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定位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刘国亮;张建敏

关键词:婴幼儿, 超声图像, 锁骨上切迹, 颈内静脉, 颈内动脉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月~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定位组(D组)使用便携式B超仪在颈部以二维超声图像确定颈内静脉位置进行穿刺;对照组(C组)以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进行穿刺.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93% vs.67%,P<0.01),穿刺次数和操作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误穿颈动脉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应用超声定位准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时间短,安全可靠.
临床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器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器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甲状腺手术气管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自制引导器的FOB(A组)或传统FOB(B组)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min(T3)、3 min(T4)、5 min(T5)的MAP、HR和BIS值,以及首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与T1时比较,T2、T3时两组患者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BIS值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1%,明显高于B组的68% (P<0.05).结论 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诱导期应用引导器引导FOB经口气管插管,方便易行且不增加心血管系统和BIS值波动,相对安全、平稳.

    作者:黄政坤;苏海丰;张云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种全麻方式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七氟醚及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肺转流(CPB)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丙泊酚(P组)、七氟醚(S组)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PS组)全麻.于麻醉诱导前(T0)、升主动脉开放后2 h(T1)、4 h(T2)、8 h(T3)、24 h(T4)、48 h(T5)采集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丙二醛(MDA)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T0时比较,T1~T5时三组血浆cTnI浓度、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T1~T4时三组血浆MDA浓度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T5时P组、PS组血浆cTnI浓度、T2~T5时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T1~T4时血浆MDA浓度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七氟醚维持麻醉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赵佑君;顾尔伟;朱德浩;李晓红;陈庆书;李卫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肌松药诱导插入经典喉罩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

    目的 测定无肌松药诱导插入经典喉罩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半数有效浓度(Ce50).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5例.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6.0μg/ml,梯度为0.2μg/ml.待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平衡时插入喉罩.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丙泊酚Ce50和Ce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丙泊酚Ce50为5.49 μg/ml,95%CI为4.99~5.75μg/ml;Ce95为6.07 μg/ml,95%CI为5.78~10.75μg/ml.结论 无肌松药诱导插入喉罩丙泊酚TCI的Ce50为5.49 μg/ml,Ce95为6.07 μg/ml.

    作者:黄韶鹏;林雪;李迪;张瑞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对癫痫手术患者皮层脑电图监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监测的影响.方法 癫痫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其中三组术前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剂量分别为0.2 μg·kg-1·h-1(D2组)、0.4 μg·kg-1·h-1(D4组)、0.6 μg·kg-1·h-1 (D6组),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四组患者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ECoG定位时间以及术中ECoG棘波的频率、波幅及分级情况.结果 D6组ECoG定位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D2、D4、D6组术中ECoG棘波的频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术中ECoG棘波波幅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癫痫病灶切除术中0.2~0.4 μg·kg-1·h-1右美托咪定对ECoG棘波无明显诱发或抑制作用.

    作者:田刚;涂青梅;郑敏;冉然;余开峰;王群;姚尚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超声雾化气道表面麻醉无肌松插管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

    目的 确定经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气道表面麻醉无肌松条件下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Ce50).方法 择期乳腺癌全麻女性患者32例,年龄24~59岁.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后,丙泊酚2~3 mg/kg分次推注继以6~8 mg·kg-1 ·h-1恒速泵注,维持BIS 40~60.使用Dixon序贯法确定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初始靶浓度3.5 ng/ml,平衡10 min后行气管插管,靶浓度梯度0.5 ng/ml.采用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Ce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有1例患者因严重心动过缓而排除.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Ce50为3.48 ng/ml,95% CI为2.22~4.97 ng/ml.结论 利多卡因超声雾化气道表面麻醉无肌松插管TCI瑞芬太尼Ce50为3.48 ng/ml.

    作者:张雁华;王天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目的 研究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12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45~56岁,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药后10、20、30、40、50、60 min及1.5、2、4、6、8、12、16、20、24 h帕瑞昔布及其代谢产物伐地昔布的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帕瑞昔布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模型.帕瑞昔布和伐地昔布的Cmax分别为(31.58±13.41)μg/ml和(0.91±0.21)μg/ml,Tmax分别为(10.00±0.00)min和(24.00±14.30) min,t1/2β分别为(1.06±0.92)h和(10.65±3.20)h.结论 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符合二房室模型.

    作者:王承海;邵伟;王开岩;唐晓莉;崔晓宁;孙考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诺环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SD成年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采用乙醚麻醉后,N组和M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C组注入米诺环素10 mg/kg.M组和C组分别结扎大鼠双下肢3h,再灌注4h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切除右肺,上叶测量湿干比,中叶测定IL-6含量;左肺下叶免疫组化S-P法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肺组织的着色及灰度对比.结果 右肺上叶湿干比、左肺下叶MMP-2和MMP-9表达以及匀浆IL-6含量均为M组>C组>N组(P<0.01).结论 米诺环素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肺损伤.

    作者:李郑琛;贾英萍;梁郑;姜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心肺转流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大鼠围心肺转流(CPB)期的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SH组为假手术组,CPB组仅做CPB,G1组、G2组、G3组在CPB前3d每天从鼠尾静脉注射谷氨酰胺(Gln)0.15、0.45、0.75 g/kg,CPB时预充液中也加入相应浓度的Gln.采用ELISA法检测CPB开始前(T0)、开放主动脉(T1)、CPB 1 h(T2)及停CPB 2 h(T3)血浆中MMP-9含量.结果 T1~T3时CPB组血浆MMP-9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四组(P<0.05),T1时含量高,肺损伤程度与之相应;G1、G2、G3组血浆MMP-9含量依次降低(P<0.05),以G3组为显著,但仍明显高于SH组(P<0.05).结论 CPB后大鼠血浆MMP-9含量明显升高,是肺上皮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机制.Gln预处理可以降低MMP-9含量,减轻肺损伤程度,对肺上皮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

    作者:高光洁;宋丹丹;孙莹杰;张铁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氧化碳对脑死亡供体肺脏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评价吸入一氧化碳(CO)对脑死亡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组)仅吸入40% O2 150 min,模型组(BD组)和研究组(CO组)在确认脑死亡前均吸人40% O2,脑死亡后再分别吸入40% O2和40% O2+0.025% CO 120 min.分别于脑死亡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实验结束测定肺脏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肺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记录肺组织损伤评分(LIS).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脏组织中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c-jun N末端蛋白激酶(JNK)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H组比较,BD组和CO组动脉血PaO2/FiO2、BE和pH值明显降低,P-V曲线降低(P<0.05),肺组织W/D和LIS评分升高(P<0.05).与BD组比较,CO组血气指标和P-V曲线升高(P<0.05),LIS评分降低(P<0.05).与SH组比较,BD组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ERK(p-ER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BD组比较,CO组p-p38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P<0.05),p-ERK蛋白表达下降(P<0.05),但p-JNK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吸入0.025% CO对大鼠脑死亡致肺损伤有保护效应,可能与调节MAPK信号系统p38和ERK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付志杰;周华成;郭悦平;刘金锋;崔晓光;李文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腰麻下行急诊剖宫产产妇40例,待胎儿娩出脐带夹毕后,静脉注射缩宫素10 U,20 s注完.采用桡动脉有创测压及阻抗心动图监测并记录缩宫素注射前(基础值)和注射后3 min内每15秒的MAP、HR、加速度指数(ACI)、每搏输出量(SV)、左心作功量(LCW),计算体循环阻力(SVR).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缩宫素注射后MAP、SVR明显下降,HR明显增快,ACI、LCW明显增加(P<0.05),S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缩宫素可引起产妇MAP、SVR下降及HR增快、ACI、LCW增加.

    作者:李仁奇;曾秋婷;田蜜;纪木火;李伟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年龄20~60岁,高血压1或2级,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例,插管前15 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 ml(C组)、舒芬太尼0.1μg/kg(S组)或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1.0、2.0 μg/kg(D1、D2、D3组),所有患者插管前均行气道表麻.记录基础值、插管前即刻和插管后即刻的MAP、HR和BIS值,记录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不良反应.结果 气管插管前即刻D2、D3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C组、S组和D1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插管前即刻除C组外BIS值均显著下降,插管后即刻D3组BIS值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D2、D3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S组和D3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P<0.05),C组、S组和D1组高血压、心动过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而D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P<0.05).结论 在完善的气道表麻基础上,静脉泵人右美托咪定1.0 μg/kg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血压患者FOB清醒气管插管.

    作者:葛亚丽;郭松青;李倩;高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及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及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气管插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预注利多卡因20 mg(L1组)、40 mg(L2组)、60 mg(L3组)或生理盐水(C组),30 s后静注罗库溴铵10 mg.记录入室后10 min(基础值)、诱导药物推注完毕后0、30、60、90、120 s及插管后0、30、60 s的MAP和HR.采用Chiarella评分标准评定注射痛.结果 随着利多卡因剂量增加,患者注射痛程度明显减轻,L2、L3组重度以上疼痛患者明显少于L1组和C组(P<0.05或P<0.01),且无一例极重度疼痛.L3组仅有1例重度疼痛,明显优于L2组(P<0.05).插管后0~60 s L3组MAP明显低于C组和L1组(P<0.05),HR明显慢于C组和L1组(P<0.05).结论 预注利多卡因可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且与剂量相关.预注利多卡因60 mg尚可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作者:朱琳佳;桂波;倪燕;朱莉莉;钱燕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电图(ECG)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位点.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20~55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8 mg/kg镇静,意识消失5 min后记录ECG1.然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5 ng/ml,待血浆浓度与效应室靶浓度达到平衡后记录ECG2.分析比较两个时间点ECG的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结果 与ECG1比较,ECG2的QTc间期、QRS时限显著延长(P<0.01),HR显著减慢(P<0.01),而P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可能通过干扰房室结至心室肌细胞间传导系统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

    作者:徐桂萍;刘小兵;曹振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指输入富含血浆的血液制品后出现的急性呼吸窘迫症状.目前,输血相关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受血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其中TRALI已经成为输血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对TRAL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志永;高艳;黄宇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下肢神经阻滞在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单侧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下肢神经阻滞实施成功后,分别于手术当日、术后第1天、第2天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P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于术后24、48、72 h进行疼痛VAS评分,记录早出现疼痛的时间及72 h内高VAS评分,要求镇痛的患者人数及吗啡用量,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72 h内高VAS评分,术后72 h内要求镇痛的患者数及吗啡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平;顾华华;刘妍珺;梁伟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

    目的 观察并比较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腰麻下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腰麻用药为布比卡因7.5 mg复合舒芬太尼5μg(BS组)或芬太尼25 μg(BF组).观察并记录患者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程度,并记录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F组比较,BS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改良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舒芬太尼在感觉阻滞方面优于芬太尼.

    作者:陈治军;梁玉寿;田玉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ICAR对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AICAR对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建立急性抑郁大鼠模型.24 h后,四组大鼠腹腔分别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和K组)和AICAR 10 mg/kg(A组和AK组);30 min后腹腔再分别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和A组)和氯胺酮10 mg/kg(K组和AK组).给药完毕后30 min,大鼠强迫游泳6min,记录后5 min大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活性调节细胞骨架蛋白(Arc)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K组和A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且AK组大鼠不动时间较K组缩短(P<0.05).与S组比较,其他三组BDNF及Arc含量升高,且AK组含量高(P<0.05),而A组和K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K组和AK组p-mTOR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K组与AK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OR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腹腔给予氯胺酮可产生抗抑郁作用,且与大鼠海马组织BDNF、Arc及p-mTOR表达上调有关.大鼠腹腔预先给予AICAR能增强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增加大鼠海马组织BDNF和Arc表达有关.

    作者:徐世霞;刘向六;石金云;张广芬;杨建军;周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所有患者均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液配方:舒芬太尼负荷剂量0.03 μg/kg,背景剂量0.03 μg·kg-1 ·h-1,单次剂量0.02 μg/kg,锁定时间15 min.分别于术毕前10 min、术后12、24、36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P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记录术后PCA使用情况及术后24、48、72 h患者呼吸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P组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术后24、48 h的FVC、FEV1和FEV1/FVC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李之明;高云飞;庞小林;张东亚;哈斯艳;赵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定位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月~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定位组(D组)使用便携式B超仪在颈部以二维超声图像确定颈内静脉位置进行穿刺;对照组(C组)以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进行穿刺.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93% vs.67%,P<0.01),穿刺次数和操作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误穿颈动脉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应用超声定位准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时间短,安全可靠.

    作者:刘国亮;张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眼内压升高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眼内压(IOP)变化的因素.方法 选择30例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用笔式眼压计记录全麻后5 min (T1)、气腹后5 min(T2)、头低位后5min(T3)、恢复平卧位前(T4)、气腹结束平卧位后5min(T5)、30min(T6)时的IOP数值,同时记录HR、MAP、Paw及PETCO2.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术中IOP升高的因素.结果 T1~T4时患者IOP逐渐升高,至T4时达高值,且较T1时升高(14.0±1.7) mmHg.T1~T4时,Paw,MAP和PETCO2是IOP升高的危险因素;T3、T4时PET CO2和头低位时间与IOP呈线性正相关(r2分别为0.671和0.637).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IOP在头低脚高位结束前达高,平均升高(14.0±1.7) mm Hg;头低位期间PET CO2、头低位时间与IOP呈线性正相关.

    作者:周路阳;蒋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管:南京市卫生局

主办: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