奇;陈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与预后分析

    目的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加重期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分析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60例患者,评估治疗后疗效及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者来自于慢阻肺(COPO)占发病率为82.1%,心动能Ⅲ级、Ⅳ级患者为63.3%、36.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苯那普利(商品名:洛丁新)治疗后心功能状态在1~2周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前(P<0.05),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心衰的药物.结论依据发病病因、年龄、就诊时间、肺心病病程、临床症状、身体状况是判断心衰预后的重要因素;肺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和生命质量,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镇辉;柴祖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面神经麻痹及口眼歪斜为临床症状的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国产北京降压0号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北京降压0号长期治疗的疗效和评价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方法高血压门诊就诊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北京降压0号半片/d开始,依据血压情况调整至1片/d,大剂量2片/d.对照组用氨氯地平,开始用5mg/d,后调整至10mg/d,大剂量20mg/d.观察2月、6月、1年、2年. 结果 2月末两组患者坐位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1.1±6.6/18.9±5.5mmHg,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0.8±6.4/17.5±4.7 mmHg,P>0.05.2年末两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6.7%,P>0.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6.7%和10.0%,P>0.05.结论国产北京降压0号长期治疗疗效与氨氯地平疗效相似,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不失为价廉、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作者:邱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柱凝胶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合试验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受、供者血液间有无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有效地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很多,有盐水介质法、酶法、凝聚胺法(MPT)、抗人球蛋白法(AGT).近年来,微柱凝胶试验(MGT)由于其明显的优点已在国外成为常规的输血检测方法[1].我院从2002年应用LISS/Coombs凝胶卡,常规开展交叉配血试验.现将近二年多遇到的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虞秀兰;翟菊萍;周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系数及钙离子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PaO2、肺系数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72只Waster雄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异丙酚+内毒素组(P组).L组在腹腔内缓慢注入内毒素;P组在皮下缓慢注入异丙酚后再注入内毒素.分别在注射后30、90、180、360min时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测定肺系数、钙离子含量及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L组在注入内毒素后各时点PaO2下降,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P<0.05).P组与L组相比显著减轻PaO2下降,降低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P<0.05).结论异丙酚可降低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钙离子浓度,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金玄玉;张倩;何晓帆;裴凌;戚其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18、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18、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40例ITP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血清IL-6、IL-18、TNF-α、INF-γ含量.结果 ITP患儿血清IL-6、IL-18、TNF-α、INF-γ均高于正常儿童,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6、IL-18、TNF-α、INF-γ参与ITP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捷;柴忆欢;何海龙;叶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体外过敏原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与哮喘诊治中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及哮喘儿童与过敏原的关系以及患儿年龄与过敏原的相关性.方法 82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153例哮喘患儿分别按年龄分组,用Uni CAP全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仪进行吸入性过敏原Phadiatop和食物性过敏原Fx5E筛查,观察阳性率及不同年龄组过敏原情况.结果 (1)哮喘组患儿Phadiatop阳性率为77.1%,Fx5E阳性率为34.6%,<3岁组Fx5E阳性率高于Phadiatop,随年龄增大Phadiatop阳性率逐渐升高,而Fx5E阳性率逐渐降低.(2)支肺组患儿Phadiatop阳性率为12.1%,Fx5E阳性率为25.6%,Phadiatop阳性率除<1岁组外与年龄间未显示明显规律性,Fx5E阳性以小年龄组为主,1~2岁组阳性率高达40.7%,随年龄增大阳性率逐渐降低.

    作者:计雪强;朱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4年农村子宫肌瘤病人手术方式的探讨及就诊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及求医状况.方法对2004年苏南农村和苏北农村子宫肌瘤病人的手术方法,求医状况和就医环境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地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妇女病普查十分重要,及时针对肌瘤部位、个数,生育要求选择适当手术方法.

    作者:开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二氧化碳激光环切包皮与尖锐湿疣复发的关系

    目的观察用二氧化碳激光环切包皮尖锐湿疣复发影响及其关系.方法将106例尖锐湿疣合并包皮过长的患者随机分成二氧化碳激光包皮环切组56例(治疗组),与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组50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1.5%和3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二氧化碳激光环切包皮可以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减少治疗次数,从而提高有效率.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46例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王忠诚的脑出血分级,Ⅱ级11例,Ⅲ级18例,Ⅳ级17例,血肿位于外囊区16例,内囊区5例,内外囊区25例,从发病至手术时间:2~4h手术16例,4~6h手术24例,6~8h手术6例.出院时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废26例,重度残废5例,死亡5例.结论临床病情分级是决定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尽早手术可提高疗效.

    作者:何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溃疡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溃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98例溃疡病患者进行血清CagA-Hp-IgG抗体检测,治疗后半年再次检测.结果 5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阳性率为100%,48例胃溃疡(GU)阳性率为83.3%;半年后复检DU阳性率为10%,GU阳性率为7.5%,治疗前后两者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CagA与溃疡病密切相关.

    作者:平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8例分析

    目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1年1月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8例临床资料.结果血栓组术后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利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救治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BP治疗儿童MODS患者1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BUN、Cr、电解质和血气变化,对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10例患儿年龄2~10岁,治疗前存在2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严重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合并少尿无尿.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压、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血BUN、Cr、电解质和血气变化明显好转.结论 CBP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循环衰竭患儿也能进行CBP治疗.CBP能有效纠正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是治疗儿童MODS合并少尿无尿者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谢敏慧;王新;华军;顾凤珍;李莺;徐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染色效果.方法用Ryu法、Ryu改良法、Blendon染色法、Fontana染色法、碱性复红法等五种不同鞭毛染色法对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染色,参照West提出的评分方法打分.结果五种染色方法中,Blendon染色法效果佳.鞭毛清晰,形态良好,很少脱落,背景杂质颗粒少见,背景底色浅,易于观察.其次为Ryu红法,差为Fontana染色法.结论 Blendon鞭毛染色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冠彬;房红莹;徐培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机理.方法将 122 例 HBsAg,HBeAg 阳性或 HBeAg 阴性,而HBV DNA 阳性的 CHB 患者随机分为三个组:①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组;②单用干扰素组;③单用拉米夫定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各组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三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肝功复常率为89.3%.而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65.4%和60.9%.三组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组HBeAg阴转率为68.8%, HBV DNA 阴转率为82.9%,干扰素组分别为44%和61.9%,拉米夫定组分别为38.1%和59.1%,三组有显著性差异.干扰素组与拉米夫定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中干扰素组出现了相关不良反应,其余两组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CHB 有协同抗病毒,保肝等作用.明显改善肝功能,优于单用干扰素组或单用拉米夫定组,提高了疗效,且安全经济.

    作者:雷一凡;李海华;邓炳修;何明汉;李春;徐永亮;丁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的血hs-CRP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的血hs-CRP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法对88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行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FIB)检测.结果①不稳定斑块组血hs-CRP、FIB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hs-CRP、FIB水平异常者比例也高于其他两组,血hs-CRP与FIB呈正相关;② Logistic回归分析示hs-CRP与不稳斑定块有关.结论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的血hs-CRP与FIB水平存在着差异,hs-CRP是一项独立的新的脑梗死的危险标志,并与FIB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张文跃;赵合庆;李文;包仕尧;苏海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分析

    对6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4眼(6.56%),0.1~0.5者34眼(55.74%),≥0.6者23眼(37.70%).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平均1.94±0.8kPa.无一例出现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前房虹膜反应经局部用药一周后均能恢复.分析认为:联合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情况下,联合手术明显较分期手术优越.

    作者:朱若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丹参合剂对跆拳道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将40位跆拳道运动员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观察大强度训练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大强度训练后测定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运动前(P<0.05).而服药组和运动前相比,除红细胞数,血小板聚集率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丹参合剂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组织微循环,拮抗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肺功能,具有抗疲劳、抗缺氧等作用,有助于提高运动的能力和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作者:樊道明;顾洪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