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华;张曙;章建国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 cm13例,>5 cm 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 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 Fuc-T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 Fuc-T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腾腾;王若明;丁一;乐晓萍;僧国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探讨2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6例,ACS患者23例,以健康成人2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60和TNF-α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6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均<0.001),SAP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SP60与TNF-α水平无相关性(r=-0.146,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P60水平升高,可反映患者体内的免疫状态.
作者:李莉;张曙光;张金盈;刘春艳;孙同文;董淑娟;张彦军;刘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作者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2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樊伟林;潘亚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中β-榄香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分析方法.方法:小鼠血浆中加入2倍体积的乙腈提取出β-榄香烯用于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90∶10),检测波长为205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血浆中其他组分不影响β-榄香烯的检测,在0.4~24.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60.73 X-24.12,r=0.999 6),相对回收率>(95.70±3.07)%.结论: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测定血浆中β-榄香烯的浓度.
作者:王艳芝;郑甲信;史启君;王彩莲;邓意辉;毕殿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学科研设计和数据分析过程中,检验功效l-β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应用SAS 9.0对2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3组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的案例做检验功效的计算.结果:当P<0.05时,若样本含量不足和误差较大时,将导致检验功效较低(<0.75),其结果不可靠.结论:采用假设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时,要告知读者发现有差别的能力有多大,即P<0.05时应在其结果表达中呈现检验功效的大小.
作者:吴迪;孙锦峰;冯丽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以往仅用于子宫脱垂的患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无生殖器脱垂而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患者.与腹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相比,TVH具有不开腹,胃肠道基本不受干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1-2].
作者:史惠蓉;贾艳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步制粒法制备美诺佳颗粒的工艺特点.方法:以糊精、蔗糖粉等作为一步制粒的底料,喷入中药流浸膏进行制粒,同时湿法制粒.结果:与传统的湿法制粒相比,一步制粒法制备的颗粒符合药典要求,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好、质量稳定;制备时间、物粒损耗均小于湿法,生产工艺简单,工作强度小.结论:一步制粒法制备的美诺佳颗粒符合GMP生产的要求,可在大生产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甲信;王艳芝;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制备并鉴定抗人蛋白酶激活受体3(PAR3)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人PAR3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AR3 mAb.采用捕获ELISA法鉴定mAb的Ig亚类;通过ELISA、流式细胞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斑点杂交技术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2株可稳定分泌抗人PAR3 mAb的杂交瘤细胞,其分泌的mAb均为IgM.斑点杂交技术分析表明,其mAb能与PAR3抗原有效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mAb与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结肠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及疑似肥大细胞、扁桃体和包皮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的反应呈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2株mAb与人肺腺癌A549细胞胞内及膜上的PAR3均呈阳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制备抗PAR3 mAb,为变态反应性和炎症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试剂.
作者:易婷婷;何韶衡;陈霖菲;黄阗;付意玲;方泽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抽取的河南省3个国有企业的所有员工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析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性特征的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状况存在差别(P<0.05或0.01).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各维度大部分与工作倦怠的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P<0.05或0.01).衰竭的预测变量有N量表得分、任务过重、职业环境、任务不适、责任感、理性处事、自我保健;消极怠慢的预测变量有任务不适、P量表得分、任务冲突、任务过重、职业环境、自我保健和文化程度;专业低效能感的预测变量有任务模糊、P量表得分、任务冲突、任务过重、任务不适、理性处事、社会支持、娱乐休闲、婚姻状况、文化程度(P<0.05或0.01).结论:人格特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是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变量.减少职业紧张、增加应对资源、同时注意保持适量的工作要求数量和适度的责任感可以减轻工作倦怠.
作者:周财亮;朱伟;苏东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脑灰质异位症属先天性神经元移行异常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中枢系统其他畸形,自CT及MR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病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1-2].2000年至2005年,作者采用MRI诊断脑灰质异位症患者2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程敬亮;胡瑛;高剑波;李建灵;杨涛;李荫太;张战利;任翠萍;高雪梅;周志刚;郭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改善,户外活动增多,生物中毒发病亦逐渐增加,其中蜂蜇伤常见.蜂螫伤以蜂毒致病,蜂螫伤后轻者只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有蜂毒吸收性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出血、溶血、休克、昏迷、心、肝、肾功能衰竭,以致死亡[1].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病率低,病情危重,治疗困难.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作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蜂蜇伤致MODS患者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坤峰;邱红渝;刘芳;张杰;樊均明;干昌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近端干骺端是感染、转移瘤等疾病的好发部位,这与干骺端含红骨髓且红骨髓血供丰富有关[1],因此了解不同年龄段干骺端红骨髓的含量及分布有重要意义.Moore等[2]认为1~25岁干骺端主要含红骨髓,然而作者在工作中发现STIR脂肪抑制序列显示干骺端并不全含红骨髓.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作者选择45例志愿者观察STIR序列干骺端骨髓的分布,并与Moore等[2]的结果对照分析,期望能准确反映红、黄骨髓在股骨近端干骺端的分布.
作者:牛金亮;孔祥泉;冯敢生;王峻;韩萍;苏晋生;谢维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先天性腭裂修复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恢复期呼吸道管理难度增大,拔管时要求苏醒完全,无躁动,否则易引起并发症.丙泊酚是一种体内无积蓄、苏醒迅速而完全的静脉麻醉药[1],瑞芬太尼是短效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可控性好[2].作者2004年5月至今对120例不同麻醉下腭裂修复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苏瑛;孙振涛;马民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体舒通对大鼠慢性环孢素A(CsA)肾病(CCN)的改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在低盐饮食基础上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皮下给予CsA15 mg/(kg·d),治疗组同时给予氨体舒通20 mg/(kg·d)灌胃.第14天和第28天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处死前入代谢笼收集24 h尿,测尿肌酐及血肌酐(Scr),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放免法测血浆醛固酮水平.肾脏组织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第2周开始至第4周末,模型组大鼠Ccr降低,单个核细胞计数、TGF-β1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醛固酮、间质纤维化积分在第4周末明显升高;给予氨体舒通治疗后,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向正常方向发展.结论:醛固酮在CCN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中起了重要的致纤维化作用,氨体舒通通过抑制肾组织中TGF-β1表达和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的浸润,对CCN起到改善作用.
作者:喻青;刘章锁;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经济收入水平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经济收入水平、膳食结构和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调查,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能量、蛋白质、胆固醇和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高于RNI,钙、膳食纤维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低于RNI;碳水化合物供能的比例较低,蛋白质、脂肪供能比例较高;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随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他营养素摄入量不随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结构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有向高蛋白、高脂肪、低谷物方向发展的趋势.
作者:夏欣;王旗;陈萍萍;吴维超;李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大鼠长期应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肾脏病变的演变过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对照组,低盐饮食对照组和CsA组,分4个时间点(第4天、第8天、第14天和第28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演变过程.结果:与低盐饮食组相比,CsA组在第4天出现间质细胞数显著增加,第8天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和典型的小动脉病变,第14天出现显著的收缩压增高、血肌酐升高、24 h尿量增加和尿渗透压下降.这些病变随时间延长持续加重,第28天典型的小管间质病变与低盐饮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检测的各项指标在普通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长期应用CsA可导致肾脏出现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提示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在佳的时间干预病变的演变过程,从而防止CsA慢性肾毒性的发生.
作者:王沛;刘章锁;骆红;马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应对策略与护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护理专业723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筛查,从总症状指数≥3分和≤2分的人群中分别选取60名作为不健康组和健康组.对2组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查.结果:心理健康组的应对策略以积极应对为主,不健康组以消极应对为主.个性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组在精神质维度和神经质维度上,得分低于不健康组.积极应对与内外倾维度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正相关.结论:在对五年制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和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应付手段,帮助改善其个性特征极为重要.
作者:范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以喘憋为突出症状的婴幼儿肺炎,尤其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病时喘憋严重,治疗棘手[1-2].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作者应用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薛培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成年昆明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胰腺组织,以Ⅴ型胶原酶消化,400目滤网过滤,分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用添加有各种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待细胞达到90%以上汇合时以胰酶消化传代.在不同时间点取样,于普通光镜和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情况;并行双硫腙(DTZ)染色.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上皮样细胞的典型特征,CK-19染色阳性,DTZ染色阴性,可初步鉴定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结论:所建立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适宜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体外生长.
作者:赵艳艳;秦贵军;张颖辉;罗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甲状腺肿块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约4%~7%,术前性质的明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诊断方法很多,如同位素检查、物理学检查(B超、CT等)均不能明确性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是目前较常见的诊断方法,确诊率可达90%以上[1-3].作者对比分析了200例甲状腺肿块FNAC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丽华;张曙;章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