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群英;吕先萍;李彬;张克勤
由于耳部解剖和生理等特点,儿童容易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预防、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复发,了解儿童中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十分必要。在赞比亚共和国卡布韦省中心医院(1997年4月~1999年4月)共收治10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病例,并进行中耳分泌物的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叶放蕾;王广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对犬肾动脉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FODA对犬肾动脉DA1受体cAM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FODA可呈浓度依赖性激活肾动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cAMP生成量,选择性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能够显著减少FODA所引起的肾动脉cAMP生成量。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肾血管的舒张反应可能与cAMP生成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朱琳;冯羡菊;薛敬礼;赵荣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性器官异常患者SRY基因,研究其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结合核型分析和临床表现对性器官异常患者进行SRY基因检测。结果:1例46,XX患者基因组DNA中有SRY基因,1例真两性畸形患者有SRY基因,2例社会性别为男性者经检测SRY基因阴性。另65例患者SRY基因检测与社会性别一致。结论:SRY基因突变、缺失、易位是导致性器官异常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辉;宋国英;李晓雯;齐华;孙良阁;王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本院1992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克氏针等多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左侧19例,右侧41例;粉碎性骨折31例;屈曲型5例,伸直型55例。
作者:赵太行;王启增;吕建国;滕宝庆;连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以VEGF反义RNA进行垂体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VEGF反义cDNA、正义VEGF cDNA质粒转染垂体瘤细胞,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鉴定其表达,测定被转染细胞生长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经鉴定被转染的垂体瘤细胞有外源性VEGF反义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其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其生长速率无明显减慢。结论:VEGF在垂体瘤血管形成及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基因治疗垂体瘤的优选靶的之一。
作者:王建祯;付瑞锋;张鹏远;宋乐;臧卫东;牛光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扩散盒植入技术,观察黄芪对辐照小鼠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影响。结果:体内培养证明,辐照前、后用药组CFU-GM分别为(27.14±5.88)个/(4×105BMC)和(26.38±4.90)个/(4×105BMC),均较辐照对照组(16.58±3.37)个/(4×105BMC)明显增高(P<0.01),而体外培养未显示刺激活性。结论:黄芪可刺激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辐照小鼠的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邹丹;申虹;全宏勋;胡群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4例)和哮喘缓解期组(26例),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3组大呼气流量(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E0)、中性粒细胞数(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宋俊峰;李玉琴;高铁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或影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但是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可因心理因素突然发病,也可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而迅速恢复[1]。日前,我国独生子女增多,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提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稍不顺心的事即可使某些儿童发病。恰当的暗示疗法和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杨丽梅;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高达15%~37%[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所致。为了防止NHTR,必须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作者应用白细胞滤器对29名需反复输血且有输血反应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去白细胞输血,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1999年11月~2000年4月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需要长期输血且发生输血反应1次以上的2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6~77岁。受检者均输注2次以上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其中未用白细胞滤器输血209次(大部分为全血,少量为压积红细胞),使用白细胞滤器输血179次。 1.2 方法南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赛尔金”牌白细胞滤器,血库型,其白细胞去除率体外测得为99.9%,红细胞回收率>92%。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作者:汪群英;吕先萍;李彬;张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对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寻找预测疗效的临床指标。方法:应用SAS 6.12软件系统,对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压、尿素氮、血肌酐、血尿、尿γ-谷氨酰转肽酶(尿γ-GT)、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及胆固醇与肾病综合征的预后高度相关(Ρ<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收缩压、尿素氮、血尿、尿γ-GT、γ球蛋白百分比、血浆白蛋白6项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血压、肾功能、血尿、尿γ-GT、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对肾病综合征的预后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临床指标。
作者:石建华;魏崇一;王风业;杨福燕;张盛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诸因素对保守性手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不孕症患者63例,均行囊肿剥除,术后服用丹那唑或内美通6个月分别观察囊肿大小、单双侧卵巢发病、原发或继发不孕和术后是否按时服药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术后2 a总妊娠率为52.38%(33/63),囊肿较大,双侧发病,原发不孕及术后未按照规定服药者妊娠率较低。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可改善生育功能,术后应加服药物,以防复发。
作者:任琛琛;王斌;魏利;郭晓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痕量汞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还原气化的非色散型装置,湿法消解对中药板蓝根中的痕量汞进行原子荧光测定。结果与结论:试验回收率为86.9%~110.8%,误差<±13.1%,可用于板蓝根中痕量汞的测定。
作者:石杰;李建军;张宗培;屈凌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双搭桥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即用自制双头静脉插管和静脉内置管完成门静脉-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复流后肝脏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本模型手术成功率94%,搭桥时间20~25 min,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搭桥分流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方法可行,能作为肝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模型。
作者:景生虹;张水军;金中奎;屈清荣;张忠玲;邓中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化疗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肺癌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血清TNF水平,应用化疗药物(卡铂、足叶乙甙)治疗,于化疗结束后1周、2周测定肺癌患者血清TNF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TNF水平与正常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应用化疗药物后1周内血清TNF显著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于化疗结束后2周时又降至化疗前水平。结论:化疗后血清TNF水平升高,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李宏云;郑红;姚反修;秦超;孙意;徐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1月~2000年9月作者用利邦芬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86例,并与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的84例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龄45~78岁,平均(56.5±13.0)岁,病程1 d~5 a。对照组84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龄47~76岁,平均(58.5±14.0)岁,病程2 d~4 a。均经TCD[1]检查证实,并符合以下入选标准[2]:①年龄在45岁以上,有眩晕,走路不稳伴恶心、呕吐、眼震、昂白征阳性等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相关症状或体征。
作者:王献;赵燕民;齐进兴;屈宝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长期以来,临床各科室对于感染问题都较重视,但随时间与地域的不同,流行菌有所改变。过去,院内感染多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后来则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近些年则是革兰阴性杆菌与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局面[1]。另外,基于抗生素选择、环境诱导、质粒接合及转导等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时间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各标本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状况,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本院2000年1~6月份细菌室分离的494株细菌进行统计处理,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郭小兵;秦东春;苏天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9月至2000年11月,作者采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年龄45~64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分级3~4级,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例有氮质血症。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射血分数(EF) 45%~62%,心室短轴缩短速率(FS)28%~30%。心肌核素扫描(99mTi-MiBi)及心电图提示2例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广泛前壁及侧壁心肌缺血,其余3例均为广泛前壁、下壁及侧壁心肌缺血。3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均示前降支及左旋支阻塞(50%~75%)。
作者:赵根尚;张大新;法宪恩;冯德广;初佩俊;张瑞成;任曼曼;赵玉兰;段温泉;庄世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以往多用尿激酶(UK),为了观察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本院心内科1999年2月~2000年6月用r-SK对24例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并与1996年1月~1999年1月间应用UK静脉溶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惟国;李云富;李运清;郭文涛;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肾移植术后患者为了预防排异反应,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免疫抑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易并发结核病,且有不典型性、播散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本院198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共治疗肾移植术后结核病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珍;丰贵文;赵显国;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6年元月至1998年12月,对22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坚固内固定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行手术坚固内固定患者均为成人,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小21岁,大52岁。单侧骨折17例,双侧骨折5例;髁状突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髁状突移位18例,脱位4例;髁状突颈骨折15例,髁颈下骨折7例。1.2 材料坚固内固定钛板、钛钉及固定工具均为第四军医大学齿科材料厂与西安中邦公司联合研制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用器材。小型钛板为均4孔或加长4孔,厚0.1 cm,钛钉直径0.2 cm,长0.7 cm。
作者:刘玉学;郭俊梅;王国庆;王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