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锁;王沛;程根阳;李海剑;刘书真;李继昌;刘钟明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诊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总结了本院近2 a来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共120例的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峰;张歆;邢虎;薛玉;陈宝定;吴新财;王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封闭端粒酶RNA功能区的反义寡核苷酸(hTR ASODN)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hTR ASODN 1次/d、连续7 d转染EC9706细胞,以未加ASODN的脂质体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转染后1 d、3 d、5 d、7 d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EC9706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及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测EC9706细胞的凋亡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I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hTR ASODN转染后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明显升高,AIF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结论:hTR ASODN可有效抑制EC9706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此凋亡过程中,AIF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蕾;温洪涛;张岚;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步制粒法制备美诺佳颗粒的工艺特点.方法:以糊精、蔗糖粉等作为一步制粒的底料,喷入中药流浸膏进行制粒,同时湿法制粒.结果:与传统的湿法制粒相比,一步制粒法制备的颗粒符合药典要求,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好、质量稳定;制备时间、物粒损耗均小于湿法,生产工艺简单,工作强度小.结论:一步制粒法制备的美诺佳颗粒符合GMP生产的要求,可在大生产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甲信;王艳芝;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7.4%、45.2%、6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1);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40.3%,48.3%,7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94,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EGF过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有关.EGF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尹磊;张功员;刘键;李晟磊;赵秋民;刘宗文;陈奎生;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职业紧张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亚健康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为改善中学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分别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亚健康状态自制量表从主观方面对685例中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亚健康状态评价,并按性别、年龄分层,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客观评价中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职业紧张水平与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关系较密切,表现为个体紧张反应水平与脑内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而与脑内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职业紧张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呈相关关系:职业任务水平、个体紧张反应与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P均<0.05);而个体应对资源与亚健康状态呈负相关(P<0.05).某些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关系较密切:脑内化学递质γ-氨基丁酸水平与亚健康状态总分呈负相关,而5-羟色胺水平与亚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和离异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娱乐休闲和社会支持是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主要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职业紧张是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降低或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同时增强其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以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
作者:吴思英;王绵珍;李健;王治明;兰亚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环孢素A(CsA)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盐饮食对照组(n=12)、慢性CsA肾病(CCN)模型组(CsA组,n=15)和RSG处理组(n=15),在实验的第14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并于第35天处死剩余大鼠,观察大鼠校正肌酐清除率(Ccr)和肾脏组织学病变进展,并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低盐饮食对照组相比,CCN模型组大鼠第14天Ccr显著降低(P<0.01),肾间质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及肾皮质TGF-β1 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这些指标在第35天改变更加显著,并且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积分的显著增加(P<0.01).RSG在这两个时间点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这些指标.结论:RSG能够延缓CsA导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进展.
作者:刘章锁;王沛;程根阳;李海剑;刘书真;李继昌;刘钟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封闭人端粒酶RNA功能区的反义寡核苷酸(hTR ASODN)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P16及P21的表达.方法:应用hTR ASODN 1次/d、连续7 d转染EC9706细胞,以未加ASODN的脂质体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转染后1、3、5、7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EC9706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P16及P2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hTR ASODN转染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及P16与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hTRASODN可能通过上调EC9706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P21蛋白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而影响EC9706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张蕾;温洪涛;张岚;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方法:样品用体积分数3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电解缓冲液为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50 mmol/L SDS(体积比为20:80,pH=7.0),分离通道为50cm×50 μm未涂层毛细管,紫外检测波长为273 nm,分离电压12 kV,采用峰面积内标法定量.结果:采用本法时,多索茶碱血浆浓度在2.5~8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8.40×10-3+0.13X(r=0.998 1,P<0.05),方法回收率在允许范围内,日内和日间变异分别小于3.4%和7.5%.结论:本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
作者:李朵璐;阚全程;师秀琴;张振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中β-榄香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分析方法.方法:小鼠血浆中加入2倍体积的乙腈提取出β-榄香烯用于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90∶10),检测波长为205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血浆中其他组分不影响β-榄香烯的检测,在0.4~24.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60.73 X-24.12,r=0.999 6),相对回收率>(95.70±3.07)%.结论: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测定血浆中β-榄香烯的浓度.
作者:王艳芝;郑甲信;史启君;王彩莲;邓意辉;毕殿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段细胞增殖与神经分布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神经肽Y(NPY)在2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例组)和15例正常输尿管组织(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PCNA阳性表达率85.71%(24/28),高于对照组的2/15(x2=21.41,P<0.05);病例组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黏膜层及纤维结缔组织层,4例阴性表达者存在肌层肥厚.病例组NPY阳性表达率为50%(14/28),低于对照组的86.7%(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P<0.05).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段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布减少在先天性肾积水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义彬;杨帅平;范应中;张谦;许华峰;杨玉齐;李泸平;王家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先天性腭裂修复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恢复期呼吸道管理难度增大,拔管时要求苏醒完全,无躁动,否则易引起并发症.丙泊酚是一种体内无积蓄、苏醒迅速而完全的静脉麻醉药[1],瑞芬太尼是短效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可控性好[2].作者2004年5月至今对120例不同麻醉下腭裂修复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苏瑛;孙振涛;马民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的方法以及EPC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PBMNC,用含生长因子的内皮培养基接种于纤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中.分别采用常规方法(A组)和序列黏附法(B组)培养.A组细胞于接种第4天洗去未黏附细胞,然后隔d换液1次;B组细胞在接种后每2 h去除1次未黏附细胞,共2次.2组细胞均在第7天计数早期克隆,持续培养直到晚期克隆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早期克隆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直接荧光染色法测定B组早、晚期克隆细胞结合荆豆凝集素.结果:早期克隆数目的获得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序列黏附法获得晚期克隆数目增加(P<0.05),且B组的早期克隆细胞表达CD3减少(P<0.05).晚期克隆形态不同于早期克隆,在培养21~28 d之间出现,其组成细胞与早期克隆相比,CD45、CD14表达减少,而CD146表达增加(P均<0.05),只有晚期克隆再种植可形成第2代内皮细胞克隆.结论:晚期克隆细胞具有EPC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应用序列黏附法可提高晚期克隆获得率.
作者:张菲斐;杨海波;韩战营;邱春光;张晓;陈庆华;李凌;黄振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并分析脂联素基因SNP 45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河南豫南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168例,正常人(对照组)150例.取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法检测脂联素基因45位点SNP.随机选择20例患者血样,基因测序法检测脂联素基因45位点SNP,并与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2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病例组45位点基因型TT、GT、GG分布频率分别为11.9%,56.0%和32.1%,正常组中分别为45.3%,40.0%和14.7%;病例组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60.1%)高于正常组(34.7%).2组3种基因型及2种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分析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方法.脂联素基因45位点GG多态型与河南地区2型糖尿病有关.
作者:程伟;易慧智;麻献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肾鳞状细胞癌国内外临床报道较少,发病率报道不一.有文献报道其约占肾原发性肿瘤的6.1%,误诊率高达70%[1].作者收治肾鳞状细胞癌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臻;韩新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凋亡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无复流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建立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脂多糖(LPS)组(L组).S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20 min;IR组结扎30 min,松开再灌注120 min;L组开胸前耳缘静脉输注LPS液50 μg/kg,5 h后开胸按IR组操作进行.应用硫黄素染色评估缺血心肌再灌注后无复流面积;应用氯化三苯基氮四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应用TUNEL法观察缺血心肌再灌注后无复流区内皮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L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升高,再灌注心肌无复流面积及心肌梗死范围增加(P均<0.05).与S组相比,IR组、L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以促进无复流的发生.
作者:杨国杰;都瑾;李运伟;曾秋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人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42例宫颈癌(鳞癌36例,腺癌6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4例,Ⅲ、Ⅳ期8例;病理分级:Ⅰ、Ⅱ级22例,Ⅲ级20例;有淋巴结转移12例,无淋巴结转移30例)组织,另取8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0,CIN为53.84%,宫颈癌组织中为95.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18的感染率为12.50%,与CIN(46.15%)和宫颈癌(85.71%)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与HPV16、18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宫颈细胞的恶变和进展过程中,Survivin的表达及HPV16、18感染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徐虹;全培良;王珍珍;周云;马杰;孔永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以往仅用于子宫脱垂的患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无生殖器脱垂而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患者.与腹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相比,TVH具有不开腹,胃肠道基本不受干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1-2].
作者:史惠蓉;贾艳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 cm13例,>5 cm 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 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 Fuc-T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 Fuc-T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腾腾;王若明;丁一;乐晓萍;僧国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防治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低盐饲料饲养,以CsA 15 mg/(kg·d)皮下注射造模,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以单用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者联用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第4周末处死动物,取肾脏作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测定,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和胶原Ⅲ(Col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肾组织AngⅡ含量、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ColⅢ明显升高;单药治疗组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ColⅢ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抑制ColⅢ表达,从而延缓CsA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作者:梁冰;刘章锁;程根阳;王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学科研设计和数据分析过程中,检验功效l-β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应用SAS 9.0对2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3组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的案例做检验功效的计算.结果:当P<0.05时,若样本含量不足和误差较大时,将导致检验功效较低(<0.75),其结果不可靠.结论:采用假设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时,要告知读者发现有差别的能力有多大,即P<0.05时应在其结果表达中呈现检验功效的大小.
作者:吴迪;孙锦峰;冯丽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