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80例急性腹痛诊疗体会

杨少峰

关键词:内科急性腹痛, 头孢曲松, 糖皮质激素,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提高今后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天、2天、3天后腹痛消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经过3天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情况,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综合以上指标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入院治疗后,腹痛均有所减轻。但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势更明显,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P均<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5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1例,年龄70-85岁。其中单纯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4例,合并胆管结石梗阻性胆管炎31例。38例术前有手术史或合并症。入院后24 h内手术者13例,入院后经24-72 h保守治疗无效后改为急诊手术者4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选择使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甲硝唑等抗生素抗感染,同时加强对原发基础病及并发症的治疗。55例患者中治愈出院38例(69.09%),出现术后并发症16例(29.09%),死亡1例(1.82%)。结论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根据病情积极采用个体化治疗可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子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脑血管疾病病后继发癫痫86例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癫痫在临床上的表现特征,寻求佳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MR I确诊)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结果86例脑血管疾病出现继发性癫痫患者,54.7%的患者是由原发病脑出血引起的,39.5%的患者是脑梗死引起的,5.8%的患者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57%的患者是部分性癫痫发作,与患者原发性病灶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与患者的原发性病灶、癫痫类型以及癫痫发生的时间有关。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对癫痫的控制作用强。

    作者:佟智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初产妇的围产期心理干预及护理评价

    目的观察研究初产妇围产期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方法对169例符合产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各产程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并进行问卷评价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本组169例,满意度调查:满意140例(82.84%),基本满意28例(16.56%),不满意1例(0.59%),总满意度99.41%;心理护理效果:显效136例(80.47%),有效31例(18.34%),无效2例(1.18%)。总有效率98.82%。满意度与心理护理效果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并取得产妇的高度满意、高度配合,可降低产道分娩的焦虑、恐惧和疼痛感。提高心理护理效果。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的操作及护理

    血液灌流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等。[1]由于它的特殊功效,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时,能更好的清除肌酐、尿酸以及中分子物质等。[2]临床上也更多应用于药物和毒物中毒的抢救治疗。因灌流器要有充足的预冲和保留的时间,患者往往需要先行血液透析治疗,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因此如何做好血液透析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器的操作十分重要,可以减少患者漏血和凝血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我透析中心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血液透析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器联合治疗的患者实施以下操作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下。

    作者:朱鸿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胆漏、肠梗阻、胆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慧;那顺布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对50例入院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了解到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到相应对策,提高医院人性化护理水平。

    作者:刘瑞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综合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ICU收治着各科室中危重的病人,尽管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精英的护理人员,有严密动态的监测、治疗、护理,但仍有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即ICU综合征。本文通过对ICU综合症原因及护理对策的浅析,希望今后更好地护理ICU综合症病人。

    作者:陆夏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室温下未梢血放置时间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25℃室温下未梢血放置不同的时间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取门、急诊100例患者未梢血,在室温25℃使用 SYSMEX 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分别于即时(0min)、5min、20min、30min、1h、2h进行仪器检测,对WBC、RBC、HGB、PLT计数进行分析。结果 RBC及HGB各时间段与即时(0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WBC、PLT即时与5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即时与20min后各时间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min与其后各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室温25℃未梢血放置时间20min内对 WBC、PLT 细胞计数的影响较大,检查以20min 后为较准确。

    作者:李秀姿;李东方;廖衍强;吕庆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护理中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妇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6.8%,对照组则为68.4%,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则为73.7%,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消化内科中胃下垂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忙碌、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很容易就找上门来了,胃下垂是现代临床上很多见的一种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消化内科中对胃下垂疾病病因,并对怎样引起胃下垂的主要原因做一阐述,后对如何预防和治疗胃下垂疾病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措施。

    作者:关军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胺酮-芬太尼在小儿臂丛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臂丛麻醉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麻醉采取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麻醉,B组患者麻醉采取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进行。结果 B组患者在清醒时间以及躁动现象明显低于A组,并且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米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滋阴祛风止痒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缓慢,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发展病情逐渐加重,且部分病人彻夜难眠,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的状态出汗减少,皮肤处于干燥而发痒,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目前的现代医学治疗措施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效果。多采用一些对症治疗,多采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药物。但病情容易复发、疗效欠佳。为解决这一难题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患者解除痛苦。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汇集多年的临床经验筛多种中成药。并辨证施治随证加减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疗效显著,现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王伯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特色藏医霍梅灸法护理外科手术病人

    目的探讨分析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对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进行,将临床上14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手术及麻醉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72例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72例患者采取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后对144例外科患者治疗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72例患者的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通过对72例外科病人进行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有利于改善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模式,促进外科护理向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桑姆;普赤·央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缓释药用材料的发展及缓释型降血压药物应用特点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缓释药用材料已经被应用于许多的领域,它不仅增强了药物作用的时间,而且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缓释剂型的优点,以及中国高血压的现状,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如何正确的使用降压药物以及缓释型降压药物在临床上的优势。

    作者:王晔;朱顺;曹霞;陈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宫颈癌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术顺利完成手术,其两组淋巴切除的数量比较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而腹腔镜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由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临床效果好,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具有可行的治疗手段与临床价值。

    作者:金晓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麻患者护理质量分析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全麻患者手术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全麻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借鉴。方法从我院的麻醉恢复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全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其中儿童组300名,成人组300名,老年人组400名,并对他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术后患者发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分别有154例,64例,139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儿童组和老年人组明显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和老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对此类特殊人群,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术后能更好更快恢复。

    作者:石红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前后头皮脑电图的比较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前后头皮脑电图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皮质脑电图进行适当的监测,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5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病因较为明显,30例患者的病因较为模糊,所有患者中,有40例患者存在癫痫家族史,但其病因不明显。结论在对癫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皮脑电图检测对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在评价患者的手术疗效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头皮脑电图结果已经成为了癫痫诊断、分型、外科手术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主要依据。

    作者:韩继霞;张君臣;董骞;郑彬;王秀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实验的应用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在这一学科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属于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整个教学工作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赣州卫校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情况,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赖素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病例中的20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整体化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方式。结论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穆荣红;刘保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病护理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10%,成为老年型社会。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患者年龄逐年增加,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8811万老年人口中有1000多万人患高血压;600多万人患心脏病;580万人受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受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害的老年人也都以百万计算。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91.7%,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做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任务和科研课题。目前,我院提出护理工作人性化个性化,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进行护理,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