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住院患者72例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屠艳君

关键词:老年人, 住院患者, 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72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药物总共有10大种类,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以及神经系统用药,其主要的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紧随其后。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给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所需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疗与护理体会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老年痴呆症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老年期痴呆中除少数可由于其他年龄阶段所见的疾病,如外伤、肿瘤、感染、中毒和代谢障碍外,主要系由脑退行性变和血管性病变所致,其中以阿尔采默病( AD)和多发梗塞性痴呆( MID)为常见。国外资料显示,≥65岁的老人中,有明显痴呆约占4%-5%,≥80岁者可增至15%-20%。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本世纪末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总数将达600万左右,这将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第4位死亡原因。因此,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防治已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科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2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认为心理治疗和护理对维护老年痴呆症智能、延缓痴呆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解毒化湿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解毒化湿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使用解毒化湿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退烧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疱疹消讨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化湿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谢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妇产科的常规护理

    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分娩提供了生命的保障,生孩子不再是让广大妇女恐惧的事情。为了让产妇顺利进行生产和更好的康复其产后体质,妇产科的常规护理越发得到医院的重视。本文对产前护理的正常待产护理、妊娠剧吐的护理和胎膜早破的护理进行分析,同时对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产后标准护理及其哺乳期的乳房护理进行了探讨,为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

    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应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心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有效规避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在普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在普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细化,详细说明疾病的病因、解剖、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并发症护理等,制订成图文并茂的册子,应用于普通外科低年资轮转护士的护理教学中。结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后,明显缩短低年资护士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时间。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后提高了普通外科教学质量及效率。

    作者:李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70例,根据老年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急诊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0例老年患者采取保守治疗;30例老年患者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保守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的无效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程度和身体状况,结合临床治疗经验,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萍;梁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卒中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4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给予有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防治应激性溃疡、维持电解质平衡及预防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的3天后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2%。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具有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血肿周围缺血,改善神经营养,对脑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遂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葡萄胎清宫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行清宫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葡萄胎行清宫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结果36例患者均已治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葡萄胎清宫术患者的护理,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早愈。

    作者:唐小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对照组采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好。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对50例入院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了解到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到相应对策,提高医院人性化护理水平。

    作者:刘瑞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年来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为医院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护士的穿刺技术、专业形象、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穿刺后的固定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患儿的心理干预等因素有关。

    作者:覃菊英;李晓荣;岑在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护理

    院前急救与转运是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挽救患者生命的责任,是急诊医疗服务的前沿,也是抢救患者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1]。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关键的环节。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采用微电脑控制,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院前急救和转运时使用。我院急救中心从2010年起为救护车配备了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对我院36例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实施院前转运的危重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6例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脑动脉瘤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脑动脉瘤患者36例,予以血管内的介入栓塞手术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脑动脉瘤患者予以血管内的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痊愈88.89%,无患者死亡。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予以血管内的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以期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洪松;张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标本的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尿液标本采集时间对尿沉渣的检验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尿标本检查的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集同一天晨尿、随机尿。对两份尿液标本均使用全自动尿标本有型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尿沉渣检验结果。结果随机尿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和管型检验结果与晨尿标本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标本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具有一定的影响,晨尿标本的送检结果更准确,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蒋琼;陈晓玲;曹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心理干预对空巢老人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空巢老人实施心理干预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社区内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筛选出47例抑郁症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并调查对抑郁症的影响。结果本社区空巢老人抑郁症检出率为17.6%。实施心理干预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空巢老人抑郁症,增强其幸福感,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洮县人群中脂肪肝与肥胖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我县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趋势及与肥胖(超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1500例,对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的患病男女间有统计学差异(X2=19.89,P<0.01),40-49岁发病率明显高,脂肪肝组并肥胖(超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县应大力开展脂肪肝预防的健康教育,从而使人们意识到脂肪肝与肥胖(超重)有密切关系。

    作者:彭远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运用

    为加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本文总结了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循证护理的情况,旨在帮助护理工作者认识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郑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0例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治体会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膜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终因腹膜严重污染而危及病人生命,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如何正确掌握三个危险因素,本文谈了个人体会。

    作者:钱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一天一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子宫和肌瘤大小、血清中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激素变化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及孕酮变化,治疗后各项数值均有显著变化,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登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复检规则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做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血液标本,使用 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并分析其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结果经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血液标本呈真阳性的有182例,占18.2%,呈真阴性的有706例,占70.6%,呈假阳性的有104例,占10.4%,假阴性为8例,占0.8%,复检率为28.6%。结论科学合理的复检规则,能够为血常规检查质量作保证,同时也能降低复检率,从而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报告,便于医生展开更科学的治疗,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申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