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李桂萍;李桂法

关键词:早期诊断, 真菌性角膜炎, 抗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患有真菌性角膜炎36例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病人进行抗菌治疗,治疗14 d后,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后19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5例患者经治疗后无效,无效率为13.9%。治疗前后比较存在差异( p<0.05),36例患者视力均出现好转。结论在临床上有效地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抗菌治疗,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甲状腺术后护理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72例患者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2%;观察组73例患者中,发生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6起食源型霍乱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然后对其流行的因素采用Pearson单因素结合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16起食源型霍乱疫情,共计诊断霍乱患者数为82例,带菌者为118例;病例主要分布两个年龄段,即20-30岁与40-50岁年龄段,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00%(58/200)与21.00%(42/200);病例性别构成为120:80;患者及其带菌者中,主要以工人、学生、农民以及餐饮人员较多。经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终确定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四个因素为影响食源型流行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食源型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包括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等方面,因此应该注意上述影响因素,做好疫情的预防与监督工作,降低食源型霍乱病例的扩散以及控制该病的蔓延。

    作者:吴志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温胆汤治疗杂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温胆汤灵活恰当的配伍,在治疗顽固性、久治不愈性的常见中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基本治愈3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5.6%。结论温胆汤在杂病中疗效确切。

    作者:张仙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影响

    临床实践发现孕期体重增加明显者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和难产率均增加。因此,正确指导孕妇营养供给、防止体重增加过快,能有效地减少妊娠合并症和难产率。本文就休重增加明显与否分组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年龄23-28岁,无内科合并症,共476例。以分娩前体重增加15kg以上者为明显组186例;增加不到15 kg者为对照组290例,见表1、表2。

    作者:仇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胃苏颗粒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胃康灵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及Hp转阴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P<0.05。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70.9%,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胃康灵颗粒,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炎作用,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泛酸、嗳气、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杨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年来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为医院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护士的穿刺技术、专业形象、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穿刺后的固定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患儿的心理干预等因素有关。

    作者:覃菊英;李晓荣;岑在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乙型肝炎的感染及预防

    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母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要阻止 HBV 的传播,一方面要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健康人群。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减少母体及围生儿并发症和改善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以下简称: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的血糖给予控制对改善妊娠以及减少围生儿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效用。方法根据每一位糖尿病孕妇对自身血糖控制效果所表现出的满意度,将102例糖尿病孕妇分组:赞赏组(34例)和抵触组(34例)。与此同时,随机选取普通孕妇(即为正常孕妇)34例归为健康组。随后,比较赞赏组和抵触组、健康组的孕妇在妊娠期之中围生儿并发症以及自身并发症的患病情况。结果赞赏组孕妇在妊娠期中发生高血压概率比健康组要高,P<0.05;抵触组孕妇在妊娠期中早产、羊水量以及高血压病、围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都比健康组的高,P<0.05。结论根据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中的合理血糖指标实施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使母婴并发症大量减少,也可以使妊娠结局得到改善,应当予以临床关注。

    作者:冯养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内科80例急性腹痛诊疗体会

    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提高今后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天、2天、3天后腹痛消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经过3天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情况,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综合以上指标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入院治疗后,腹痛均有所减轻。但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势更明显,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P均<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少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杂性先心病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例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3例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进行其它的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结果2例患儿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基本纠正,血生化结果基本恢复正常,肾功能恢复,无继发腹腔感染,治愈出院。1例患儿在后期由于因心功能不全,出现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死亡。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尽早、及时有效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可以纠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病死率。腹膜透析期间,我们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管道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加强血液检测,加强营养支持,以及时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作者:冼金惠;李锦娜;温燕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胎便吸入综合征的表现及诊断

    新生儿胎便吸入综合征指足月儿过期产儿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吸入胎便污染的羊水,于出生后的2-3日内可发展为进行性呼吸障碍,而且在新生儿尿中可查到来自胎便的物质,严重者可合并气胸、肺炎、胎儿循环残留,甚至发生中枢神经障碍、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称“胎便吸入综合征”,又名“吸入综合征”( Aspiration Syndrome),在日本把本综合征称为“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 Massive Aspiration Syndrome)。因为大量吸入混有胎便的羊水是呼吸障碍的原因,尸检也证实肺内有大量羊水成分,但临床上确定是否有大量羊水吸入是困难的,故对此名称尚有争议。羊水中混有胎便是胎儿宫内窒息的表现之一,占全部出生儿的8-10%,但是,有羊水混浊未必都发生,其中仅约20%(妊娠总数的1-2%)导致新生儿“胎便吸入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达28%,在足月儿其病死率是所有其他死亡原因总和的20倍,由此可见其严重的后果,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胡佐钱;钱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MDA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合并症以及低治愈率的特点。近年来有大量试验资料表明,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受体被过度激活,是产生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性毒性作用,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NMD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Glu)的特异性结合受体,它可以直接开放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致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钙超载,终导致细胞死亡。这个作用机制在外伤、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明虎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的疗效

    目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小剂量甲状腺素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大多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甲状腺激素改变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小剂量的甲状腺素补充,能够有效地使得患者血中的游离甲状腺素含量得到提高,及时地纠正患者的心衰症状,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艳云;李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CT动态增强扫描及平扫在FNH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8例经手术证实为FNH患者的CT检测资料。结果平扫患者病灶呈等密度或者稍低密度;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均显著强化,但病灶中的瘢痕无强化现象;术前应用CT诊断FNH,其定性诊断准确概率75%,其定位诊断准确概率100%。结论 CT可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对FNH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品品;田静;刘保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晕切口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护理及疗效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行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乳腺手术治疗时,采用乳晕切口的方式并加以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内营养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内营养技术因其符合生理条件、吸收好、费用低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肠内营养治疗的内容、技术及注意事项,笔者搜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肠内营养治疗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内容搭配、给药途径及给药不良反应。

    作者:马晓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来比较加压锁定钢板( LPHP)与传统钢板治疗的疗效区别。方法分析2009年12月---2013月6月我院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59例,其中使用LPHP治疗的有29例,使用传统钢板治疗的有30例。然后对59例患者进行一年时间的随访,看看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应用LPHP治疗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与传统钢板治疗比较出血量比较少、手术时间比较短( P<0.05)。并且 LPHP治疗组术后的临床疗效比传统钢板治疗好。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LPHP治疗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作者:张永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龄股骨颈骨骨折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36例老年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高龄骨颈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预后情况得以改善,因此,在对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针对性个体化护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孙书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质增生的原因及症状研究

    骨质增生是一种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长期不良习惯以及破坏性外伤所导致,随着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医学界对骨质增生的关注必须得到加强。本文简要概括了对骨质增生的理解,分析了造成骨质增生的原因及其症状表现,并提出了有关骨质增生治疗上的建议。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和CT影响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类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 CT表现。结果黏液性囊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囊肿7例,无法判定1例。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7%(11/12)。结论应用CT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可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类型进行明确诊断,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诊断价值。

    作者:代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