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癫痫336例病因分析

陈叶柔;马建国

关键词:癫痫, 病因学, 颅内感染
摘要:癫痫是危害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的一种多发病,了解不同病因对不同发病年龄组癫痫的形成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336例癫痫患者的病因、发病年龄、发作类型、头颅CT及脑电图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搭桥术10例麻醉体会

    本院在1999年间,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0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酸性神经肽1对小鼠脑谷氨酸和GAB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肽1(bovine acidic neuropeptide 1,BANP-1)对小鼠脑内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其中5组按15 mg/kg腹腔注射BANP-1,分别在注射后0.5 h,1 h,2 h,3 h,4 h处死小鼠并取脑匀浆;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后1 h处死并取脑匀浆,用体积分数75%冰乙醇抽提氨基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质。应用纸电泳法测定Glu和GABA。结果:腹腔注射BANP-1后,与对照组比较,Glu含量在注射后1 h,2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5 h,3 h,4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GABA含量在2 h,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5 h,1 h,4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NP-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内可升高脑内Glu、GABA水平。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尹惠卿;魏重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CR在消减文库构建中的应用

    目的: 消减文库构建过程中,用PCR技术快速筛选重组阳性克隆。方法:将白色单菌落加入氨苄抗性LB培养液中,37 ℃摇振培养过夜,取细菌悬液作PCR模板。结果和结论:以PCR方法筛查重组阳性克隆,可以简便快速鉴定重组阳性克隆,不需提取质粒。筛选重组阳性克隆可直接用细菌悬液作PCR模板,在消减文库构建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殷智榕;高冬玲;陈奎生;姜国忠;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治疗体会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此病在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约占20%,单用激素治疗疗效较差,复发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多,1996年11月~2000年4月作者加用鱼腥草注射液、口服黄芪精口服液及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PNS,疗效显著,复发率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伟;朱娟;王广州;高兰兰;高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纳洛酮不同注药方法用于全麻催醒时副作用比较

    纳洛酮用于全麻催醒,患者多出现烦躁,循环系统兴奋,不稳定等副作用。作者采用不同注药方法以观察比较其副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张伟;李新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封髓疗法应急治疗急性牙髓炎280例

    急性牙髓炎在口腔科急症中为常见,其应急治疗方法国内教科书上提倡开髓引流[1]。作者1996年~2000年在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中试用了如下方法:采用局麻下冠髓切除术加具有缩血管效应的失活剂棉球的封髓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尚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脉络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2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测定[1]是诊断DN简单可行的方法,有助于预测DN。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称为早期DN,在此期若严格治疗可防止或延缓DN的发生。有报道脉络宁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有较好疗效,作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脉络宁对早期DN的治疗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清贵;崔卫玲;李江涛;袁慧娟;郭永年;王道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星形细胞肿瘤手术标本进行检测,分别观察了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t=2.77,P<0.01);bcl-2、Bax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其中bcl-2表达强度与凋亡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2,P<0.001)。结论:细胞凋亡受抑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及间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cl-2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抑制作用;Bax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机制。

    作者:谭占国;卢权;柴宗举;朱贤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48例

    颌面部骨折治疗困难,治疗不当造成的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也较严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开放式复位及金属丝固定取代闭式复位治疗颌面部骨折,虽疗效显著,但常遗留一些功能和形态缺陷。本科1998年元月至1999年11月收治颌面部骨折58例,其中48例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治疗,获得功能与形态俱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现军;刁玉敏;耿宏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急诊手术67例麻醉体会

    自1998年5月以来,共收治67例需行急诊手术的老年患者,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宇;程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丹参及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全手套脱皮肤撕脱伤21例

    1991年5月~1997年10月收治全手套脱皮肤撕脱伤38例,其中21例,采用手术清创,皮瓣原位缝合,术后丹参、山莨菪碱针静脉点滴以及抗炎对症治疗;17例采用手术清创,皮瓣原位缝合,加压包扎以及抗炎对症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90例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进行期或影响视力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且复发的胬肉进展快。1997年至1999年采用平阳霉素加醋酸泼尼松龙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胬肉,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伟;吴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体肾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18例护理体会

    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例的5%~10%[1],其中75%~80%为女性患者[2],好发于40岁以下。其病因以大动脉炎为主,外科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一定局限性,且远期效果不明显。自体肾移植是将患肾移植至同侧髂窝,肾动、静脉分别与髂血管进行吻合。该法避免应用人工或自体血管,吻合口不发生异物反应或萎缩改变,且大动脉炎一般不影响髂内动脉,移植肾血供好,近年采用较多。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行自体肾移植1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书慧;刘凤然;宋玉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目的:测定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端粒酶TRAP-ELISA法对27例宫颈组织(16例CIN、11例正常宫颈)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CIN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6.25% (9/16),而11例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CIN及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值分别为(0.371±0.219)和(0.039±0.04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级别CIN中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史惠蓉;王福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针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例体会

    针型腹腔镜技术使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钥匙孔”创伤缩小至“针孔”,其发展趋势使手术更加微创化。1997年3月~2000年4月应用针头镜完成胆囊切除术1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53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从CINⅠ→CINⅡ→CINⅢ,A-LI逐渐增加(P<0.05),ISCC中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加(P<0.05);在正常宫颈和CINⅠ,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CINⅡ可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胞,P53-LI在CINⅢ明显低于ISCC(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53蛋白的调节可能阻断了细胞凋亡。

    作者:吴丹;乔玉环;孙莹璞;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临床应用43例

    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支架,代替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进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不仅可起到相似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节约费用。1999年3月~2000年3月,对43例创面进行了观察,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张巨祥;毛国强;周锐华;张秀丽;潘银根;任凤彩;陈怀书;付双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白内障非超声小切口无缝线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2例

    1998年1月至1998年5月对32例35眼不同类型白内障采用非超声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晶状体核大或硬者,采用前房碎核,粘弹剂辅助维持前房及保护角膜内皮的方法,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上;冯联兵;曾照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7例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病程2~9 h)13例,B组(病程≤3个月)11例,C组(病程>3个月)13例。A组行直接PTCA,其余2组行择期PTCA。结果:A组13支血管成功12支(92.3%),发生急性血管闭塞1例;B组12支血管成功11支(91.6%);C组14支血管成功10支(71.4%)。无并发症发生。共植入支架21个(53.8%)。随访2~2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急性期及梗死早期PTCA成功率高,随着闭塞时间延长成功率下降,但介入治疗仍可改善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且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许桂枝;马业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TRAP-ELISA法检测妇科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目的:探讨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妇科恶性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RAP- ELISA法,对36例宫颈癌、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5例非癌宫颈组织、2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和6例正常卵巢的新鲜组织及41例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结果:宫颈组织端粒酶活性总阳性率,CIN 56.25%(9/16),宫颈癌91.67%(33/36),非癌宫颈组织4%(1/25);宫颈脱落细胞,CIN 61.54%(8/13),宫颈癌82.35%(14/17),正常0%(0/11);卵巢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5%(2/8),交界性66.67%(2/3),恶性85.7%(12/14),正常卵巢16.67%(1/6)。恶性肿瘤与正常或良性病变中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TRAP-ELISA法较传统的TRAP法更为简便快速,有材料多样,可定量,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无同位素污染等优点。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史惠蓉;苑中甫;吴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