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臣
目的对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法治疗腋臭与无水酒精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已确诊的腋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40例行A型肉毒杆菌局部注射法,B组40例行无水酒精注射法。随访半年观察其效果。结果 A型肉毒杆菌局部注射法治疗腋臭共40例,治愈3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法治疗腋臭40例,治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较无水酒精更简单,有效。
作者:刘玉丽;范雅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宫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发病率、镇痛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杨锦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引流治疗技术(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创面清创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使用负压创面治疗联合创面清创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论负压创面治疗联合清创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
作者:梁美琼;周天蓉;麦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行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乳腺手术治疗时,采用乳晕切口的方式并加以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患侧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等,术后复发或转移与手术的范围密切相关。本组3例术后复发转移者均为患侧叶部分切除者,占该术式的33.3%;其他术式术后无复发转移者。结论应依据病灶的部位、数量、有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选择相应术式,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及减少复发和转移率。
作者:张岩;张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遵义市麻风病人生存状况,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救助措施。结果调查病人960例,外迁31例,失访155例,死亡115例,存活659例。存活病人中Ⅰ级畸残77例,Ⅱ级畸残218例,无残疾364例。结论麻风病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实现麻风病人与社会融合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吴铁菊;李林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术后均随访2年,按照 cassebaum 标准进行功能测评,优31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6.0%。结论肱骨远端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使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患肢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四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和探讨了胃癌通过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胃癌患者15例,通过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后,对于不同的胃癌类型,采取全胃或近端胃切除的手术治疗,其中施行全胃切除手术10例,近端胃切除手术5例,并分析不同的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对患者术后3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生存率进行统计为,以1例治疗后18d死亡。结论为根据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针对性的急救手段,能够有效清除癌细胞,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王延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合理补液速度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3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创伤性休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补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补液速度保持不变,采用休克指数公式调整治疗组患者的补液速度,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复苏无效,11例患者复苏有效,补液速度准确率为73.33%。治疗组1例患者复苏无效,14例患者复苏有效,补液速度准确率为9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休克指数公式调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补液速度,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总计采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1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者治愈73例,好转8例,治愈率高达90.12%;住院时间3-7天,平均为4.6±0.7天,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针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治疗,除了止血效果满意、视野清晰之外,治愈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锦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为围手术期中医特色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46例老年股骨颈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精心实施中医适宜及有效预防并发症,重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结果46例老年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能扶拐出院。结论中医特色围手术期护理,防范了感染;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闫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指尖毛细血管全血糖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判断指尖全血糖检测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一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57±4.2。分别同时使用指尖毛细血管全血糖检测和静脉血糖检测并记录两组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的检测中指尖毛细血管全血糖检测的结果与静脉血糖检测的结果相差较小在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85>0.05)。结论指尖快速血糖与静脉血浆血糖的结果差异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允许的偏差范围可以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保证了相关疾病的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刘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人作为一名妇产医院的进修护士,在产科病房进修期间,认识到剖腹产术后护理的不稳定性因素非常多,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与之相应的剖腹产后的护理也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护理和心理的护理。本文主要就此两方面展开探讨。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增强护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作者:刘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性高血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以加味血府逐瘀汤加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压的变化。结果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头晕、头痛、头胀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率25.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率12.1%,总有效率75.8%,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在治疗瘀血性高血压头痛、头晕及降压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京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育龄期健康女性正常阴道菌群中,乳杆菌占优势。乳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乳杆菌形成的菌膜可保护宿主的阴道壁,使其不受其他微生物的侵害。以乳杆菌活菌制剂为主的微生态疗法则是通过扶植乳杆菌等正常菌群,拮抗治病或条件致病菌,来调整和恢复生态平衡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方法。
作者: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护理学员讲好一堂专题讲座就是每个护理教员都将面临的一堂必修课,也是我们提高护理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护理教员应如何备课,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以下综述。1、精心备课:了解情况、有的放矢;掌握深度,广度;抓住重点、难点;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总体设计要得当;主题思想要明确;从共性到个性;逻辑与层次要分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衔接要自然;3、精心安排教学方式:讲授应留有余地;提问与课堂讨论应适当穿插;提问方式合理安排;后还需温故而知新。综上所述,如果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必然能够对护理临床实习学员的业务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作者:汪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和CT影响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类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 CT表现。结果黏液性囊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囊肿7例,无法判定1例。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7%(11/12)。结论应用CT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可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类型进行明确诊断,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诊断价值。
作者:代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环形电极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通过妇科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8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1次成功率98.0%,手术时间5-15min,平均6min,出血量5-10ml,术后无感染。结论 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疾病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尔西达·阿不都热依木;索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静脉输液应用临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药物发挥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新技术对静脉输液中的渗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静脉“绿色通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尤其是对长期静脉输液、血管穿刺困难者以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优势。
作者:贺廷蓉;黄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