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苏建林;李屹壁;陆永红;阳子华;刘兵;黄保堂;敖虎山

关键词: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血糖波动水平, 术后高血糖, 临床短期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116例无糖尿病患者择期心肺转流CABG.我们按照以下固定时间采集2 ml动脉血进行血糖测定:术前1d空腹(T0)、麻醉诱导后5 min (T1)、术中高血糖时(T2)、术中低血糖时(T3)、关胸骨后5 min(T4)、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SICU)即刻(T5)、回CSICU后2 h(T6),在T1和T4之间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血糖测定.所有标本均由同一血气分析仪进行测定.根据术中血糖波动水平分为两组,L组为血糖波动<2.2 mmol/L,H组为血糖波动≥2.2mmol/L.观察并记录术后高血糖率、房颤发生率、心肌缺血率、呼吸支持时间、自动复跳和术前、术后射血分数(EF)值.结果 L组为76例,H组为40例,T2、T4~T6时L组患者血糖明显低于H组,且术后高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H组(P<0.01或P<0.05).L组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缺血率明显低于H组,呼吸支持时间明显短于H组,L组自动复跳率和术后EF值明显高于H组(P<0.01或P<0.05).结论 在心肺转流CABG患者中,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发生有一定相关性,血糖波动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短期预后,而血糖波动水平≥2.2 mmol/L的患者预后可能存在明显恶化趋势.
临床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镇静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42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8~30 kg/m2,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10 min内泵注完毕),C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5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当BIS≤45时行气管插管.记录给药前(T0)、给药完毕即刻(T1)、给药后5 min(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成功后即刻(T4)、插管成功后1 min(T5)、3 min(T6)、5 min(T7)患者的MAP、HR、SpO2、BIS、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BIS降至45的时间;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BIS降至45的时间缩短(P<0.05);与T0时比较,T1~T7时D组患者MAP、BIS均降低,HR减慢,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T3~T7时C组MAP、BIS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T3、T6和T7时C组HR减慢(P<0.05);与T3时比较,T6时D组MAP降低,T4、T5时C组MAP均升高,HR增快(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6 μg/kg预注可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马立靖;马璨;李冬梅;林长赋;李文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髓核溶解术中胶原酶渗入蛛网膜下腔一例

    患者,男,35岁,体重76 kg,因左小腿疼痛3个月,加重3d入院.查体:BP 120/75 mm Hg,CT示L4~5椎间盘向左突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常规治疗前30 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入手术室后左侧卧位,C型臂机下定位,穿刺突破黄韧带落空感,注入2 ml生理盐水,气泡无改变,注入碘海醇1~2 ml,C型臂机观察影像成线性上升,位置正确,注入2%的利多卡因3 ml,观察15 min后试验其肌力正常,随后给予1 200单位胶原酶缓慢推注,观察15 min,患者诉疼痛减轻,无其他不适,安返病房.

    作者:刘宝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泊酚对大鼠单肺通气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肺泡气体交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组(灌注液组,P1组)、灌注液加入丙白酚36 mg/L组(P2组)、24 mg/L组(P3组)、12mg/L组(P4组).双肺通气记录流量-压力曲线,利用非线性回归计算肺血管膨胀系数(α)和固有阻力(R0).随后行单肺通气,记录单肺通气肺动脉压(PAP)及流出液PO2,并计算各组的PAP百分比(△PAP%)、PO2百分比(△PO2%).结果 △PAP%P1组高于其它三组,而P4组高于P2组(P<0.01或P<0.05);单肺P2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1);四组单肺OI显著低于同组双肺OI(P<0.01);P2组△PO2%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 丙泊酚剂量依赖性抑制单肺通气的HPV,但气体交换功能只有在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受影响.

    作者:王同春;高鸿;周菁;廖小红;黄坚华;韦敏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氯胺酮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 青年志愿者20例,均为男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25 mg/kg(K1组)和0.5mg/kg(K2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30 s、1、5、10、15min青年志愿者QPEEG的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变化.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1 min两组各导联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加(P< 0.05),且K2组明显高于K1组(P<0.05或P<0.01);给药后5 min达高峰,给药后15 min恢复.结论 氯胺酮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QPEEG θ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QPEEG 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监测氯胺酮麻醉深度的指标.

    作者:王立伟;周美艳;李淑萍;戴体俊;王建华;张党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硬脊膜外腔积气的处理体会

    硬脊膜外腔积气是硬膜外麻醉后罕见并发症,多与麻醉穿刺操作失当、向硬膜外腔注入过多气体有关,可引发严重神经症状甚至截瘫.现将3例硬脊膜外腔积气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刘世喜;赵松美;刘华;毛华;张思明;王峰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手术麻醉一例

    患儿,男,16个月,体重9.5kg,因“活动后气喘4个月”入院.胸部X线片及CT提示左肺体积增大伴多发囊状影,左下肺膨胀不全.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囊腺瘤样畸形.超声心动图显示右位心(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微量心包积液,左心射血分数(LVEF) 77%.拟行肺囊腺瘤切除及左全肺切除术.

    作者:音樱;柴小青;陈昆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对七氟醚诱导过程中QTc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醚诱导过程中瑞芬太尼快速输注是否延长校正的QT间期(QTc).方法 择期全麻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双盲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均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对照组(NS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5%七氟醚吸入诱导.BIS值60~65时,30 s内静脉注射0.2μg/kg瑞芬太尼(RF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NS组).BIS≤60时,给予0.05mg/kg维库溴铵,当BIS在45~50时行喉罩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基础值)、喉罩插入后1、3 min的12导联ECG、MAP和HR.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结果 与NS组比较,喉罩插入后1 minRF组QTc缩短(P<0.05);HR明显减慢、MAP降低(P<0.05).而插入后3 min两组间Q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诱导联合喉罩插入时,瑞芬太尼快速输注可有效减轻QTc延长.

    作者:胡健;顾尔伟;张健;卢转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18%地氟醚低流量洗入紧闭麻醉法的应用

    目的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探讨18%地氟醚低流量洗入、低流量洗出紧闭麻醉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男47例,女73例,静脉快速诱导,5L/min氧流量充分吸氧去氮3 min,气管插管,随机均分为三组,气管插管后分别以0.3L/min(A1组)、0.6 L/min(A2组)和1.0 L/min(A3组)氧流量,地氟醚蒸发器刻度为18%洗入到肺泡气地氟醚浓度(FAes)达到1 MAC,将蒸发器刻度降至10%~12%维持,维持期氧流量为0.3L/min,在手术结束前约10 min停止吸入地氟醚开始洗出,洗出期的氧流量根据手术速度、BIS、BP及HR情况调整,手术结束时改为5.0 L/min氧流量洗出.结果 所有患者从静脉诱导后到手术结束BIS均在30~60,三组麻醉期间的BP、HR变化均在基础值的±20%范围内,SpO2始终维持在97%~100%,FiO2均高于75%,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A1组洗入时间明显长于A2组和A3组(P<0.05).结论 18%地氟醚低流量洗入、低流量洗出紧闭麻醉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低污染的麻醉方法.

    作者:武江霞;王四清;张加强;孟凡民;侯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前胶体液或晶体液预充对产妇心输出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预充胶体液或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心输出量(CO)的影响.方法 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45例,年龄20~30岁,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胶体液组(H组)、晶体液组(L组).入室常规行NBP、ECG、SpO2监测,均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经动脉压力波形分析)监测CO.建立静脉通路,C组不给任何预注,H、L组20 min内以10 ml/kg分别输入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后行麻醉穿刺.于液体预充前(T0)、麻醉后3 min(T1)、5 min(T2)、10 min(T3)、20 min(T1)记录MAP、HR、CO.结果 T1~T4时C组MAP、CO明显低于H、L组,且L组低于H组(P<0.05).T1~T4时三组MAP明显低于T0时(P<0.05);H组CO高于,L组CO低于T0时(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前预充胶体液可使CO增加,预充晶体液可以避免CO降低,均可减轻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程度.

    作者:尹加林;王晓亮;张勇;史宏伟;徐磊;鲍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右颈胸部钢筋贯通伤麻醉处理一例

    患者,男,43岁,因高处坠落致右颈胸部钢筋贯通伤后30 min急诊入院,拟行右剖胸探查及钢筋异物取出术.查体:可见一直径约2 cm的钢筋从患者后颈胸部棘突旁贯穿至右前胸第3肋腋前线处穿出,钢筋后颈胸部游离68 cm、右前胸处游离25 cm;患者无法平卧,取坐位;意识尚清,BP102/65 mm Hg,HR 132次/分,RR 28次/分,双肺听诊:左肺呼吸音尚清;右上肺呼吸音不能闻及,可闻及明显捻发音,右中下肺呼吸音轻.实验室检查:RBC 3.7×1012,Hb126g/L,Hct 38%,血型为AB型,Rh(+);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既往病史无特殊.

    作者:吴隆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压力-容积曲线指导下单一PEEP用于侧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较低潮气量(VT)联合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侧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1~5岁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儿,心功能Ⅰ或Ⅱ级,所有患儿均采用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联合组(Ⅰ组)VT 7~8 ml/kg,根据动态压力-容积(P-V)曲线目测其呼气支上拐点(大曲率点PMC)对应的压力PMC设置PEEP.对照组(Ⅱ组)VT 10 ml/kg,PEEP为0.于侧卧位切皮前(T1)、心肺转流(CPB)前5 min(T2)、缝皮后即刻(T3)分别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与Ⅱ组比较,T1~T3时Ⅰ组气道峰压(Peak)、平台压(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均降低,T2、T3时Ⅰ组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升高(P<0.05);T2时Ⅰ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 DO2]、呼吸指数(RI)降低(P<0.05).结论 在侧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术中较低VT(6~8 ml/kg),结合适当PEEP可有效的降低术中气道压,改善Cdyn,增加肺通气与氧合效率,有利于肺保护.

    作者:陈小莉;王彩娥;魏利娟;韩艳艳;郭仲辉;贾可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脉搏染料光密度法用于术中直接血容量测定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脉搏染料光密度法(PDD)用于术中直接血容量(BV)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3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在诱导完成后15 min、高容性血液稀释后、出血大于800ml且内固定安放位置合适估计手术不会再有较大出血和补充失血量后静脉注入吲哚菁绿(ICG),同时用PDD及分光光度计检测动脉血中ICG浓度法(ADD)测定BV,比较PDD与ADD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分析影响PDD测定准确性的因素.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BV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918(P<0.01),BV的差值的均值-204 ml,95%CI为(-1124~716)ml.影响PDD的主要因素为ICG的清除率和平均转运时间.结论 PDD可用于肝功能正常、心肺功能正常、ASA Ⅰ或Ⅱ级的患者术中直接BV的测定.

    作者:戴勇;左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帕瑞昔布钠对妇科经腹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妇科经腹手术行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妇科经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当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平稳后及BIS值在40~60,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l)(P组)和生理盐水5 ml(C组),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30、40 min的HR、MAP、BIS.并记录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及拔管后45 min VAS疼痛评分.结果 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给药前后BIS、HR、MAP和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对妇科经腹手术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对BIS值、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秦红;柴小青;潘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顺式阿曲库铵作用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PETCO2对顺式阿曲库铵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三组,全麻诱导后均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三组分别采用过度通气、低通气和正常通气使患者的目标PET CO2分别稳定在25 mm Hg(过度通气组,A组)、60mm Hg(低通气组,B组)和35~40 mm Hg(正常通气组,C组).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达到大时的时间、肌松大作用持续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B组肌松作用达到大时的时间为(3.62±0.86)min显著短于A组[(4.48±1.07) min]和C组[(4.49±1.31)min] (P<0.05).A组肌松大作用持续时间为(19.61±5.90) min,明显短于B组[(23.92±5.01)min]和C组[(22.53±8.41)min] (P<0.05).A组恢复指数为(10.51±2.71)min,明显低于B组[(14.89±5.22)min]和C组[(13.48±3.98)min] (P<0.05).结论 过度通气情况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达到大时的时间不变但肌松持续时间缩短,而低通气情况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达到大时的时间缩短但肌松持续时间无明显改变.

    作者:徐玉洁;朱敬明;丁正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ERCP监护性麻醉的研究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6例ASA Ⅰ~Ⅲ级、年龄35~79岁拟在监护性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RM组).R组首先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 μg·kg1 ·min-1 5min,随后减为0.15μg·kg-1 ·min-1,RM组在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0.02 mg/kg,其余用药同R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10 min(T3)和术毕(T4)时MAP、HR、R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时R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2~T4时两组HR均明显加快,T1时R组HR明显快于T0时和RM组.T1~T4时两组BIS均明显低于T0时,且T1~T3时RM组BI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RM组遗忘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手术操作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术毕时R组的改良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0.2 μg·kg-1 ·min-1用于ERCP实施监护性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佳.

    作者:张金华;刘鲲鹏;李成辉;韩柳;李昭;樊艳华;房龙;杜时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顽固性癫痫患者皮层脑电监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顽固性癫痫患者术中皮层脑电(ECoG)监测的影响.方法 40例顽固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在开颅行ECoG电极探测定位致痫灶后,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的负荷剂量,M组泵注咪达唑仑0.04mg/kg,均泵注10 min后再次行ECoG探测定位.记录两组患者药物泵注前(T1)、泵注10 min后(T2) HR、MAP、BIS及给药前后ECoG中癫痫波频率及分布.结果 两组给药前后ECoG确认的致痫灶一致.T2时M组癫痫波频率明显少于T1时及D组(P<0.05).T2时M组HR明显低于T1时(P<0.05).T2时两组BIS均明显低于T1时,且M组明显低于D组(P<0.05或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癫痫波无明显抑制作用,对ECoG定位的影响较咪达唑仑小,二者均能使BIS降低.

    作者:刘晓军;唐靖;杨开军;徐波涛;王洪筱;肖金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0 min(缝皮时)D组以Dex 0.5μg/kg稀释至10 ml并以恒速10 min输注完毕,C组以同样方法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10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30 min(T5)记录两组患者MAP和HR;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以频域分析法测定HRV各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同时计算LF/HF.结果 T2~T5时C组MAP、E、NE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0时和D组(P<0.05);T3、T4时D组Cor明显高于T0时,且T2~T4时C组高于T0时和D组(P<0.05).T2~T5时TP、LF、HF两组均高于T0时;D组HF升高更明显,T3~T5时C组TP、LF高于D组,T2~T4时C组HF明显低于D组,T2~T5时C组LF/HF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全静脉麻醉恢复期,可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促进HRV的恢复、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均衡性.

    作者:舒爱华;占乐云;王强;陈小波;张明瑜;吕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OLV)时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内分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20~65岁,随机均分为三组,OLV时患者VT均为6 ml/kg,PEEP分别为0cm H2O(A组)、5 cm H2O(B组)和10 cm H2O(C组).记录患者气道压变化,采集桡动脉血和深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 与双肺通气30 min时比较,三组OLV 30、60、90 min时Qs/Qt、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T2、T3时A、C组白细胞介素8(IL-8)明显增高(P<0.05),但B组Qs/Qt、IL-8显著低于A、C组(P<0.05).A、C组OLV 30、60、90 min时OI较双肺通气30 min时明显降低(P<0.05);B组仅在OLV 30 min时降低(P<0.05).与A、C组比较,B组OLV 30、60、90 min时IL-10显著增高(P<0.05).结论 OLV中VT 6 ml/kg联合PEEP 5 cm H2O)可以降低Qs/Qt,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氧合.

    作者:管小红;蔡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孕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腰麻用药为布比卡因10 mg;B组腰麻用药为布比卡因6 mg复合芬太尼20 μg.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3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手术结束时(T6)的心输出量(CO)、MAP和HR变化;观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T2~T6时A组CO、MAP明显降低于T1时和B组(P<0.05).B组低血压和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FloTrac/Vigileo系统可持续有效监测血流动力学.

    作者:费宏祥;沈军梅;张蕊;徐丽;斯妍娜;鲍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老年重症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60例行择期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腹部手术术后入SICU患者,年龄≥65岁.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 1·h-1直至总剂量达20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第1、2、3天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和睡眠评分,术后6、12h、停药时、术后24、48 h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和用药量情况及术后7d内谵妄发生率.结果 两组低血压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睡眠评分治疗组(3.48±2.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2.44)分(P<0.05).术后7d内对照组谵妄发生率9例(31.0%),治疗组13例(4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外科重症患者,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能改善睡眠质量,对术后镇痛及谵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作者:姚月勤;王东信;史成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管:南京市卫生局

主办: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