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邵玲
本院在1999年间,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0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膀胱肿瘤的诊断中,经腹B超显像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作者根据B超所见对膀胱肿瘤的分期作了初步探讨,以提高早期膀胱肿瘤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陆英慧;吴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不同Dukes分期结肠癌患者及其肝转移患者外周血中大肠癌细胞角蛋白20(CK20),并以大肠癌组织(20例)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20例)为对照。结果: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未见CK20 mRNA表达,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检出率达40.4%(19/47),Dukes B,C,D期患者外周血CK20 mRNA检出率分别为25.0%(5/20),41.2%(7/17)和87.5%(7/8),(P<0.05)。肝转移患者CK20 mRNA检出率为87.5%(7/8),无肝转移患者检出率为30.8%(12/39)(P<0.01)。结论:CK20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检测外周血中的大肠癌细胞,预测肿瘤复发及转移,识别高危患者。
作者:刘新郑;师玉海;李遂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成形食管胃吻合术的可行性,寻找食管胃吻合术后抗反流方法。方法:成年健康羊11只,实验组6只,对照组5只。对照组用常规术式;实验组手术方法:在胃底前壁拟吻合处剥除约8 cm×4 cm横长方形浆肌层,在下横切缘处切开粘膜,并纵形切开1.5~2 cm,粘膜反折吻合成形为管状。食管粘膜延长1.5~2 cm,分层吻合。依靠突向胃内粘膜瓣起抗反流作用。结果:适当剥除肌层保留粘膜血供良好,未见坏死现象。与对照组比较,粘膜吻合口直径、突向胃内结构厚度、食管与胃内压力差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向胃内粘膜瓣长>3.0 cm,粘膜缝合严密,肌层吻合线与粘膜层吻合线距离>1.0 cm。结论:①切除肌层保留完整粘膜下层,不引起粘膜缺血坏死。②粘膜瓣较薄、柔软、关闭性强,具有良好抗反流结果。③粘膜层密缝对合良好,与肌层不在同一平面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④不同平面吻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
作者:陈传波;皇甫深强;黄壮士;焦文成;郑兰东;张宛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前喉移植手术,尚没有合适的器官保存措施。探讨离体喉的冷保存技术,争取较长的冷保存时间,不仅能为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功能良好的供体喉,而且可使受体得以充分准备及供体喉远距离传送成为可能。WMO-1号冷保存液是1984年由顾湘君等自行研制的,初主要应用于肾脏等器官的保存,效果满意,对于大鼠离体喉的保存效果迄今尚未进行研究。本研究目的:①通过大鼠喉同种异体移植术评价WMO-1号保存液对大鼠离体喉的确切保存时限;②改进大鼠喉移植的操作技术。
作者:梁振江;娄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此病在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约占20%,单用激素治疗疗效较差,复发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多,1996年11月~2000年4月作者加用鱼腥草注射液、口服黄芪精口服液及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PNS,疗效显著,复发率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伟;朱娟;王广州;高兰兰;高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方法:对照组脑卒中患者60例,常规使用甘露醇,治疗组脑卒中患者55例,改进补液方法,尽量从消化道补液,适量使用甘露醇,配合速尿及多巴胺等药物,早期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早期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无ARF发生,对照组ARF发生率6.7%。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性ARF可以预防。
作者:夏昱;王继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药诊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作者总结了1995年至1999年在本科住院药疹患者168例,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骨质疏松是普遍发生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的一种病态的骨量减少[1],其在股骨头部位的局限CT表现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CT表现较为接近或表现相同,作者分析了10例骨质疏松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病例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同和异同点,以求提高正确诊断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海涛;朱敬松;高玉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改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关系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根据复杂分类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87例标本中,70例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80.46%,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超二倍体及亚二倍体)和结构异常(结构重排和易位)。其中有16例转化为白血病,转化率为18.39%。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临床分型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可能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白血病转化有关。
作者:孙玲;董见喜;王芳;孙慧;张钦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的表达和调控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处理正常大鼠和结石模型大鼠,连续用药7 d,免疫组化和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偏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肾晶体沉积情况,并测定尿晶体成分的含量。结果: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均可上调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大鼠肾草酸钙晶体的沉积。维生素D增加尿钙的排泄量,促进晶体沉积。结论: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可上调肾骨桥蛋白的表达,抑制结石的形成,维生素D过量则可促进结石形成。
作者:常连胜;张卫星;徐涛;冯陶;郭应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癫痫是危害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的一种多发病,了解不同病因对不同发病年龄组癫痫的形成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336例癫痫患者的病因、发病年龄、发作类型、头颅CT及脑电图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叶柔;马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方法和结果:以Ono法为基础,在供心的切取、受体腹腔血管的准备、心肌保护以及血管吻合方面进行了改进,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术后出血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共58次正式实验,手术成功率为89.7%。结论:采用本方法可以提高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成功率。
作者:郅兴义;张明奎;乔晨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7例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病程2~9 h)13例,B组(病程≤3个月)11例,C组(病程>3个月)13例。A组行直接PTCA,其余2组行择期PTCA。结果:A组13支血管成功12支(92.3%),发生急性血管闭塞1例;B组12支血管成功11支(91.6%);C组14支血管成功10支(71.4%)。无并发症发生。共植入支架21个(53.8%)。随访2~2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急性期及梗死早期PTCA成功率高,随着闭塞时间延长成功率下降,但介入治疗仍可改善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且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许桂枝;马业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1 184例孕妇产前检查了Rh(D)血型,共发现Rh(D)阴性者5例,占0.42%,表明D抗原在汉族人群中阴性率低,本院发现Rh系新生儿溶血病,有抗-D引起的,也有抗-E,抗-c引起的,说明不仅是Rh(D)阴性孕妇,Rh(D)阳性孕妇也会产生Rh系新生儿溶血病。为了分析Rh系抗体的产生原因,提高对Rh系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作者对133例孕妇产前检测了Rh系所有抗原,并探讨了Rh血型分型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张克勤;胡利亚;李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TRAP-ELISA定量及TRAP-银染定性方法,对36例宫颈癌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25例非癌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91.67%(33/36)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而对照组25例中仅1例(4%)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宫颈癌和对照组端粒酶活性均值分别为(1.580±0.831),(0.038±0.0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端粒酶活性高低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体积大小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分化程度越差,端粒酶活性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端粒酶活化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可能与宫颈癌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王福丰;史惠蓉;孙莹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探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36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和硫酸镁治疗4 h时内皮素的变化,并以14例同期正常妊娠妇女作对照。结果:中、重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比同期正常妊娠妇女高(P<0.05),硫酸镁治疗4 h后血浆内皮素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轻度妊高征患者硫酸镁治疗后血浆内皮素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可以通过调节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而起到治疗妊高征的作用。
作者:郑新杰;郭瑞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肽1(bovine acidic neuropeptide 1,BANP-1)对小鼠脑内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其中5组按15 mg/kg腹腔注射BANP-1,分别在注射后0.5 h,1 h,2 h,3 h,4 h处死小鼠并取脑匀浆;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后1 h处死并取脑匀浆,用体积分数75%冰乙醇抽提氨基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质。应用纸电泳法测定Glu和GABA。结果:腹腔注射BANP-1后,与对照组比较,Glu含量在注射后1 h,2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5 h,3 h,4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GABA含量在2 h,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5 h,1 h,4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NP-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内可升高脑内Glu、GABA水平。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尹惠卿;魏重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舌鳞癌组织学分型及分级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检查并拍X线片确诊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171例,术后再次行病理检查。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与转移的关系。结果:171例舌鳞癌分化Ⅰ级25例,淋巴转移的7例(28%);分化Ⅱ级45例,淋巴转移的29例(64%);分化Ⅲ级101例,淋巴转移的83例(83%),远处转移的8例。结论:舌鳞癌的颈淋巴转移与其病理组织学分型关系密切,分化程度较高者转移少;恶性程度高的病例扩散转移迅速。
作者:吴皓;龚建民;张俊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9年至2000年应用口服蓖麻油煎鸡蛋,在计划分娩中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黎;邵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