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杨锦春

关键词:鼻内镜, 顽固性鼻出血, 临床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总计采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1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者治愈73例,好转8例,治愈率高达90.12%;住院时间3-7天,平均为4.6±0.7天,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针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治疗,除了止血效果满意、视野清晰之外,治愈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在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征( PCOS)中的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收集PCOS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罗米芬,观察组予以克罗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空腹胰岛素以及睾酮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患者的性激素异常状况,有效促进患者排卵以及妊娠功能的康复,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英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行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牛莉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50例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经过临床实践,分析 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0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他们实施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之后,显效患者有16例,有效患者有14例,总有效率为60%;症状没有缓解并死亡的患者有5例,占总数的10%。经过两个疗程治疗之后,显效患者22例,有效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80%。出现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出现多的为髓抑制,但非血液不良反应表现的并不显著。该组患者都出现了血小板减低和粒细胞缺乏,同时出现了严重感染症状,其中20例败血症,5例肛周脓肿,4例肺部曲霉菌感染,3例严重出血。结论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取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医生对症选用。

    作者:郝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指导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指导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呼吸指导。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呼吸指导以及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推拿手法完成后外敷中药,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能解除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学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基础治疗+缬沙坦+黄葵胶囊组(治疗组)和西医基础治疗+缬沙坦组(对照组1)以及单纯的西医基础治疗组(对照组2),分别检测三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量、血清尿素氮、血肌酐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血肌酐下降程度与血清白蛋白含量上升幅度相对对照组1、2都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缬沙坦及黄葵胶囊结合西医基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较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疗效要好,尤其是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应用后的西医基础治疗组能更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CT血流灌注对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探讨和分析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试验组)与60例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两组人群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灌注扫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右嗅区脑血流和脑血容量分别为(14.65±6.38)、(20.21±5.13);(2.57±0.79)、(1.88±0.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进行诊断,能够做到及早地发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虎;李晓兰;翟广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4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采取胺碘酮治疗,给予有效的用药护理治疗,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用药后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下降情况,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此组患者中显效率70.3%,有效率25.9%,总有效率96.2%,无效率3.7%。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使用胺碘酮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临床治疗得到效果的,加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姜慧玲;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抗孕酮载体类药物,在现代妇产科临床抗生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米非司酮的药物作用机理分析以及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应用总结,为临床使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结合临床数据资料观察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应用腔镜治疗8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腔镜技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结果8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经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50±4.3min,术中出血量20.4±3.2ml,书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输卵管通畅71例,通畅率达83.5%,不畅8例(9.4%),阻塞6例(8.23%)。随访1年,其中妊娠59例,妊娠率69.4%。结论应用腔镜技术可以及时准确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显著提高输卵管的通畅率和妊娠率。

    作者:王礼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并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血气、电解质及BUN等变化情况,做好出血的预防和监测,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随时酌情调整治疗方案。结果40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和心理护理、观察各项指标、做好出血的预防和监测、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和其他护理措施综合治疗后,对照组治愈率为70%,死亡率为30%;观察组治愈率为85%,死亡率为1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精心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马俊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安全屏障在医疗器械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针对目前医疗器械在临床护理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设计相关的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安全屏障,保障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对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成立相关的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管理小组,对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确定好医疗器械的重点管理对象,并对医疗器械所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及总结,设计相关的标识屏障和管理屏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知识培训,建立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统计和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在应用安全屏障之后,医院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得到有效地减少。结论提高了医疗器械护理管理质量,有效地避免和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提升其的管理质量。

    作者:李新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和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效率,从而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0名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产妇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目的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四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16例,死亡6例,随访16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1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支持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会存;李格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54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脊柱结核为骨结核中发病率高者,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必要时同时行植骨术及植骨内固定手术。我院骨科自2008年1月---20012年12月共施行此类手术25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丰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转送体会

    目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发病快,病情急骤,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常有严重后遗症,且多危及患者生命。方法对我单位2011年4月---2013年4月共转送9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转送情况分析,脑出血78例,神志清醒9例,浅度昏迷21例,中度昏迷27例,深度昏迷21例(其中上呼吸机12例)。结果9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过快速、有效的转运,安全转入相关医院94例,占97.9%,2例病情恶化,途中死亡,占2%。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如能够及时、安全地转运至有能力救治的医院救治,则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08--2012年汝州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2008年---2012年汝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麻疹疫情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2012年汝州市共报告麻疹312例,年均发病率为10.18/10万,发病高峰期为2008---2009年;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均有报告,平均发病率高乡镇为王寨乡17.93/10万,低为小屯镇4.44/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1.45%,其次为学生,占9.94%;发病以5月龄-3岁年龄组为主,占67.31%。结论麻疹接种率和及时率低是导致2008---2009年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开展强化免疫后无麻疹病例发生,说明麻疹强化免疫是减少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文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整理和综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这一年期间收治的8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资料,分析针对其进行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对患者的血管通路护理、血糖的控制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的85例血液透析患者有45例病情好转,15例患者由于自己的原因放弃治疗,5例患者转院治疗,20例患者因并发症死亡。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是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对患者进行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也取决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

    作者:周莒红;魏延乐;房启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44例,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复发率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5%,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糖尿病复发率为6.94%,低于对照组16.67%与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汪中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耐受情况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两组在残奶量、呕吐、腹胀消失及体重增长等方面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胃肠动力,从而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作者:贺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