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合并急性丙肝抗病毒治疗1例疗效观察

郑海兵

关键词:艾滋病, 急性丙肝
摘要: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尤其是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所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机会大大增加。然而,当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合并丙肝后,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并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对我院收治1例艾滋病合并急性丙肝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索治疗胫骨骨髓炎,骨不连的新方法

    目的探索治疗胫骨骨髓炎、骨不连的新方法。方法将病灶病骨大块切除,用外固定支架缩短加压固定病骨切除骨的两断端,同时在干骺端用自行研制的针锯潜行截骨,用同一支架进行缓慢延长,恢复肢体长度。结果共用此方法治疗10例病人,全部是属于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而且都是骨外露,由于骨髓炎、骨不连,经用各种常规手术及治疗未获成功,使用大块病骨切除,外固定架加压压缩固定,同时在干骺端用自行研制的针锯潜行截骨,恢复切除病骨的长度。10例分别切除病骨死骨3.0-14公分,干骺端分别延长3.0-14公分,全部获得成功,骨髓炎治愈。结论大块病骨病灶切除缩短加压固定是治疗骨髓炎及骨不连的一种方法,干骺端截骨延长可以完全恢复切除的长度,恢复患肢功能。

    作者:姜振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的办法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7例高龄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办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术后1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显著,总康复率为96.6%,术中未出现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前外侧入炉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陈建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对痤疮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

    痤疮( ACNE)是青春期常见性、多发性皮肤病。好发于毛囊皮脂腺丰富的面颊、额部等。临床治疗较棘手,严重时可致病变部位发生结节、囊肿或瘢痕等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所以痤疮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对身体的影响[1]。本文旨在探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对痤疮患者负性心理及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永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道壁裂伤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阴道壁裂伤的原因分析,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内就诊阴道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阴道壁裂伤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阴道分娩阴道壁裂伤与催产素应用相关。分娩时由于母儿解剖生理上的异常:①产程进展过快;②加腹压、妊娠合并生殖道炎症;③巨大儿;④难产,产钳的使用。结论重视阴道壁裂伤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和控制阴道壁裂伤的发生。

    作者:李霞;卫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目的通过对17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儿童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都在入院前后摄开口位X线片1次,治疗期间症状缓解后再摄同样条件下的X线片一次进行对比,必要时加做颈椎三维 CT并重建或MRI检查,正位X线片可以了解有无侧向移位及旋转移位,侧位片可以测量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以第4颈椎水平为准)。如果颈疼和斜颈症状比较轻,而且持续存在不到1周,简单的用颈托领固定和口服止疼药物。持续1周以上,应该采取卧床休息、颌枕带等牵引和使用止疼药物。如果寰椎相对于枢椎向前移位,应该进行逐渐复位,并在矫正的位置上用头颅-躯干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病史已持续1-3个月,通常需要头颅环-躯干塑料背心牵引,持续3个月以上需要采取寰椎与枢椎融合手术。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X线片示齿状突居中,双侧寰齿间隙正常,CT提示寰前间隙正常,无1例复发,未留畸形,颈部旋转及屈伸正常。结论开口位X 线片是初期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理想的手段,对于诊断不清而又高度怀疑本病的,可以加做CT扫描和重建,治疗上以保守为主,难复性病例,可以采用后路植骨融合手术。

    作者:王晓乐;赵志坚;陈坤峰;白天峰;陈道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82例外伤性鼻骨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鼻是面部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骨骨折( Nasal Fracture)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鼻骨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宝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合理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比使用小儿解表颗粒与抗生素同时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儿解表颗粒组60例)和对照组(抗生素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而且治疗组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优于抗生素,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素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占48例,显效占20例,有效占16例,无效占6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在普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在普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细化,详细说明疾病的病因、解剖、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并发症护理等,制订成图文并茂的册子,应用于普通外科低年资轮转护士的护理教学中。结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后,明显缩短低年资护士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时间。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后提高了普通外科教学质量及效率。

    作者:李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的放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的8例肺癌患者进行不同剂量的常规放射治疗。疗程一年,并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比3年内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存活率差异。结果经调查发现肺癌患者的3年内存活率与放射治疗的剂量有一定关系,以30Gy-39Gy剂量组低,50Gv-59Gy剂量组高。结论肺癌患者以高龄人群为主,并多发于晚期,采用放射治疗,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对甲状腺术后护理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72例患者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2%;观察组73例患者中,发生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研究。方法对我院诊治的98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给予多种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对症治疗与心理护理手术成功的患者95例,失败的患者是3例。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这也是符合当今的医疗模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淑贤;黄恩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与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35例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护理,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我科35例酒精性肝病例诊治护理的回顾性分析,实施对症治疗,健康教育,心理、饮食在内的细致护理。结果治愈酒精性肝病23例,好转7例,死亡5例。结论患者精神情绪波动大;酒精性肝病特点是病情反复,难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需细心观察病情,耐心护理,加强患者教育,是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素英;周海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脏穿透伤行心脏修补术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通过抽取我院10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手术抢救与护理,总结心脏穿透伤患者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心壁裂开修补、心包开窗引流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急救护理,术后监测生命指征、尿量,保护脑细胞,加强呼吸系统及相关方向的管制,防止其他症状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进行心脏修补术后,有8例成功,2例抢救无效身亡,抢救成功率80%。本组无一例患者因为术后所产生各种引发的症状。结论严格细致的观察患者术后病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其他症状的引发。

    作者:段艳红;谢国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将其纳入AMI常规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4例经确诊的AMI患者,按Killip法将其分为4个心功能级别,检测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cTnI、CK-MB,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收集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的NT-proBNP水平为(2976±1247)pg/ml,对照组为(104±59)pg/ml;AMI患者中的 NT -proBNP与CK-MB(r=0.171)、cTnI(r=0.512)水平升高呈正相关;AMI患者中的NT-proBNP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纳入到AMI常规检查项目中,为AMI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风险判断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作者:彭芝斌;邓世磊;杨泽敏;李波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规范化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质量的影响

    病案规范化管理是近年来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对规范化病案管理重要性的分析,探讨建立、健全规范化病案管理制度的方法,强调规范化病案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是提高病案质量的关键。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1年07月---2013年07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将他们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7d、14d、28d的生存率分别为(12例,80.0%)、(9例,60.0%)、(4例,26.67%);对照组患者在7d、14d、28d的生存率分别为(8例,53.33%)、(0、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对器官的保护作用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50例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面部麻木的患者占2例,并发小脑血肿的患者占2例,并发轻度面瘫的患者占1例,并发口唇疱疹症状的患者占2例,并发颅内低压症状的患者占3例,并发脑脊液漏症状的患者占1例,听力下降患者占1例。结论针对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椎牵引配合倒悬整脊治疗63例颈源性眼病

    颈椎相关疾病以头面、五官症状、颈背及上肢症状为主,兼有呼吸、消化、泌尿、循环、运动等系统病症。近年伴随人类文明进程的加速,尤其是相当多的行业,涉及颈椎的高强度工作,如办公文案电脑使用的高频度,长时间。以及驾驶,美容,美发等职业特点进一步加重人类颈椎的负担,甚至超过正常颈椎的生理承受,从而产生相关的病理症状。在颈椎的相关疾病中,与眼部症状相关的病症也由此增多。传统治疗往往疗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并且手法治疗和治颈椎牵引是分开进行的,而在倒悬牵引的状态下可以很好的将颈椎牵引与手法整颈相结合。从而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数年末笔者采用倒悬牵引下配合手法温脊治疗颈椎相关疾病中与眼部症状相关的病例63例,均取得令人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静思;徐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救护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理

    炎琥宁系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关于该药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较少,偶见皮疹等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较为少见。过敏性休克是炎琥宁的一种不良反应,也是严重的,如抢救不及时有效,将导致患者死亡。本科2011年12月成功抢救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总结急救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存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