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在Ib2~Ⅲ期宫颈癌手术前的应用

史惠蓉;陈亚丽;吴庆华

关键词:宫颈癌, 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 根治性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Ib2~Ⅲ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对34例手术困难的Ib2~Ⅲ期宫颈癌患者经髂内动脉插管连续灌注化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结果:11例Ib2期及17例Ⅱb期患者经1~2次介入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宫旁浸润情况改善,顺利完成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Ⅲ期患者经2~3次介入治疗后阴道浸润灶消失,4例部分缓解,顺利完成根治术,2例改为放疗.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使部分病例临床分期得到逆转而获得手术机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左腋下直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56例

    动脉导管未闭(PDA)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GA3DB1,2GA3DD.适时手术处理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999年8月~2001年11月,本科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患者78例,作者改进了传统术式的部分操作,对其中56例进行了左腋下直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高峰;僧靖静;阎保君;赵松;张新;乔晨辉;卫宏超;赵文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患者PSA、PSAD、PSAT测定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SA并计算PSAD、PSAT,比较3组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前列腺增生组PS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PSA、PSAD、PSAT均升高,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SA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单纯测定血PSA含量有时不易区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PSAD、PSAT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优于PSA.

    作者:何朝宏;许长宝;朱国鸿;郝斌;吴国清;王梅;王友志;时秋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射频热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n=30)和化疗组(n=28).采用红细胞花环直接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患者术后1周及热化疗或单纯化疗后第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热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IL-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数、TN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第2周,热化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化疗组TNF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金平;马顺利;王耀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在Ib2~Ⅲ期宫颈癌手术前的应用

    目的:观察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Ib2~Ⅲ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对34例手术困难的Ib2~Ⅲ期宫颈癌患者经髂内动脉插管连续灌注化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结果:11例Ib2期及17例Ⅱb期患者经1~2次介入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宫旁浸润情况改善,顺利完成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Ⅲ期患者经2~3次介入治疗后阴道浸润灶消失,4例部分缓解,顺利完成根治术,2例改为放疗.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连续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使部分病例临床分期得到逆转而获得手术机会.

    作者:史惠蓉;陈亚丽;吴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芳香酯酶Q192R基因多态性

    目的:研究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DM)及DM并发冠心病(DM-CAD)患者芳香酯酶(Arylesterase/Paraoxonase,ArE/PON1)192位基因多态性.方法:用比色法测定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61例)、DM(60例)和DM-CAD(67例)患者血清ArE/PON1活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技术检测ArE/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用酶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指标.结果:郑州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有ArE/PON1 192位基因多态性,Q、R基因频率健康人群中分别为0.56与0.44;DM组为0.53与0.47;DM-CAD组为0.38和0.62.DM-CAD组R基因频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基因型百分比DM-CAD组RR(31%)高于DM组(13%)和对照组(11%)(P<0.05).DM与DM-CAD组血清ArE/PON1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以DM-CAD组为低(P<0.05).酶活性的降低与HDLc、HDL2C呈正相关,与oxLDL呈负相关.结论:郑州地区汉族人群存在ArE/PON1 192位基因多态性,并提示R基因是郑州地区汉族人群DM-CAD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书虹;钱庆文;王书珺;王诗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围术期处理

    本科2000年1月~2002年5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现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重;崔识远;程兆云;买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120例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呼吸功能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术后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是临床上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呼吸道管理,尤其是气管插管的护理是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现对本院1998年6月~2000年8月收治的120例小儿心脏直视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阎保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DNA原位PCR检测

    目的:探讨原位PCR技术对检测基因组变异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原位PCR检测豫医无毛小鼠皮肤和脾的石蜡组织切片,并以健康昆明小鼠皮肤和脾的石蜡组织切片、PCR反应液不加Taq DNA聚合酶、不加引物和引物不带生物素作为对照.结果:豫医无毛小鼠皮肤和脾石蜡组织切片中检测到清晰的杂交信号,而且杂交信号位于细胞核内;4组对照均未出现杂交信号.结论:原位PCR在基因组变异检测方面实用、有效.

    作者:轩小燕;付庆;杜献堂;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比较

    目的:比较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测定的结果.方法:对50例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测定和压力流率测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测定时的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和排尿时间与压力流率测定时相应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排尿量、尿流时间和达大尿流时间2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流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应改进措施,保证其准确性,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会范;齐艳;王庆伟;李源;张雪培;武玉东;文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198例心电图分析

    随着CT及心脏Holter的问世及临床应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细致,作者对收治的19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膀胱测压及括约肌EMG检查小儿膀胱功能障碍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膀胱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164例(男109例,女55例),其中<2岁52例,2~13岁112例.患儿组254例(年龄1月~14岁),其中神经源性膀胱61例(包括脊柱裂46例,骶会阴和腹会阴肛门成型术后患者15例),遗尿112例,后尿道瓣膜18例,尿频、尿急和尿失禁25例,膀胱输尿管返流18例,泌尿系感染20例.检查使用仪器为Dan Tech膀胱测压和肌电图记录仪.其中35例进行了电视监视下的膀胱测压.结果:正常对照组小儿残余尿<10 ml,少数新生儿膀胱残余尿可以较多,大膀胱容量随年龄增加,新生儿为(33±24) ml,13岁时达(350±54) ml.57%新生儿表现为非协调性排尿或间断性排尿.协调性排尿过程中大逼尿肌排尿压为(6.77±2.16) kPa.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顺应性降低、或反射亢进(非抑制性收缩),逼尿肌括约肌活动不协调(DSD)、膀胱容量增加或减少等;60%遗尿患者发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异常,分别表现为DI、膀胱容量小、DSD等.不明原因尿频、尿急、尿失禁和膀胱输尿管返流50%发现有DI并有DSD.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DSD和DI.结论:无排尿异常症状小儿膀胱多可完全排空,但新生儿可见较多的残余尿.小儿大逼尿肌排尿压与成人相似.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小儿神经源性膀胱,遗尿,后尿道瓣膜,尿频、尿急和尿失禁,膀胱输尿管返流,泌尿系感染等提供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断依据.

    作者:文建国;陈悦;王贵宪;刘会范;齐艳;王庆伟;王家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近交系HLC小鼠血液学指标测定

    目的:了解HLC小鼠血液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提供HLC小鼠的生物学数据.方法:分别对HLC小鼠、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进行RBC、WBC、BPC、Hb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α-醋酸萘酯酶法染色观察其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HLC小鼠RBC、WBC、BPC、Hb与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小鼠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基本一致.HLC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T辅助细胞及T抑制细胞与昆明小鼠及无毛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C小鼠血液学指标与昆明小鼠及无毛小鼠相一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趋于正常,可作为新的小鼠近交系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

    作者:王纯耀;宋国英;邢金山;杜春燕;薛敬礼;李洪涛;阎红霞;樊波;史崇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道会师术后尿道扩张治疗后尿道断裂136例

    1984年~2000年,本科对收治的136例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患者行尿道会师术,术后行间断尿道扩张4~6个月,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智勇;马高峰;罗孝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通径分析在大学生神经症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通径分析对大学生自然人群神经症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评价通径分析在心身医学研究中的适用价值.方法:利用河南某高校在校生心理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引起神经症的直接原因是负性生活事件、神经质和精神质素质(P<0.001),父母的不良教育和偏爱因素起到间接作用(P<0.05),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起到缓解作用(P<0.05).结论:通径分析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误差略大,有待于扩大样本和引进其他相关因素来减少误差.

    作者:冯丽云;李克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动力学检查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主、客观因素,进一步提高尿动力学的检查质量.方法:对150例尿动力学检查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努力改进测定方法,提高尿动力学检查质量.结果:发现影响尿动力学检查的因素有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和操作技术因素等,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检查方法,保证了尿动力学检查的质量.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存在许多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在检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尿动力学检查的质量.

    作者:刘会范;齐艳;王庆伟;张雪培;武玉东;李源;文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与糖尿病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现将本院1996年~2001年住院的1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马连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44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许多患者在出现大量蛋白尿及血肌酐升高前,常有尿白蛋白及微量尿蛋白的排泄增加.为了解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Ⅱ(AⅡA)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2001年3月~2002年4月,对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用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3个月,观察其血糖、血压、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在民;刘玉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右美沙芬对家兔急性脑外伤后脑组织c-fos蛋白和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探讨NMDA受体拮抗剂--右美沙芬(DM)对家兔急性脑外伤后脑组织c-fos蛋白和神经元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家兔24只.随机抽取4只作为对照组.余20只利用颅脑外伤自由落体打击器造成一侧脑外伤,伤后动物被随机平均分为外伤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动物在外伤后立即腹腔注射DM 50 mg/kg,对照组和外伤组在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6 h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左顶叶伤灶及周围皮层制作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设备检测伤灶及周围脑组织c-fos蛋白的表达,计数坏死神经元.结果:对照组未见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外伤组可见大量的片状棕黄色c-fos蛋白阳性细胞,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胞浆内,少数存在于胞核中,部分核仁也呈深褐色.治疗组可见弥散分布的阳性细胞,呈点状或小片状棕褐色颗粒,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分布较稀疏,也主要表达于胞浆内.DM治疗后6 h单位面积内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5.8±2.0)较外伤组(19.8±3.6)显著减少,而灰度值(113.3±6.4)较外伤组(74.3±6.2)明显增加,坏死神经元百分数38.2%也较外伤组的62.8%低(P均<0.01).结论:兔脑外伤后右美沙芬治疗可抑制继发性损害因子c-fos蛋白的表达,提高神经元对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的耐受性,增加神经元存活率.

    作者:阎东明;张志强;冯祖荫;宋来君;徐国本;保建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聚维酮碘泡腾片杀菌效果测定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泡腾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用不同有效碘含量的样品溶液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作杀菌试验.结果:用2 g/L有效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1 min,白色念珠菌作用6 min;1 g/L有效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 min、大肠杆菌作用1 min,白色念珠菌作用6 min;0.5 g/L有效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 min、大肠杆菌作用3 min,白色念珠菌作用12 min,杀灭率均为99.99%.其杀菌作用随着有效碘含量与作用时间增加而加强,有机物对杀菌效果有轻微影响.结论:本品杀菌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消毒杀菌剂.

    作者:饶耀刚;朱玲;阿有梅;刘伟;贾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

    单纯右室心肌梗死(RVMI)不常见,多数与下后壁心肌梗死(MI)并存.尸检发现RVMI的发生率为10%~43%,但临床诊断中RVMI仅占7.7%~23%[1].作者观察了RVMI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为提高RVMI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睢向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