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心房调搏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

路明慧;孙汝平;史彩桥;宋晓卫;沈玉祥

关键词:晕厥, 心律失常, 食管心房调博, 阿托品阻滞试验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无明确心脏病史,但伴有心悸的晕厥患者,给予TEAP检查,其中29例窦房结(SN)和(或)房室结(AVN)功能低下者,又给予阿托品阻滞试验。结果: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28.57%(20/70)与34.29%(24/70),其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性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17.24%(5/29)与72.41%(21/29) ,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5.71%(4/70),诱发快速房颤(Af)与房扑(AF)共7.14%(5/70)。结论:TEAP结合阿托品阻滞试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DA1受体激动剂对犬肾动脉cAMP生成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对犬肾动脉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FODA对犬肾动脉DA1受体cAM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FODA可呈浓度依赖性激活肾动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cAMP生成量,选择性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能够显著减少FODA所引起的肾动脉cAMP生成量。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肾血管的舒张反应可能与cAMP生成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朱琳;冯羡菊;薛敬礼;赵荣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细胞滤器输血29例

    目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高达15%~37%[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所致。为了防止NHTR,必须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作者应用白细胞滤器对29名需反复输血且有输血反应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去白细胞输血,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1999年11月~2000年4月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需要长期输血且发生输血反应1次以上的2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6~77岁。受检者均输注2次以上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其中未用白细胞滤器输血209次(大部分为全血,少量为压积红细胞),使用白细胞滤器输血179次。 1.2 方法南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赛尔金”牌白细胞滤器,血库型,其白细胞去除率体外测得为99.9%,红细胞回收率>92%。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作者:汪群英;吕先萍;李彬;张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脑星形细胞瘤p16基因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检测

    目的:探讨p16基因异常与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PCR及PCR-based甲基化技术检测了 56例不同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p16基因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18例高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缺失,而低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无一例发生缺失(P<0.05);6例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失活可能参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发生、恶性进展。p16基因纯合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作者:翟广;王树凯;宋来君;冯祖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六例

    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常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由于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而限制了紧急外科手术的实施。近来,作者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对6例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冯广森;水少锋;朱敬松;马文章;张美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真菌性尿路感染46例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常在消耗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多种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开展,放射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插管导管技术的临床使用,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警惕。作者1991年2月~1999年3月共收治46例真菌性尿路感染,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冰峰;刘宇;牛素芳;李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赞比亚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08例药敏分析

    由于耳部解剖和生理等特点,儿童容易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预防、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复发,了解儿童中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十分必要。在赞比亚共和国卡布韦省中心医院(1997年4月~1999年4月)共收治10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病例,并进行中耳分泌物的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叶放蕾;王广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5-Fu后左旋肉碱对大鼠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5-Fu腹腔灌注造成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模型,实验组在5-Fu腹腔灌注前4 d给予左旋肉碱灌胃。分别观察实验第1 d,4 d,7 d的体重变化,第8 d处死后行细菌移位检测,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肠粘膜厚度的变化,测定结肠及回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①实验组中结肠及回肠的粘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为高,但以结肠粘膜的厚度增加更显著(P<0.05);②对照组2例细菌移位阳性(2/12),空白组和实验组均未见细菌移位;③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CAT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NOS酶活性变化及MDA含量则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以结肠组织中的减少更明显(P<0.05);④第7 d对照组体重的减轻与空白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参与改善化疗时的营养状况。

    作者:贺建业;陈东;罗经伦;郑小芙;王变丽;王萍莲;陈奎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本院1992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克氏针等多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左侧19例,右侧41例;粉碎性骨折31例;屈曲型5例,伸直型55例。

    作者:赵太行;王启增;吕建国;滕宝庆;连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检测

    目的:了解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方法:采用PCR-SSCP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率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结果:34例血管网织细胞瘤标本中,VHL基因突变率为64.7%,V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23.5%,2例同时存在突变与异常甲基化。结论:VHL基因突变及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失活是血管网织细胞瘤发生中的一个经常性事件。

    作者:李爱冰;翟广;李志强;袁先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4例)和哮喘缓解期组(26例),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3组大呼气流量(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E0)、中性粒细胞数(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宋俊峰;李玉琴;高铁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产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以往多用尿激酶(UK),为了观察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本院心内科1999年2月~2000年6月用r-SK对24例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并与1996年1月~1999年1月间应用UK静脉溶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惟国;李云富;李运清;郭文涛;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缰核内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itensinll,AngⅡ)及受体拮抗剂于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de hypertension,SIH)大鼠内侧缰核(medial habenula nucleus,MHb)、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 nucleus,LHb)内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用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结果:AngⅡ(10 ng)微量注入SIH大鼠MHb引起血压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Ⅱ微量注入LHb也可使血压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IH大鼠MHb微量注入saralasin(20 ng)可使血压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Hb内微量注入saralasin也可使血压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缰核(habenula nucleus,Hb),特别是MHb内的AngⅡ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艳;刘宗文;王素兰;崔金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胰腺损伤34例治疗体会

    胰腺损伤比较少见,一般多发生于上腹部严重挫伤或挤压伤者。由于胰腺横跨于脊柱前方,故表现为胰头部及体部的挫裂伤,严重者可致胰腺完全断裂,或伴有十二指肠破裂及肝脾破裂。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往往手术探查时被发现。现将作者1993~1999年收治的胰腺损伤34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涛;王炜鹏;张进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妥泰治疗部分性癫痫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妥泰(TPM)单药对部分性癫痫(ND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NDPE 52例,以开始治疗前4周发作频率为基线,与评价前12周平均每4周发作频率进行比较。按常规计算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完全控制率78.8%,有效率88.5%;NDPE不同发作类型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26例次出现不良反应,但绝大部分症状轻微,可自行消失;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PM对NDP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魏建科;黄希顺;连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化疗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肺癌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血清TNF水平,应用化疗药物(卡铂、足叶乙甙)治疗,于化疗结束后1周、2周测定肺癌患者血清TNF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TNF水平与正常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应用化疗药物后1周内血清TNF显著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于化疗结束后2周时又降至化疗前水平。结论:化疗后血清TNF水平升高,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李宏云;郑红;姚反修;秦超;孙意;徐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酸性神经肽1对小鼠大脑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肽1(bovine acidic neuropeptide 1,BANP-1)对小鼠脑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5组(实验组)按15 mg/kg腹腔注射BANP-1,将小鼠在注射后0.5 h,1 h,2 h,3 h,4 h处死并取脑匀浆,另一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生理盐水后1 h处死并取脑匀浆,用体积分数为75%冰乙醇抽提环核苷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脑环磷酸腺苷(cyclic monophosphate adenosin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monophosphate guanosine,cGMP)。结果:腹腔注射BANP-1后,不同时间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AMP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cGMP浓度有一定升高,1 h、2 h、3 h时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时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NP-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可升高脑内cGMP水平,对cAMP水平无显著影响。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刘志立;魏重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ELF与EA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对比分析

    X作者自1998年开始采用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16例,并与同期用EAP方案治疗的1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选对象均为姑息手术后复发及转移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共34例,年龄49~72岁,平均59岁,均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证实。肝、肾功能及血像正常,近1个月内未行其他肿瘤治疗,karn of sky评分≥70,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随机分为ELF及EAP 2组,分别为16例和18例,2组性别、年龄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美鑑;黄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IH-1,2,3-苯并三唑合成方法的改进

    目的:研究邻苯二胺法合成IH-1,2,3-苯并三唑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方法:利用邻苯二胺与亚硝酸钠环化缩合制备苯并三唑,改进首次抽滤液的体积和结晶次数,运用红外光谱鉴定所得产品。结果与结论:当首次抽滤溶液的体积为500 ml,结晶次数为4时,苯并三唑产率达90.5%以上,超过文献报道的水平,为该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杜斌;韩华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本实验室分离的316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了体外药敏分析,并测定其产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CFS)的MIC90为8 mg/L;依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IPM)的MIC90为4 mg/L,耐药率分别为8%和16%;而其他抗生素的MIC90为128 mg/L或256 mg/L,耐药率均大于30%。细菌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为54.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为12.1%。结论:CFS和IPM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由于持续高产量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不仅使得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也使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出现较为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建议临床医生在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上应参考实验室报告,合理选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冯羡菊;朱琳;王喜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持续血液滤过及内毒素吸附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

    目的:探索持续血液滤过及内毒素直接吸附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的有效性。方法:为1例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患者进行血液持续滤过,并利用多粘菌素B结合纤维(PMX)进行内毒素吸附。PMX治疗每2/d,共8 d。结果:用上述方法治疗后,内毒素和IL-6水平下降,病情好转并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结论:持续血液滤过并用PMX吸附内毒素是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