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琼;周天蓉;麦梨芳
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陆正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大黄黄连水煎剂灌肠治疗小儿风热挟滞型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抗菌、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大黄黄连水煎剂灌肠及必要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照组予必要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黄连水煎剂灌肠治疗小儿风热挟滞型外感发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小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研究质变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加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出现腹胀、胃潴留消失、呕吐消失时间也都早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其肠胃功能,促进早产儿的发育。
作者:张先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方法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毒药物/毒物的特征选择多种血液净化治疗。结果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74例,52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重症中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护理的重点包括:熟练掌握各项血液净化技术、严密的病情监测、严格的无菌操作、良好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作者:王超英;温丽贞;杨水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的保胎成功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离断指(肢)体再植术后,是显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这一技术在20世纪中叶才发展起来,我院从2013年1月至7月份共做此类手术130例,成功率在95%以上,这和术后医护人员的正确护理息息相关。
作者:田军艳;赵亚茹;陈影影;高欢欢;王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成药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因其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医药工作者和患者认可。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中成药标准发展现状,从依法合理用药、辨证合理用药、配伍合理用药、安全合理用药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方法,对于规范临床医师、患者合理安全有效使用中成药有着指导意义。
作者:周虎田;王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淋巴结病变,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但以颈部淋巴结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1]。单纯用药不但疗程长,且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淋巴结有完整的包膜,抗结核药物很难进入淋巴结内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2]。近年来手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本院采用抗结核药物加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中临床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本科室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美;王凤莲;孙朝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析个体化运动方案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胃肠道疾病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按胃肠手术的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给予研究组的患者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比较发现,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较短。结论体化运动方案能有效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
作者:王天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患动静脉内瘘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内瘘侧肢,实验组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内瘘侧肢。结果实验组的动静脉内瘘的瘘道增粗、增长;对照组的内瘘无明显变化,经χ2检验,P <0.05,具有差异性。结论针刺康复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的形成和使用时间的延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及总结。结果5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42例治愈,9例显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1%。结论给予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徐启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6.92%(10/13).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临床凡遇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干咳少痰者或有双肺弥漫性网格状结节样间质浸润者,应高度警惕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可能,早期、足量、足疗程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莉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电子医嘱收费时常见的问题,如与收费项目、沟通、科室管理及少收或漏收费等,提出及时发现收费管理缺陷、制定合理收费管理措施、减少费用纠纷,是解决收费问题的重要管理措施。
作者:陈平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就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展开比较。结果两组10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接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堵塞,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妊娠率高,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红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是一种利用短暂适量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 ME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兴奋躁动、抑郁症及木僵的疗效更好[1]。我病区于2013年6月采用MECT治疗1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木僵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06月期间收治了患有牙周炎患者4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正畸治疗,在进行正畸治疗之前试用了牙周序列的治疗,并且牙周序列的治疗贯穿于整个正畸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于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对于这些患有牙周炎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和牙周序列治疗之后,进行的关于牙周的各个方面的数据的检查结果都比治疗之前有明显的改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当中起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白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不可切除和局部转移的胆管癌经有效的胆道引流后,放疗联合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与延长寿命,联合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金京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鼻是面部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骨骨折( Nasal Fracture)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鼻骨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宝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穿刺肝癌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肝癌患者1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栓塞介入治疗,并配合全程个性化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相应的治护措施后,患者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3例患者在治疗之后肿瘤血管彻底消失,2例术中血压升高,均未发生感染、腹痛腹胀、尿潴留、肾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精心护理的条件经桡动脉穿刺实施栓塞介入术治疗肝癌,可取得显著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海燕;李喜娓;关英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诸体位改变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进行喘息性肺部炎性疾病治疗的56例患儿进行不同体位诊断后的临床资料和测定参数分析。结果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各潮气呼吸参数均有显著性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测定时,对患儿的体位进行统一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诊断误差的出现。
作者:黄传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