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对辐照小鼠粒-单系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邹丹;申虹;全宏勋;胡群员

关键词:黄芪, 粒单系祖细胞, 增殖,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扩散盒植入技术,观察黄芪对辐照小鼠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影响。结果:体内培养证明,辐照前、后用药组CFU-GM分别为(27.14±5.88)个/(4×105BMC)和(26.38±4.90)个/(4×105BMC),均较辐照对照组(16.58±3.37)个/(4×105BMC)明显增高(P<0.01),而体外培养未显示刺激活性。结论:黄芪可刺激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辐照小鼠的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C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C组,麻醉后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kg和维生素C 0.2 g/kg,术前及麻醉后不同时刻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结果:对照组RBC-C3bRR术中及术后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维生素C组RBC-C3bRR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CPB停机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丙二醛均升高,但对照组与术前比较P<0.05,维生素C组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维生素C可降低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反应,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宋丙章;杨成河;戴启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梨状窝瘘二例

    先天性梨状窝瘘是一种少见的颈部鳃源性疾病,临床极易误诊。本院近2 a来收治2例,现予以报道。1 病例介绍 例1 女性,17 岁。反复发作左颈部肿痛10 a,每次发作时应用抗生素数天后好转。本次上呼吸道感染后,再次发作,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左右。内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以强的松片10 mg,4次/d口服,治疗10 d,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加剧,体温39.5 ℃。转入本科。查体:颈前局部皮肤表面发热,有红斑;甲状腺左叶Ⅲ度肿大,明显触痛,有波动感。

    作者:殷德涛;王琳;卢秀波;梁振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全麻组(A组,n=30)和全麻组(B组,n=30),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糖的变化。结果: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糖较平稳,B组平均动脉压在气管插管和拔管的过程中明显升高(P<0.05),血糖术终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有效地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马艳丽;韩雪萍;刘兰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口腔科器械污染监测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后果严重而又难以预防。口腔是各种疾病传染的门户,乙肝在口腔科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口腔科器械及医护人员密切接触患者的唾液和血液等污物,如治疗操作不慎或消毒灭菌不严,则可能在就诊的患者中或医患之间引起乙肝传播,因此,阻断乙肝在口腔科的传播极其重要,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任务。作者对本院口腔科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淑;张建成;韩全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六例

    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常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由于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而限制了紧急外科手术的实施。近来,作者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对6例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冯广森;水少锋;朱敬松;马文章;张美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DA1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ODA)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反应机制。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分别观察FODA对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及N-L-精氨酸甲硝基酯(L-NAME)、甲烯兰(MB)、优降糖、左旋精氨酸(L-arg)对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①L-NAME明显降低完整内皮的肺动脉环对FODA的舒张反应;②L-NAME对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抑制反应能够被L-arg翻转;③MB亦可明显减弱FODA对肺动脉的舒张反应;④ATP钾离子通道阻滞剂优降糖则不影响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肺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要是通过内皮舒张因子(EDRF)NO引起的,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不参与这一过程。

    作者:朱琳;赵荣瑞;冯羡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检测

    目的:了解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方法:采用PCR-SSCP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率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结果:34例血管网织细胞瘤标本中,VHL基因突变率为64.7%,V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23.5%,2例同时存在突变与异常甲基化。结论:VHL基因突变及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失活是血管网织细胞瘤发生中的一个经常性事件。

    作者:李爱冰;翟广;李志强;袁先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鼠喉同种异体移植术的改进

    目的:对喉移植模型进行改进。方法:大鼠108只分为A、B、C 3组,术中供体在喉体暴露后于第三气管环水平做气管切开,移植时,用棉片湿温冷保存液包裹离体喉,并用冰块放置在移植喉的四周,术中尽量不要触动受体鼠的喉,采用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并观察血管吻合的通畅率。结果:A组需要时间45 min~1 h;B组手术时间30 min以内;C组吻合时间减至20 min以内。大鼠动脉通畅率为86%,静脉通畅率为80%,静脉吻合改为套管吻合,静脉通畅率可达到100%。结论:通过对大鼠喉移植技术的改进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管通畅率。可避免大鼠因分泌物增多而死亡,从而尽可能缩短供体喉的热缺血时间,提高受体鼠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有利于实验的观察。

    作者:梁振江;娄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产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以往多用尿激酶(UK),为了观察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本院心内科1999年2月~2000年6月用r-SK对24例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并与1996年1月~1999年1月间应用UK静脉溶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惟国;李云富;李运清;郭文涛;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肌M2胆碱受体抗体对大鼠心房及心室肌cAMP含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心肌M2胆碱受体抗体(M2-Ab)对大鼠心房和心室肌cAMP含量的影响,并与M2胆碱受体激动剂卡巴可(Carb)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方法:采用离体生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M2-Ab及M2胆碱受体激动剂Carb对心肌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M2-Ab及Carb两者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刺激的大鼠心房及心室肌cAMP的增加。卡巴可浓度为2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时可分别抑制Iso所刺激的cAMP含量(8.5±1.2)%,(16.2±1.4)%,(29.5±2.1)%,而M2-Ab浓度为50 nmol/L,100 nmol/L,400 nmol/L时,可分别抑制(6.1±0.6)%,(17.3±1.8)%,(31.7±3.1)%(P<0.01)。②Carb(10 μmol/L)及M2-Ab(100 nmol/L)两者可分别抑制基础cAMP(49.2±4.3)%和(64.3±5.1)%。③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1.5 μmol/L)不但可阻断Carb对Iso的抑制反应,亦能阻断M2-Ab的这种反应。而相应的抗原性肽段也能阻断M2-Ab的这种反应。结论:M2-Ab抑制Iso引起的心室肌细胞cAMP生成量的增加反应,类似于M受体激动剂Carb,两者效应均通过作用于M2受体途径实现。

    作者:朱琳;李香珍;冯羡菊;王文泽;张琳;陈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危重疾病,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和发热。既往认为此病发病率低,病死率高,但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临床医生提高了对TTP症状的认识和警惕有关。血浆置换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TTP病死率明显降低。作者近年来行血浆置换治疗TTP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慧;孙玲;王芳;刘林湘;刘少君;李锦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食管心房调搏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无明确心脏病史,但伴有心悸的晕厥患者,给予TEAP检查,其中29例窦房结(SN)和(或)房室结(AVN)功能低下者,又给予阿托品阻滞试验。结果: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28.57%(20/70)与34.29%(24/70),其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性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17.24%(5/29)与72.41%(21/29) ,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5.71%(4/70),诱发快速房颤(Af)与房扑(AF)共7.14%(5/70)。结论:TEAP结合阿托品阻滞试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路明慧;孙汝平;史彩桥;宋晓卫;沈玉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双搭桥分流法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双搭桥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即用自制双头静脉插管和静脉内置管完成门静脉-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复流后肝脏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本模型手术成功率94%,搭桥时间20~25 min,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搭桥分流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方法可行,能作为肝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模型。

    作者:景生虹;张水军;金中奎;屈清荣;张忠玲;邓中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犬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巴胺受体亚型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犬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巴胺(DA)受体亚型类别与反应特性。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测定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和多巴胺2(DA2)受体激动剂propylbutyl-dopamine(PBDA)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环的舒张反应。结果: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均有DA1受体分布,但其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别;②脑动脉内既有DA1受体又有DA2受体分布;③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后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脑动脉存在有DA2受体。结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DA受体亚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阐明这种异质性将有助于了解多巴胺受体对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不同生理反应。

    作者:王毅;朱琳;郑丽丽;赵荣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产醋氨己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醋氨己酸锌(ZA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135例。ZAC治疗组6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47例,胃溃疡(GU)21例;应用ZAC 0.3 g,口服,3次/d。西米替丁组67例,其中DU 46例,GU 21例,应用西米替丁0.2 g,口服,3次/d,晚睡前服0.4 g。疗程:DU 4周,GU 6周,结果:溃疡愈合率ZAC组DU为48%,GU为69%;西米替丁组DU为52%,GU为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疼痛症状缓解率ZAC组DU为70%,GU为100%;西米替丁组DU为87%,GU为86%(P>0.05);不良反应率ZAC组为16%,西米替丁组为11%(P>0.05)。结论:ZA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作者:冯常炜;崔广林;李振峰;赵治国;唐芙爱;段芳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原子荧光法测定板蓝根中痕量汞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痕量汞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还原气化的非色散型装置,湿法消解对中药板蓝根中的痕量汞进行原子荧光测定。结果与结论:试验回收率为86.9%~110.8%,误差<±13.1%,可用于板蓝根中痕量汞的测定。

    作者:石杰;李建军;张宗培;屈凌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细胞滤器输血29例

    目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高达15%~37%[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所致。为了防止NHTR,必须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作者应用白细胞滤器对29名需反复输血且有输血反应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去白细胞输血,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1999年11月~2000年4月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需要长期输血且发生输血反应1次以上的2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6~77岁。受检者均输注2次以上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其中未用白细胞滤器输血209次(大部分为全血,少量为压积红细胞),使用白细胞滤器输血179次。 1.2 方法南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赛尔金”牌白细胞滤器,血库型,其白细胞去除率体外测得为99.9%,红细胞回收率>92%。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作者:汪群英;吕先萍;李彬;张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4-硝基苯基)-3-(6-溴-2-苯骈噻唑)-三氮烯的合成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作者:龙跃;王迪;朱卫民;郭茂峰;焦凤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前后NO和NA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年龄(54.7±8.3)岁,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中NO和NA的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即刻血浆中NO生成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即刻血浆NA释放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支架植入术后NO和NA浓度有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关。

    作者:姚珂;贾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06牙

    慢性根尖周炎常规根管治疗需要患者多次复诊换药方可治愈。作者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利用微波与传统根管治疗相结合治疗慢性根尖周炎91例106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1例患者共106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9例,年龄17至65岁。106牙中前牙42牙,双尖牙37牙,磨牙27牙。67牙伴根尖瘘管,39牙为无瘘管型,所有牙齿均适合做常规根管治疗。

    作者:田玉岭;彭朝晖;宋绍华;李学玉;高峰;石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