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清;朱明清;陈黎;耿美菊;阮长耿
目的探讨HLA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脐血移植(UCB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进行HLA1个位点不合非亲缘供者的UCBT.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Fludarabine)30 mg·kg-1·d-1×5d,环磷酰胺(CTX)60 mg·kg-1·d-1×2d,马利兰4mg·kg-1·d-1, 抗胸腺球蛋白(ATG兔抗)3mg·kg-1·d-1×3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菌素(CsA)加用骁悉(MMF)和甲基强的松龙方案.移植有核细胞数5.24×107/kg,CD34+细胞2.93×105/kg,CFU-GM0.93×105/kg.观察监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更昔洛韦(GCV)与磷甲酸钠联合应用.结果移植后28d造血重建,移植后84d血型转为供者型(B型),染色体检测转为供者46XX,移植后第22d出现Ⅱ度急性GVHD.移植后第22d DNA指纹图提示供者型.结论 UCBT造血重建快而稳定,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急性GVHD严重程度较轻.HLA1个位点不合非亲缘供者的UCBT有效可行.
作者:王易;柴忆欢;何海龙;卢俊;李建琴;肖佩芳;李捷;朱伶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晚期胰腺癌随机分成2组.A组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组,B组为单纯化疗组,化疗为28d重复,鸦胆子油乳20d为一周期.结果 A组总有效率(RR)43.75%,中位生存期8.6个月,一年生存率25%.B组总有效率(RR)12.5%,中位生存期6.4个月,一年生存率18.75%;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A、B二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Ⅰ度12.5%vs25%,Ⅱ度25%vs37.5%,Ⅲ度12.5%vs18.75%,Ⅳ度6.25%vs6.25%.结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疗效好于单纯化疗组,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姜洪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胰腺分泌过多消化酶,导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疾病.发病率约占急腹症的第3~5位,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急性胰腺炎的总死亡率约为2%~10%,其中重症胰腺炎出现感染性胰腺坏死时,病死率则高达25%.死亡原因在病程早期多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MODS),晚期则多为脓毒症[1].
作者:顾澄宇;李军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及非脑卒中组(对照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在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C肽释放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范红心;施铁明;姚品芳;连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以R显带为主G显带为辅对33例婴儿急性白血病(infant acute leukemia, IAL)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发现24例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数目上以假二倍体多见,结构上转位多见,常伴有11q23异常和HRX基因重排.这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利亚;何海龙;何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 helper,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Th1细胞所承担的肿瘤负荷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MDS患者、18例正常对照和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胞浆内表达IFN-γ的CD4+细胞(Th1细胞)和表达IL-4的CD4+细胞(Th2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分析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Th2细胞分别为(0.48±0.10)%、(0.24±0.19)%、2.31±0.76;而MDS患者分别为:(0.36±0.11)%、(0.76±0.35)%、0.51±0.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Th1细胞/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三者指标分别为(4.75±0.49)%、(0.40±0.28)%、26.5±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Th1细胞明显增多、Th1细胞/ Th2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随着MDS及MDS转为的AML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白血病转化倾向细胞,即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r=-0.563,P<0.01).结论 1. 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Th1细胞/Th2细胞失衡,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数目减少,功能低下.2.随着MDS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两者呈负相关.3.MDS是一类髓系造血克隆趋癌性间变伴T细胞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这提示在清除MDS恶性造血克隆过程中应增强T细胞免疫,切勿抑制之.
作者:王秀丽;何广胜;姚程;邵宗鸿;吴德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非那根止咳糖浆中愈创木酚磺酸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愈创木酚磺酸钾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28nm.结果愈创木酚磺酸钾在浓度为15~40μg/mL内呈线性范围,相关系数r=0.9998.浓度为15.0、25.0、40.0μg/mL样品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5%、100.48%、99.18%,RSD值为0.68%.结论该方法可消除其它组分的干扰,简便易行,适合医院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沈惠明;尚尔宁;樊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并探讨该种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20例肺部良性疾病、2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以及45例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水平,再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的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但CYFRA21-1在良性疾病和小细胞肺癌中、NSE在良性疾病和鳞癌以及良性疾病和腺癌中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显著下降(P<0.01),鳞癌患者CYFRA21-1 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在腺癌患者只有NSE水平较化疗前下降,另两种标志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均升高,其中CEA在腺癌、CYFRA21-1在鳞癌、NSE在SCLC中尤为明显,化疗后显著下降,三种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肺癌的病理分型,并且可以分别作为判定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化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徐跃华;汪家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TOB)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7例经MRI或CT证实的TOB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OB综合症的主要病因仍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61.8%),死亡率高(22%).影像检查丘脑和双侧中脑病变多见(77.8%,59.3%),早期诊断MRI优于CT.结论 T0B综合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早行头颅MRI对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林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而骨髓造血代偿不足引起的一类贫血.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需较高条件的实验室检查.苏州儿童医院1998年~2003年收治各类溶血性贫血132例,入院后结合医院自身条件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现对这132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范俊杰;何海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149例因颅脑损伤而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引发颅脑损伤多原因系车祸所致,占82.5%;受伤人群以青壮年多占74.4%;死亡病例的GCS≤8分占85.9%,同时该组病例有合并伤较多,尤其合并休克占34.8%,颅脑外伤后三天内死亡占74.5%;死亡病例脑组织挫伤伴血肿普遍,发生脑疝50.3%.提示: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在交通事故以青壮年为主,颅脑损伤GCS≤8分,伤后发生脑疝和合并休克和其它器官损伤与死亡率极高.
作者:潘天鸿;张曙光;孙学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回顾分析临床收治的1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 入院时GCS计分8~12分6例,13~15分10例,全部病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10例, 其中7例于伤后1~13d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冠状切口, 双侧额部脑挫裂伤灶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结果非手术治疗6例, 皆痊愈,手术治疗10例, 治愈6例,轻残2例,死亡2例.因此, 对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 应予以高度重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 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动态头颅CT复查, 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早期开颅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去骨瓣减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丁志良;阮文华;成之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症侯群[1].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共同点是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内血栓多为非闭塞性或形成闭塞后晚期内再通.与其发展有其密切关系的血流变学障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可成为有效的防治办法,本文对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血流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红玲;王忠丹;郭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血沉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血浆中有相对的悬浮稳定性,沉降缓慢.但在很多病理情况下,血沉可明显增快[1].其测定在许多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情变化观察及健康状况检查中有重要意义,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魏氏法为血沉测定的标准方法.
作者:余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房扑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治疗方法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而常规采用的体外直流电复律须在用静脉麻醉或镇静剂基础上使用.我们报告未使用静脉麻醉剂或镇静剂的阵发性房扑电复律治疗.
作者:施建学;王育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替硝唑、甲硝唑注射液对临床分离的185株常见厌氧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将药物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取2mL置于无菌平皿中,加入已融化并冷却至55℃左右的琼脂18mL制成含药琼脂平板,用以检测对不同厌氧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并选用2株厌氧菌进行杀菌曲线试验(KCS).结果替硝唑和甲硝唑注射液对受试菌株的MIC在0.39~200μg/L,对2株厌氧菌的杀菌曲线试验结果亦基本相同.结论两种药物对185株临床常见的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其抗菌效果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徐培君;顾冠彬;杨珠英;万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滤过对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7例挤压综合征患者分别测定24h内的血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CK)浓度,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 (AIS-ISS) 及血肌红蛋白浓度分为3组:Ⅰ组11例,AIS-ISS<16,MYO<1 000ng/mL;Ⅱ组10例,AIS-ISS>16,MYO>1 000ng/mL,未行血液滤过治疗;Ⅲ组6例,AIS-ISS>16,MYO>1 000ng/mL ,创伤后48h内即行血液滤过治疗.动态监测每位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结果Ⅰ组无一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全部治愈;Ⅱ组均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全部死亡;Ⅲ组均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除一人死于迟发性脑出血外全部治愈.结论血肌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预测指标;早期血液滤过可以避免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曾元英;邵素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的影像学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痰中、胃液内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的11例IPH患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肺纹理紊乱、毛玻璃样、云絮片状、网状、网结状、粟粒状或上述几种改变的复合征象,同时心影多有增大.结论 X线胸片是发现并提示IPH有效的检查方法,高分辨率CT扫描(HRCT)对IPH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作者:王琪;周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儿童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的异同.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7例初治ALL,其中儿童109例,成人188例.结果在成人T系ALL中,男性多于女性,在成人B-ALL中,女性多于男性,在成人伴髓系抗原表达ALL(My+ALL)及CD34+ALL中均为女性多于男性,而在儿童中均未见显著差异.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CD34+在B系ALL中的表达均高于T系ALL;CD34+ALL伴髓系抗原(CD13或CD33)在成人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儿童,两者有显著差异;在成人ALL中伴My+明显高于儿童,两者有显著差异;在成人及儿童My+ALL中CD34的表达显著高于My-者,且有显著差异;CD2+B系ALL均高表达CD34,且儿童比成人多见.结论 B-ALL在儿童及成人中的比率均高于T-ALL;在成人及儿童ALL中,CD34表达与B系ALL及CD2+B系ALL相关;在成人My+ALL明显高于儿童;在成人My+ALL及CD34+ALL中,以女性多见.
作者:王爱清;朱明清;陈黎;耿美菊;阮长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肘正中、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操作安全、方便、并发症少,为中长期输液、输注刺激性药物及化疗用药的病人提供了静脉通道[1,2].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输注化疗药物、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上反复的浅静脉穿刺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化疗药物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及化疗药物外渗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我科于2002年3月将PICC应用于临床,现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