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花
目的探讨钛夹止血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37例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即时止血率100%,无一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疗效显著。
作者:黄明海;谭瑞明;廖志丹;刘勇;陈铭;李红莲;匡绚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讨论中医护理的特点以及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了解中医护理的现状,人们应该不断地探寻中医护理存在的价值,更好地让中医护理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方法通过查阅权威的资料、文献等,对其中有关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和评价。结果中医护理特点主要强调整体的观念,根据临床实际分析患者的病情以及存在的问题,利用辨证护理的方法及思想,归纳总结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结论为了使中医护理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融合,要不断地加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及整体观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的护理需求,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韩贵迎;葛均江;张成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鼻是面部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骨骨折( Nasal Fracture)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鼻骨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宝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调查研究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0情况,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所有使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77.05%的不良反应发生于静脉注射,明显高于口服给药方式(P<0.05);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据不良反应的74.18%;68.03%的不良反应是在第一次用药时发生的,明显高于用药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上在给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荣华;马立伟;张传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患者经过护理后,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急,伴呼吸困难,采取综合的护理能有效缓解病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龙柄桥;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的高效途径。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运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实施治疗,对照组运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平均止血时间17.5h、输血量1.0U、2d内再出血率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平均止血时间29.4h、输血量2.1U、2d内再出血率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疗法疗效较好,能够促进止血、减少失血量以及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治愈率高。
作者:范俊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6例难愈合性伤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3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全身和局部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伤口愈合人数和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难愈合性创口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英琼;肖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现实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作出统计,并对其危害进行分析,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作者:徐宝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探究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确诊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除了一些常规综合治疗之外,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即静脉用药和一般抗生素注射液注射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即莫西沙星持续静治疗和口服莫西沙星片剂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在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病人痛苦小,相对于传统疗法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冯献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疫苗接种的种类增多,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受到预防接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预防接种副反应指的是,接种生物制品后对机体可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伴随发生的对机体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免疫反应,而伴随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表现的临床症状即为免疫副反应[1],也叫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反应是计划免疫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尽管其发生率极低,但处理不当会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如果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反应。而且预防接种工作者有必要把儿童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和接种后的反应与处理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宣教。为搞好预防接种工作,对接种反应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作者:于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教育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教育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饮食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血糖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正确饮食的掌握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遵照护士饮食指导,合理控制饮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显著由于对照组,P <0.05。结论饮食控制是成功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应用食物模型加强 DM患者的饮食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水平,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在婚前医学检查中肝脏性疾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2012岱山县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男女共检查4339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93例占11.36%男性占63.08%,谷丙转氨酶升高567例占13.07%男性占83.07%,脂肪肝254例占5.85%男性占93.70%,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建议性医学意见是阻断和控制肝脏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陆志刚;徐梅;张彤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耳鼻喉急性感染以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2013年治疗的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扶他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扶他林,对于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以及手术以后的疼痛效果比较明显,镇痛效果较好,操作比较方便,安全性强,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配疳积散治疗幼儿疳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鸡内金、使君子、白术、黄连等药材,经过烤、焙烧等前置处理,自配中药疳积散治疗儿童50例疳积。结果痊愈的40例,有所转变的7例,没有效果的3例,治疗作用率94%。结论自配制疳积散治疗小儿疳积疗效明显。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年来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为医院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护士的穿刺技术、专业形象、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穿刺后的固定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患儿的心理干预等因素有关。
作者:覃菊英;李晓荣;岑在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结果。并与同期健康人群30例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3、FT3低于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 p<0.05),两组中T4、FT4与TSH测定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评价此类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李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的普及对社区中多种疾病预防及控制的效果。方法建立健康档案,以此为依托,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宣教计划,普及健康知识。并定期进行家庭随访等。经两年的实施后,对两组样本中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好转率、转诊率、复发率、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经两年的健康宣教后两组样本的各组数据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各组数据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结论健康知识的普及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护能力,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多种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雅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四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16例,死亡6例,随访16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1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支持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会存;李格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于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弥漫性炎性疾病。大多UC患者通过内科治疗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23%-45%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手术干预。在美国,大约有1/3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终需要手术治疗,我国uc的结肠切除率估计较西方国家低。下文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做出的简要论述。
作者:周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7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腹腔镜保守型手术治疗)44例和 B 组(药物保守治疗)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输卵管复通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无副反应发生,B 组发生1例骨髓抑制、2例口腔溃疡,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B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具有创伤小、再次妊娠率高、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对于迫切生育要求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潘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